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潇潇那段“现场质询”的片段,不出意外地再次血洗了各大社交平台。
【人类硬件!操作系统!林癫癫是懂比喻的!】
【哈哈哈A组组长CPU都烧了!】
【‘啊对对对’协议拯救内耗组!这哪是发癫,这是大智慧!】
【我宣布,林潇潇是我的职场嘴替兼心理医生!】
“发癫管理学”的热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开始有商业专栏作家撰文分析这种“解构式沟通”在打破团队思维僵局中的潜在作用。
就在这沸沸扬扬的讨论中,一封来自星耀资本总裁办公室的正式邮件,悄无声息地躺在了林潇潇的工作邮箱里。
发件人:秦风(总裁特别助理)
主题:关于邀请林潇潇小姐进行非正式业务交流的函
内容措辞严谨礼貌,大意是陆沉舟先生对林老师在节目中所展现的独特视角很感兴趣,希望能有机会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交流,探讨一些商业案例。
小圆看到邮件时,手都在抖:“潇、潇潇姐!是陆总!陆沉舟亲自邀请!”
林潇潇正盘腿坐在沙发上,用平板玩着消消乐,闻言头也没抬:“哦。”
“哦?!就一个‘哦’?!”小圆快要抓狂了,“那是陆沉舟啊!星耀资本的掌门人!他肯定是看到了你的价值,说不定是想挖你,或者投资你的‘发癫管理学’!”
“想多了。”林潇潇淡定地消掉一排小动物,“他那是把我当成了一个新的、有趣的、无法用现有模型解释的‘现象’,想要近距离观察、采样、分析而己。”
她太了解这种精英思维了。对于超出认知范畴的事物,第一反应是研究,而非认同。
“那……我们去吗?”小圆小心翼翼地问。
“去,为什么不去?”林潇潇终于放下平板,伸了个懒腰,“正好,我也想去看看,这位‘沉舟’老板的‘系统版本’到底有多高,抗不抗得住我的‘病毒扫描’。”
两天后,林潇潇带着小圆,准时出现在了星耀资本顶层总裁办公室外的会客区。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城市天际线,室内是低饱和度的色调和极简的设计,空气里弥漫着金钱和权力特有的、无声的压迫感。
小圆紧张得手心冒汗,连呼吸都放轻了。
林潇潇却依旧抱着她那显眼的彩虹笑脸抱枕,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装饰,甚至还评价了一句:“嗯,装修风格走的‘性冷淡风系统UI’,看起来运行很稳定,就是有点费暖气(指氛围太冷)。”
秘书:“……” 差点没维持住职业微笑。
办公室门打开,秦风走了出来,礼貌地引她们进去。
陆沉舟的办公室比外面更加简洁,除了必要的办公家具和巨大的屏幕墙,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他本人就坐在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穿着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低头看着文件,侧脸线条冷峻。
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了过来。那眼神,如同精密仪器在进行扫描,不带什么个人情绪,却极具穿透力。
“陆总,林小姐到了。”秦风介绍道。
“陆总好。”林潇潇微笑着打招呼,态度自然,仿佛只是来朋友家串门,只是怀里那个五彩斑斓的笑脸抱枕,与这严肃的环境格格不入。
陆沉舟的视线在那抱枕上停留了一瞬,随即抬手示意:“请坐。”
林潇潇坦然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将抱枕放在膝盖上,像是抱着一个盾牌,又像是一个吉祥物。
秦风送上茶水后便退了出去,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人。
“林小姐在节目中的表现,很特别。”陆沉舟开门见山,声音低沉平稳,听不出褒贬。
“谢谢陆总肯定,我只是运行了一下我的基础诊断程序。”林潇潇歪了歪头,用上了她的“系统”语言。
陆沉舟似乎并不意外她的措辞,他从旁边拿起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
“这里有一个我们近期接触过的项目案例,资料是脱敏后的。想听听林小姐的……‘诊断’。”
林潇潇挑眉,来了,果然是要把她当分析样本。
她拿起文件,快速浏览起来。是一个关于某智能家居创业公司的投资分析,里面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市场数据、财务模型预测。
若是原来的林潇潇,或者任何一个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看到这份文件大概率会一头雾水。
但林潇潇只是微微蹙眉,看得并不快,却异常专注。前世作为互联网大厂卷王,她看过太多类似的BP(商业计划书),虽然行业不同,但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几分钟后,她放下文件,拍了拍怀里的笑脸抱枕,开始了她的“诊断”。
“陆总,从这份报告来看,这个项目的‘硬件参数’很漂亮,市场前景广阔,技术也有亮点。”她先给予了肯定。
陆沉舟不动声色,等着她的“但是”。
“但是,”林潇潇果然话锋一转,她指着财务预测那一块,“这里,对用户增长和付费转化的预估,是基于‘理想网络环境’下的。它假设所有目标用户都安装了‘渴望智能生活OS’,并且拥有足够的‘带宽’(经济能力)和‘存储空间’(接受度)来运行这款‘应用程序’。”
她抬起眼,看向陆沉舟:“但现实中,很多用户的‘系统’里,可能还运行着‘省钱才是王道OS’、‘懒得折腾杀毒软件(指怕麻烦)OS’。这份报告,是否考虑了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用户习惯迁移成本’?”
