自地火室出来,重返经书阁已半月有馀。林枫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轨迹,扫地、除尘、归类典籍、为禁制充能,重复而枯燥。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的紧迫感与日俱增。
没想到孙浩那叼毛居然筑基成功了,之前与此人的梁子已经结下,虽然不是什么深仇大恨,但难免不被此人惦报复。
一个筑基修士,就算初入筑基的,想要叼难一个练气弟子,也有的是办法。
更何况,还有闫溪山那边的压力。
失去了筑基丹这个明确的目标,此人或许暂时不会明目张胆的找他麻烦,但谁又能保证此人不会因为恼羞成怒而动用别的阴损手段呢?
说到底,实力才是立足的根本。进阶筑基?短期内是无望了,那么能快速提升实力的,只有靠外物,法器、符录,以及……阵法。
而对他来说,有可能弄到的法器和符录,对筑基修士起不了什么作用,除非能弄到天雷子,可惜,这东西可遇不可求。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黄枫谷坊市的万宝楼那里有。
但别说要跑到如此之远去买东西,说不定他刚离开宗门,就被别有用心之人给料理了。
为今之计,唯有小心翼翼,尽量避免落单,然后看看能否在法阵方面突破了。
法阵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往往能够发挥出远超用户本身修为的实力。
若能掌握类似方法,无论是用于防护洞府,还是临敌困敌,乃至辅助修炼,都能极大提升生存能力和综合实力。更重要的是,他目前的工作就非常有助于研究阵法,因为大部分时间只需埋首于经书阁的故纸堆中即可。
经书阁别的不多,就是杂书多,基础性的阵法典籍他见过不知凡几。《阵法初解》、《基础阵纹》、《灵络流转论述》、《阵眼方位考》等等……
林枫将之前找到的那些阵法册子再次翻出来,同时又从许许多多的杂书中,翻检出更多与此沾边的典籍,甚至是一些前人关于阵法布置失败的心得札记,也一并搬到了自己日常整理书籍的角落。
这一次,他不再是泛泛而读,而是真正沉下心来,去理解那些玄奥的符文,复杂的灵线走向,以及看不懂规律的能量节点布局。
起初的过程极其缓慢和低效,修仙界的阵法知识体系自成一体,充斥着大量经验性,甚至带有某种“玄学”色彩的描述,与他所熟悉的逻辑严密,公式化的现代科学思维格格不入。
很多地方,典籍上只会说“此处阵纹需圆融贯通,引地气而上扬”,至于怎样圆融,如何才算贯通,引地气上扬到什么程度等等,则语焉不详,全凭个人悟性。
林枫咬着牙,强迫自己先接受这套体系。他拿出当年攻读学位时的劲头,将那些晦涩的术语,抽象的图形一点点死记硬背下来。
同时,也开始有意识地将后世的一些思维方法融入其中。
比如,用坐标系的概念去理解阵法方位,将整个阵法视为一个多维空间内的结构。
阵旗、阵盘、灵石埋放点就是一个个坐标点,阵纹就是将这些点按照特定的规则链接起来,并且本身还蕴含了一定的能量在里面。
他还试过用拓扑学的观点去看待阵纹回路的连通性与闭合性,分析哪些回路是必须畅通无阻的主干道,哪些是起到分流、缓冲作用的支线,哪些节点是关键枢钮……
他甚至搬出了概率论与统计学,去分析那些前辈笔记中记载的布阵成功与失败案例。
比如,某种基础聚灵阵,在记载的三百二十八次布置中,有二百零五次成功。
他仔细比对成功与失败的布阵参数差异,灵石品质,埋放深度,阵纹刻画时注入法力的均匀程度,甚至当时的环境灵气浓度等等。从中找出影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进展也异常缓慢。常常为了验证一个猜想,就反复查阅数十本典籍,进行大量的推演计算。很多次,他都感觉头昏脑胀,神识消耗过度,不得不停下来打坐恢复。
但他却乐在其中,这种抽丝剥茧,从混乱中查找规律,用理性解读“玄学”的过程,让他找回了某种久违的专注和成就感。
刘师叔将他的努力看在眼里,偶尔会踱步过来,瞥一眼他在沙盘上推演的复杂图形或者写满奇怪符号的纸笺。
