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策那句“妈妈,不急,深呼吸”仿佛带着奇妙的魔力,不仅抚平了林潇潇当时的焦躁,更让她对“启明女性创新基金”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考。
她发现自己近段时间考察项目时,会不自觉地带上一种“母亲”的视角。她开始更关注那些产品或服务是否真正理解用户的情绪,是否能在细节处给予温暖和支撑,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先进或商业模式的创新。
这天,她和团队视频会议,讨论一个即将进入下一轮评估的项目——“心语”。
这是一个专注于女性情绪健康的APP项目。创始人是一位有心理学背景的年轻女性,叫苏念。与市面上很多侧重于冥想、白噪音的功能性应用不同,“心语”更像一个温暖的数字伴侣。它没有试图“解决”用户的负面情绪,而是通过智能对话、情景陪伴、情绪记录与解读等方式,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波动。
团队里有人提出了质疑:“苏念的理念很好,但商业模式不够清晰。付费订阅的转化率可能不高,而且这类应用同质化也不低。”
林潇潇看着项目书,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策策深呼吸的小模样,以及自己被儿子安慰时那种瞬间被治愈的感觉。
她沉吟片刻,开口道:“我明白大家的顾虑。但我觉得,‘心语’的核心竞争力,恰恰在于它这种‘不急于解决’,而是‘陪伴与理解’的基调。这和我们之前投资的一些强工具型、强目标导向的项目很不一样。”
她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大多在追求‘快’和‘高效’,恨不得帮用户一键解决所有问题。但这无形中也制造了更多的焦虑。就像带孩子,你越急着让他不哭,他可能哭得越厉害。但当你先接纳他的情绪,告诉他‘我知道你很难过’,他反而会慢慢平静下来。”
“苏念做的,就是这件事。她在试图创造一个数字化的‘安全空间’,让女性用户可以安心地放置自己的情绪。这种‘情绪价值’,在当今这个焦虑的时代,是非常稀缺且珍贵的。我相信,只要能真正把用户体验做好,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商业价值会水到渠成。”
她的话让团队成员陷入了思考。他们习惯了从市场数据、技术壁垒、增长潜力来分析项目,林潇潇提出的“情绪价值”和“情感连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而且,”林潇潇补充道,嘴角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你们不觉得,一个能真正理解、陪伴用户情绪的产品,其本身的用户粘性和口碑传播潜力,就是它最深的‘护城河’吗?”
会议结束后,林潇潇亲自约谈了苏念。视频那头的女孩有些紧张,但谈到她的理念时,眼睛里有光。
“林总,我觉得情绪不是需要被管理和消灭的敌人,它是我们身体发出的信号。我想做的,就是帮助大家听懂这些信号,和它们和平共处。”苏念认真地说。
这句话彻底打动了林潇潇。她看到了苏念身上的真诚、洞察力,以及一种不同于急功近利的商业逻辑的、更温和而强大的力量。
她力排众议,决定对“心语”项目进行重点跟进和投资。
晚上,她和陆沉舟聊起这个决定。
陆沉舟听完,点了点头:“你这个角度很独特。从投资回报率看,确实有不确定性。但如果能成功抓住用户的情感需求,建立起品牌忠诚度,后期的爆发力会很强。”他顿了顿,看向林潇潇,眼神带着欣赏,“而且,这很‘林潇潇’。”
林潇潇笑了:“怎么就很‘林潇潇’了?”
“就是你一首以来的风格啊,”陆沉舟语气温和,“用最本质的方式,去触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以前是玩梗,用真诚解构虚伪。现在是做投资,用理解替代说教。内核其实没变。”
林潇潇微微一怔,随即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没想到,陆沉舟看得这么清楚。的确,无论是作为艺人,还是母亲,或是现在的投资者,她似乎一首在用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同一种哲学:真诚的理解,比任何技巧都更有力量。
“看来,养孩子还真能给人事业灵感。”林潇潇调侃道。
“当然,”陆沉舟一本正经地点头,“毕竟是我们家优先级最高的‘项目’。”
两人相视而笑。
几天后,“启明基金”正式决定投资“心语”APP。在投资协议之外,林潇潇还以个人名义,给苏念写了一段很长的建议,分享了她自己在情绪管理、尤其是在育儿过程中获得的感悟,鼓励苏念坚持初心。
苏念收到后,激动地回复:“林总,您的分享比投资更让我珍贵!我一定会努力,让‘心语’成为一个真正有温度的品牌!”
放下手机,林潇潇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繁华的都市。她想起自己刚重生时的迷茫与挣扎,想起一路走来的跌跌撞撞。如今,她拥有了曾经不敢想象的家庭幸福,而她的事业,也似乎找到了一条更贴合她内心、更能创造真实价值的路径。
母亲这个身份,没有成为她的束缚,反而为她打开了新的视野,让她变得更完整、更强大。
她回头,看着在地毯上专心搭积木的策策,心中充满了宁静与笃定。
守护他的成长,也成就了她自己的蜕变。这大概就是生活最好的馈赠。
---
(http://www.220book.com/book/XRQ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