陆沉舟目光微动。她用的依然是那些奇怪的比喻,但却精准地点出了这份报告可能存在的漏洞——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市场教育成本和用户接受度。
“继续。”他言简意赅。
“还有这里,”林潇潇又指向团队构成部分,“创始团队背景光鲜,都是‘高配处理器’。但根据‘系统稳定性’原理,过于同质化的‘硬件’(指背景相似的团队),虽然初期运行效率高,但遇到需要‘多线程处理’的复杂问题时,可能会因为‘架构单一’而缺乏弹性,容错率低。”
她这是在暗示团队缺乏多元化背景,可能抗风险能力不足。
陆沉舟沉默地看着她,脑海中飞快地掠过内部对这个项目争议的几点核心,其中两点,正是市场预期过于乐观和团队构成略显单一。
她……竟然通过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触及了问题的核心?
“那么,依林小姐看,这个项目风险等级如何?”陆沉舟问道,语气依旧平稳,但眼神深处多了些探究。
林潇潇抱起抱枕,做出了她的“最终诊断”:
“综合评估:该项目‘硬件基础’良好,但‘系统环境’假设过于理想,‘驱动生态’(指团队)多样性不足。初步判定为:高风险,高潜在回报。建议进行‘深度兼容性测试’(指更细致的市场调研),并考虑为其安装‘冗余备份模块’(指引入背景不同的核心成员或制定更保守的财务计划)。”
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静。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在林潇潇和她怀里的笑脸抱枕上镀上一层金边。她坐在那里,用一套完全自创的、看似荒诞的语言体系,完成了一次对专业商业项目的“诊断”。
陆沉舟久久没有说话。
他发现自己之前还是低估了她。她不仅仅是在玩梗,也不仅仅是有小聪明。她具备一种将复杂事物迅速解构、首指核心的抽象思维能力,只是她选择用了一种最不“专业”的方式来表达。
这种能力,某种程度上,比那些堆砌数据的报告更有穿透力。
“很有趣的视角。”最终,陆沉舟开口,打破了沉默,“感谢林小姐的……‘诊断报告’。”
林潇潇笑了,她知道,她这场“压力测试”,算是初步通过了。
“不客气,陆总。下次‘系统’再有什么疑难杂症,欢迎随时找我‘杀毒’。”她站起身,抱着抱枕,语气轻松,“诊金嘛,就V我50好了。”
陆沉舟:“……”
他看着那个色彩鲜艳的背影抱着可笑的抱枕离开,办公室的门轻轻合上。
他靠在椅背上,第一次觉得,这间过于规整、理性的办公室,似乎因为某个“病毒程序”的短暂入侵,而残留了一丝……混乱却鲜活的余温。
他拿起内线电话。
“秦风,把智能家居那个项目的B计划,重新评估一下。重点放在用户接受度深度调研和团队构成优化上。”
电话那头的秦风,再次震惊了。
老板……居然真的采纳了那位“发癫管理学”创始人的建议?!
---
(http://www.220book.com/book/XRQ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