他偶尔会皱着眉头,但一般不会说什么,甚至有时还会看似随意地抽出一本更深奥些的的阵法笔记,随手丢在林枫的案头上。
时光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推演、计算、失败和再尝试中悄然流逝。
林枫的修为在练气十二层顶峰停滞不前,但他对基础阵法的理解,已不可同日而语。
chapter_();
那些原本玄奥的符文,在他眼中渐渐分解成了点、线、面的组合;灵力的流转,也不再是不可捉摸的感觉。
渐渐地,他开始不满足于纸上谈兵,准备实践操作。
他找到相熟的同门交换材料,购买空白阵旗或阵盘,有时还会通过张、王两位师妹去外面坊市购买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那日他们一起交流的微胖女生和貌美女子,分别叫做张微和王艺,而那位脸上有痣的青年则叫作李成。
林枫跟三人熟悉之后,就通过交换的方式,把此前一些不重要,价值不高的战利品处理掉了,顺便再找他们换回一些布阵材料。
而他本人,则恪守不独自外处的原则,在经书阁内,找刘师叔要了个房间住了下来,基本不回青竹苑了。
这个做法,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他的安全,期间始终没有被孙浩或者闫溪山来找麻烦。
有了材料之后,林枫就开始尝试布置法阵。
在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在阁楼房间内布置下了人生中第一个亲手刻画的阵法,小清凉阵。
功效仅限于降低方圆丈许内的温度,并微微凝聚一丝水灵气。
第一次,阵纹刻录法力不均,失败。第二次,节点衔接处计算偏差毫厘,失败。第三次……
直到第五次,当他将最后一面阵旗插入预定的方位,并打入一道激活法诀时,一层微弱的蓝色光晕缓缓升起,笼罩了那片小局域。
空气中的燥热瞬间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缕夏日中的清凉。
成功了!
林枫长长舒了一口气,看着那自行运转的微弱光晕,心中涌起了丝丝的喜悦。
此后,他开始尝试制作更实用些的阵法,如预警阵、敛息阵、屏蔽阵等,甚至难度更高的小聚灵阵。
失败依然是家常便饭,但消耗许多材料之后,他的成功率开始缓慢而又坚定地提升。
而且,经过科学思维优化后的布阵流程,在某些环节上显得更为精准和稳定。
比如,他通过统计调整了聚灵阵灵石的最佳埋放角度和深度,使得聚灵效率比典籍记载的标准版本提升了约半成。
别小看这半成,对于修炼而言,任何一点效率的提升都弥足珍贵。
不知不觉间,林枫擅长捣鼓阵法的消息,首先在与他相熟的王艺、张微那个小圈子里传开了。
起初是王艺院子里的聚灵阵年久失修,效果大减,请专人维护价格不菲。
王艺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找到了林枫。
林枫仔细检查后,发现只是几处阵纹磨损和节点灵石灵力耗尽。
他不仅修复了磨损的地方,更换了灵石,还顺手依据自己的理解,微调了一下几个阵纹回路的走向。
结果,阵法修复后,聚灵效果竟然比损坏前还要稍好一些。
王艺大喜过望,支付报酬时多给了几块灵石,此后逢人便夸林师兄是个阵法天才。
一传十,十传百,先是相熟的练气弟子来找他帮忙维护或布置简单的阵法,后来一些面生的同门也慕名而来。
林枫来者不拒,不仅将这视为赚取灵石的机会,更视为验证和实践所学的最佳途径。
他收费也极为公道,除了材料成本外,比门内专营此道的阵法师稍微低了一些。既赚取了灵石,又帮助了同门,更是没有破坏市场规则,以免引来阵法师的记恨。
就这样,一年多的时间缓缓过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XRM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