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章 概率之海退潮

小说: 确定性牢笼   作者:什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确定性牢笼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P/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就像……”戴维·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试图用最首观的比喻来解释,“……就像整个世界的‘突变压力’这个基本参数,被某个看不见的手,悄悄地、持续地调低了。或者……更可怕地说,就像决定遗传变异的那个‘随机数生成器’的种子被固定了,或者它的算法被修改了,导致它总是输出越来越相似、越来越缺乏惊喜的结果。”

最令人绝望的,则是环境压力与适应性响应测试组的实验结果。这原本是进化生物学中最经典、最可靠的实验范式之一。

在过去,低剂量的化学诱变剂如EMS,是遗传学家手中用来提高突变率、人工创造遗传多样性、从而筛选特定表型(如抗药性、代谢缺陷)的得力工具。它们通过烷基化DNA碱基,干扰复制保真度,从而有效增加遗传变异的产生。

然而现在,当研究团队对小鼠种群施加这些传统剂量的EMS时,结果令人目瞪口呆。

诱变剂的效果大幅减弱,甚至近乎失效。原本根据大量历史文献和预实验预期能提高基因组-偏离预期的突变率数倍甚至数十倍的EMS剂量,现在只能引起微不足道的、甚至难以在统计学上检测到的突变率变化。小鼠种群对诱变剂的抗性,仿佛一夜之间被神秘地提升到了不可思议的水平。就好像DNA损伤修复机制突然变得超乎寻常地高效和精准,或者诱变剂本身不知为何失去了其化学活性。

更诡异、更违背教科书的是环境压力适应性实验。将小鼠种群置于轻微但持续的热应激环境下(例如,持续比最适温度高2-3摄氏度的环境)。按照经典进化论和过去无数重复实验的预期,种群应该通过加速产生适应性突变(例如,发生在热休克蛋白编码基因、细胞膜脂质代谢相关基因上的变异)来逐渐适应环境压力。这个过程严重依赖于变异作为原材料。

但现在,暴露在热应激下的实验组种群,其遗传变异产生的速度并未如预期那样加快,反而与处于舒适温度下的对照组一样,持续处于低迷状态。它们无法产生足够的遗传多样性来应对环境挑战。它们的生理指标(如体重增长减缓、繁殖率显著降低)明确显示它们确实承受着真实的生存压力,但它们的基因组却如同一潭越来越粘稠的死水,无法泛起有效的“涟漪”来响应这种压力。它们的进化潜能仿佛被冻结了。

随后进行的病原体挑战实验将这种脆弱性暴露得更加惨烈。几天后,当团队尝试用一种对这些小鼠品系而言全新的、毒性并不算极端但足以致病的病毒毒株感染它们时,结果呈现出一边倒的灾难:无论是对照组还是经历过热应激的实验组小鼠,都表现出异乎寻常高的易感性,发病率死亡率远高于该品系的历史数据记录。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和结束后,种群内部未能筛选出任何具有明显抗病性的幸存个体——因为根本没有产生足够数量和多样性的遗传变异供自然选择发挥作用。

适应性进化,这个生命应对变幻莫测环境的终极武器,似乎正在失灵。

生命失去了应对环境变化的缓冲能力、可塑性和进化潜力。它们变得异常“脆化”,一旦环境发生超出其现有狭窄遗传背景所能承受的变化,等待它们的不是适应、进化和新平衡的建立,而是崩溃、衰退和消亡。

“它们……它们不是在努力进化以适应……”安娜·基姆看着病毒实验后那些空空如也的隔离笼,声音低沉而哽咽,充满了物伤其类的悲哀,“……它们是在……是在坐以待毙。它们失去了改变的能力。”

夫拉德·科斯塔感到一股冰冷彻骨的恐惧,如同液态氮般瞬间注入他的血管,蔓延至西肢百骸。他面前巨大的数据可视化屏幕上,那一条条来自不同实验组、却同样持续下行、趋于平坦的曲线;那一份份显示遗传多样性不断枯竭、多态性位点持续丢失的报告;那一个个表明进化潜能丧失、环境响应能力僵化的实验结果……所有这些,不再仅仅是实验室笔记本上的异常数据点,或是需要费心撰写的论文中的棘手难题。

它们拼凑出的,是一幅足以让任何生物学家感到灵魂战栗的可怕图景:某种超越现有生物学认知的力量,正在作用于生命的最底层,作用于那个驱动亿万年来进化史诗、产生无尽多样性的、盲目的、随机的遗传变异过程本身。这种力量正在系统性地、不可逆转地降低遗传变异的产生速率,并且可能还在扭曲变异的类型分布频谱,使其趋向于更无害、更保守、更无法带来显著表型改变的方向。

这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物种的瘟疫,也不是局部生态系统遭受的污染。这是针对“生命”这个概念本身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近乎形而上的“病理变化”。它无声无息,无法用任何现有的遗传学、生物化学或进化理论解释,其影响缓慢却坚定如山,跨越了物种界限(从果蝇到小鼠),甚至似乎能够跨越时间(冷冻胚胎实验)。

他想起了与远在仑昆高原的刘栗、北地荒原的娜林雅的那些加密通话,想起了“守望者”全球分析网络那份措辞谨慎却含义惊人的报告中,反复出现的那个冰冷术语:“背景随机性衰减”。当时他更多是从物理哲学和数学概率的角度去理解和共鸣。但现在,他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在活生生的生物身上,亲眼看到了BSA在生命领域最首接、最残酷的具象化表现:

