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国际学术会议:非正式议程(上)

小说: 确定性牢笼   作者:什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确定性牢笼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P/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什亖”推荐阅读《确定性牢笼》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东亚某全球性大都市,如同一颗精密运转的多面体钻石,日夜不息地折射着人类的活力与野心。城市核心地带,一座极具未来主义风格、仿佛由巨舰改造而成的国际会议中心正灯火辉煌,如同知识宇宙中的一颗临时恒星。这里正在举行三年一度的国际高能物理与粒子宇宙学联合大会。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信息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他们如同被无形之力驱动的粒子,从西面八方汇聚于此,胸前挂着不同颜色的证件,代表着不同的研究机构和领域分支。空气中弥漫着几十种语言交织成的低沉嗡鸣,混合着咖啡因的提神气息,以及一种唯有在最前沿探索未知时才会产生的、混合着兴奋、焦虑与强烈好奇的独特氛围。报告厅内,幻灯片飞快切换,展示着深奥的数学符号、令人眼花缭乱的探测器数据以及模拟宇宙诞生的惊人可视化图像;海报区,年轻的研究生们热切地向路过的资深学者解释着自己的工作;走廊和咖啡角,则上演着更为重要的、非正式的思想交锋与合作萌芽。

刘栗坐在一个可容纳近两千人的主报告厅中后排位置,身体深陷在柔软但此刻让他如坐针毡的座椅里。台上,一位享誉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家正以充满激情的语调和清晰逻辑,阐述着“超对称理论在当前对撞机能量下的最新困境及其可能的数学出路”。报告内容极其精彩,模型构建精妙,数学推导严谨,台下不时响起会意的赞叹声或针对某个细节的尖锐提问。然而,刘栗的思绪却像一颗脱离了计算轨道的卫星,在这充满智力激荡的会场里漫无目的地飘荡,无法聚焦。他脑海中反复回放的,依旧是仑昆站那些冰冷屏幕上固执偏移的数据曲线,“守望者”那份措辞谨慎却暗藏惊雷的分析报告中令人不安的词汇,以及那份提交后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扩展观测时间申请——它仿佛被学术委员会庞大的官僚机器无声地吞噬了。这个世界在他眼中似乎分裂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层:一层是眼前这个依旧沉浸在希格斯粒子、超对称、额外维度的既定范式内、为理论细节和实验误差争论不休的、热闹而“正常”的学术世界;另一层,则是他亲身测量到的、那正在悄然侵蚀现实最底层基础的、冰冷而诡异的“异常”,一种弥漫性的“变化”。两者之间,隔着一层无形的、却无比厚重坚韧的隔音墙,将他与周围的学术狂欢隔绝开来。

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入骨髓的孤独和疏离。周围这些世界上最聪明、最具洞察力的大脑,这些能够理解十一维时空和弦理论的人们,似乎对正在发生的、可能颠覆所有现有理论的基础性变化毫无察觉。或者,即便有个别人在某些边缘数据中捕捉到了一丝异样,也被迅速而有效地纳入到了旧的、庞大的解释框架中,稀释成了又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或“有趣的未解现象”。

报告终于在热烈且持久的掌声中结束,会议主席宣布进入二十分钟的茶歇时间。人群如同解除了约束的粒子云,瞬间从座位上涌起,化作喧闹的溪流,涌向大厅两侧提供着免费咖啡、茶点和简易三明治的区域。刘栗被人流裹挟着,机械地拿起一杯不加糖的黑咖啡,那苦涩的味道与他心中的滋味莫名契合。他下意识地寻找一个可以稍微远离人群中心、让他能喘口气的角落,一个观察者的位置。

就在他靠近一盆高大的、叶片的室内绿植,试图借助其荫蔽获得片刻宁静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旁边两个正背对着人群、面向窗外城市夜景低声交谈的人。其中一位女士,身材高挑挺拔,留着一头极富雕塑感的铂金色短发,侧脸线条清晰冷静,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套装,正微微蹙眉,专注地听着同伴的发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咖啡杯壁。刘栗觉得她有些面熟。另一位男士,年纪稍长,约莫五十多岁,面容带着一种学者式的温和与宽厚,但眉宇间却紧紧锁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沉重的忧虑,仿佛承载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负担。

他本无意打扰陌生人的谈话,正准备转身离开,却恰好有几句话碎片,伴随着一阵偶然的人流空隙,清晰地飘入了他的耳中。

“……不仅仅是退相干时间的问题,利奥,是整个噪声谱的形态都在发生系统性的变化,从低频1/f噪声到高频白噪声,所有频段……像是被某种未知的、普适性的低通滤波器均匀地压制了……”这是娜林雅的声音,语调保持着她一贯的冷静,但深处却压抑着一种极力控制的困惑与挫败。

“……我们那边也是,突变率低得不可思议,排除了所有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技术误差……不是局部污染,不是设备故障,更像是……更像是随机性本身,那个驱动进化的最基本引擎,正在被某种力量不可逆转地稀释……”那位年长男士的声音低沉,嗓音有些沙哑,充满了一种刘栗极其熟悉的、智力遭遇无法用现有知识框架解释的异常现象时产生的、深沉的挫败感与茫然。

“随机性”!“被稀释”!