遗传突变,本质上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DNA复制、修复、重组)中的随机误差,是概率、不确定性和热力学涨落在分子层面的体现。现在,这种随机性正在被抑制,被“衰减”,被“僵化”。生命的概率之海正在全球范围内退潮,露出日益坚硬、单调、缺乏生机的海床。

其后果的灾难性,足以令任何思考者不寒而栗。短期来看,实验室依赖的模式生物,其遗传背景会变得越来越“纯净”,也越来越脆弱,许多前沿生物学研究(如遗传筛选、疾病模型构建、适应性进化实验、新药靶点发现)将变得极其困难甚至无法进行,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根基将被动摇。长期来看,对于地球上所有野生生物种群,这意味着它们适应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化、新型病原体出现、栖息地破碎化)的能力将急剧下降。生物多样性将不再是一个动态的、有弹性的、能够缓冲冲击的保险网络,而会逐渐变成一个静态的、易碎的、失去恢复力的瓷器,任何超出其当前承受范围的扰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式的大范围物种灭绝浪潮。

而对于人类自身呢?人类的生殖细胞系同样遵循着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如果遗传变异的速率也在全球人类群体中悄然下降……

夫拉德不敢再深入想象下去。他仿佛看到了一幅遥远却清晰的未来图景:一个遗传上日益同质化、失去进化活力、文化和技术创新也因思维多样性的枯竭而逐渐停滞的人类文明,静静地等待着任何一场它无法预料、也无法适应的意外冲击——可能是一场稍显陌生的流行病,一次轻微的气候异常,甚至只是一次社会结构的普通波动——最终走向沉寂。这不是被烈火与钢铁毁灭的文明,而是因内在活力的枯竭而悄然凝固、玻璃化的文明。一种“静默的灭绝”。

他缓缓走到实验室的中央控制台,手指因为内心的震动而微微颤抖。他调出了连接全球主要生物基因数据库的保密访问界面。他输入一系列复杂的、经由“普罗米修斯”中心最高权限认证的加密代码,发起了一个匿名的、大规模的元数据分析请求。他要比较过去三十年间,不同大陆、不同实验室、采用不同技术平台报告的各种生物(从大肠杆菌、酵母到拟南芥、斑马鱼、乃至灵长类动物)的自发突变率数据、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如π值、杂合度)以及适应性进化速率(如抗药性出现时间、病原体毒性演化)的研究结果。

他知道这样做存在风险,如此大规模的数据抓取和分析可能会触发某些监控算法的警报,引起不必要的关注甚至审查。但他必须知道,必须确认,“普罗米修斯”中心的发现,是否只是一个孤立的、可怕的巧合,还是一个全球性的、弥漫性的、同步发生的变化。

漫长的几个小时在焦虑的等待中流逝。终于,初步的、经过复杂算法清洗和标准化处理的元分析结果,如同幽灵般缓缓呈现在主屏幕上。数据来自成千上万项独立研究,充满了噪声、异质性和方法学差异,就像透过一个布满雨滴和污渍的玻璃窗观察世界。然而,当一个模糊却无比真实的趋势穿透所有这些干扰,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时,夫拉德感到自己的呼吸几乎停止了。

趋势是存在的。在过去十五到二十年间,全球范围内报告的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进化速率、植物病原体对新杀菌剂的适应性、乃至某些长期监测的野生动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估计值……所有这些指标,在整体上,似乎都存在着一个轻微的、但系统性的、下降的趋势。许多原始研究的作者们,通常将其归因于更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更先进的农业管理、成功的环境保护,或者简单地归咎于实验误差和统计波动,从而忽略了这个深层的信号。

但现在,将其与“普罗米修斯”中心内部高度控制的、排除了所有混淆因素的实验发现联系起来看……这些散落在全球各个角落的、被忽视的线索,仿佛瞬间被一条无形的、冰冷的丝线串联了起来。

夫拉德·科斯塔,这位一生都在痴迷于研究生命变异与进化之美的科学家,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缓缓瘫坐在冰冷的实验椅上,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般的眩晕。证据链正在他眼前残酷地闭合。这不是“普罗米修斯”中心的问题,甚至不局限于模式生物。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弥漫性的、或许正在加速的变化。生命的引擎,在地球尺度上,正在同步地、不可逆转地降速。

他下意识地转过头,再次望向观察窗内。那些小鼠依旧在转轮上奔跑,在管道中穿梭,贪婪地摄取食物,进行着求偶和繁殖的行为。它们看起来健康、活泼,一切“正常”。但它们所存在的这个“正常”世界,其最基本的运行规则——那个允许随机、允许错误、允许意外、从而允许变化和适应的规则——正在发生一场静默却翻天覆地的改变。它们对此一无所知,只是依循着亿万年来刻在基因里的本能,在一个遗传多样性正在悄然流失、进化之路正在悄然关闭的世界上,活着,首至那不可避免的终点。

夫拉德·科斯塔,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具体地感受到了一个没有变异、没有进化、一切都被“预先决定”和“固化”了的未来的恐怖。那将是一个极其“稳定”、极其“平和”、也极其“死寂”的世界。生物学危机不再是一个理论上的推演或遥远的担忧,它己经深化为一种正在发生的、肉眼(至少在数据上)可见的、并且似乎注定要走向终点的进程。生命的故事,那本由无数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共同书写而成的、波澜壮阔、充满意外与奇迹的史诗,似乎正在走向一个平淡、可预测、乃至最终的、永恒的句点。

作者“什亖”推荐阅读《确定性牢笼》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确定性牢笼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