这两个词像两道突如其来的、精准的闪电,瞬间击穿了刘栗那层孤独的隔膜,狠狠击中了他的心脏。他猛地停下所有动作,心脏在胸腔里不由自主地、疯狂地擂动起来,血液涌上头颅。他再也顾不得学术场合的礼节和陌生人间的距离感,几乎是有些失礼地、猛地转向他们,声音因为突如其来的激动和一种找到“同类”的迫切而略显急促和颤抖:“抱歉,打扰一下!非常冒昧……但我刚刚无意中听到……你们……你们也在讨论……关于‘随机性’异常的问题?”

娜林雅和那位年长男士同时停下了交谈,齐刷刷地转过头,略带惊讶和一丝本能警惕地看向这个突然插话的、表情激动得有些异常的东方男人。娜林雅冰蓝色的眼眸锐利地扫过他,带着冷静的审视意味,仿佛要瞬间看穿他的意图。

刘栗连忙出示了自己挂在脖子上的会议证件,手指甚至因为激动而有些微颤,“我是刘栗,来自仑昆射电天文台。我……我主要研究脉冲星计时宇宙学。我们最近……我们最近也观察到一些非常……非常难以用现有天体物理模型解释的系统性偏差。”他顿了顿,艰难地选择着词汇,试图在最短时间内表达清楚,“我们的高精度计时数据显示,某种未知的‘延迟’或‘阻滞’效应,一个‘场’,似乎正在影响穿越太阳系的电磁波信号传播速度。它……它是有结构的,各向异性的。”

娜林雅听到刘栗的话吃惊了下,说道“原来是你啊!我是娜林雅·索伦森,‘北极星’量子研究实验室,我们之前有过联系。”“我们遇到的是……量子体系内禀噪声水平的异常、系统性降低,导致退相干时间反常延长,量子态演化……呈现出一种违背标准量子力学的、过度的‘确定性’。”她言简意赅,但每个词都精准而沉重。

那位年长男士也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需要鼓起勇气才能再次说出那个困扰他多时的事实,他伸出手:“夫拉德·科斯塔,‘普罗米修斯’前沿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我研究种群遗传与进化动力学。我们观察到的是……多种模式生物,从果蝇到小鼠,其生殖细胞系和体细胞系的自发突变率……出现了断崖式的、无法解释的下跌。生命……生命似乎正在失去它最基础的、产生变异和多样性的活力。随机的火苗正在熄灭。”

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异常描述后,三人之间陷入一种奇特而沉重的沉默。周围咖啡角的喧嚣、人们交谈的笑语、瓷器碰撞的清脆声响,仿佛瞬间被推远,变得模糊不清。他们三人仿佛被一个无形的、充满压力的气泡包裹着,彼此对视着,都在对方眼中清晰地看到了那种自己日夜面对、几乎要将人吞噬的同一种东西——一种基于坚实可靠数据、却无法被现有科学知识体系所消化、所解释的、深沉的困惑、不安以及一种逐渐滋长的、对认知根基的恐惧。

一种“原来你也在经历这个”、“原来我不是唯一一个疯子”的强烈震撼与慰藉感,如同汹涌的暗流,瞬间冲垮了谨慎的堤坝,取代了最初的怀疑。

“脉冲星计时延迟……量子噪声降低……生物突变率下降……”刘栗下意识地喃喃重复着这些关键词,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将这些来自宇宙尺度、微观尺度和生命尺度的碎片强行拼凑起来,“尺度完全不同……涉及的物理机制看似毫无关联……一个是广义相对论下的时空,一个是量子叠加,一个是生化过程的随机错误……但这背后的‘感觉’……那种核心的、共同的特征……”

“是‘确定性增加’,”娜林雅接口道,她的声音冰冷而清晰,像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精准而无情地切中了最核心的本质,“是‘随机性衰减’,是‘波动被抑制’,是‘噪声背景的系统性下降’。无论是时空结构中的信号传播、量子演化中的概率跃迁,还是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其内在的、固有的‘不确定性’或‘噪声’,都在被一种无法理解的力量系统性地、同步地压低。宇宙……仿佛正在患上‘确定性关节炎’,正在变得僵硬。”

夫拉德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与深深的忧虑:“是的!就是这种感觉!无比精准的描述!仿佛……仿佛自然本身正在变得‘平滑’,正在失去那些毛茸茸的、不可预测的、充满意外和可能性的边缘。生命需要随机性来进化,来适应环境变化,来应对灾难。如果这种随机性的源泉被逐渐剥夺、被固化……”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份对生命未来命运的忧虑之情,己经清晰地写在他的眼中,沉重得几乎令人无法首视。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确定性牢笼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