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分,院子里的梧桐树抽出新绿,枝桠舒展得愈发繁茂,越过院墙的枝叶,在邻居家的墙面上织出一片细碎的绿影。林砚之在树下添了一张小木桌,桌上摆着母亲留下的旧茶罐,旁边多了个陶瓷花瓶,插着邻居送来的野花,鲜活得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父亲的摇椅旁,放着念念和弟弟攒的小石子,圆润光滑,是孩子们捡来给爷爷压书页的。
画室里,《梧桐下的茶香》早己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林砚之正在画一幅新的《邻里闲居图》。画布上,梧桐浓荫下,邻居张奶奶在缝补衣物,李大爷在教孩子们下棋,念念牵着弟弟的手,正把一片新摘的梧桐叶递给路过的小朋友。父亲走进来,指着画角,示意她加点什么。林砚之笑着点头,蘸了点鹅黄色,在梧桐树下画了一只蜷着身子的小猫——那是邻居家新养的,总爱在树下晒太阳,成了小院里的“常客”。
书架上的玻璃罐里,梧桐种子又多了些,是社区里的孩子们一起收集的。念念找来了小卡片,在每张卡片上画了小小的梧桐树,写下“分享绿意”,和种子一起装在罐里。父亲把母亲织的嫩绿色毛衣改成了小毯子,铺在玻璃罐旁,阳光照在上面,暖得像是能孵出春天。周末时,林砚之带着念念和邻居家的孩子,把种子分给社区里的每户人家,孩子们的笑声伴着梧桐叶的沙沙声,在巷子里飘得很远。
入夏的傍晚,梧桐树下的长桌宴成了社区的固定节目。邻居们不再只带小菜,有人搬来音响,有人带来乐器,偶尔还会有老人唱几句老歌。林砚之端来的,除了母亲的拿手菜,还有自己做的桂花糕,甜香混着梧桐的清香,在晚风里散开。父亲不再只是讲故事,偶尔会和老人们一起唱两句,沙哑的嗓音里满是温情。林砚之的速写本上,又多了许多鲜活的画面:弹吉他的年轻人、跟着音乐摇晃的孩子、相视而笑的老人,每一笔都透着烟火里的暖意。
深秋时,梧桐叶染成金黄,落了一地,像铺了层金色的地毯。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灯火里的尘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林砚之和邻居们不再只做书签,大家一起动手,把落叶拼成了大幅的装饰画,挂在社区的公告栏里。画里,梧桐树高大挺拔,树下是欢笑的人们,落款写着“梧桐社区,温暖同行”。父亲戴着老花镜,在每幅落叶画的角落,都写下“梧桐暖”三个字,字迹虽颤,却力透纸背。孩子们拿着自己做的落叶书签,在社区里跑来跑去,像是传递着秋天的信使。
冬至那天,阳光依旧温和。林砚之在梧桐树下搭的棚子,换成了更宽敞的竹棚,里面不仅煮着红枣姜茶,还摆了几张小凳,供路人歇脚。父亲织的毛衣,己经堆了厚厚一摞,都是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织的,此刻他正坐在棚里,手里织着一件蓝色的小毛衣,是给邻居家刚出生的宝宝的。念念抱着弟弟,手里拿着梧桐叶做的小灯笼,给棚子西周挂上,暖黄的灯光透过叶子,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和姜茶的热气缠在一起,暖得人心都化了。
林砚之的画架就摆在棚子旁,她正在画《冬至暖棚》。画布上,竹棚里暖意融融,父亲织毛衣的身影、念念挂灯笼的模样、路人捧着姜茶的笑容,都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边。父亲走过来,拿起画笔,蘸了点正红色,在画的中央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光芒洒在每个人身上,也洒在高大的梧桐树上。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梧桐树长得愈发粗壮,枝桠遮天蔽日,成了社区里最温暖的标志。林砚之的画,挂满了自家的墙,也挂满了社区的活动室,每一幅都有梧桐,有烟火,有温暖。她时常会望着梧桐树发呆,仿佛能看到母亲的身影,在梧桐树下笑着,看着这满院的温情,看着这份爱,在邻里间传递,在岁月里流淌。
这份藏在梧桐与画里的爱,早己成了社区的底色。它像梧桐树的年轮,一圈圈刻着时光的温暖;像茶罐里的花茶,在岁月里愈发醇厚;像父亲织的毛衣,裹着最朴素的温情。它会在每一个春天抽芽,在每一个夏天繁茂,在每一个秋天沉淀,在每一个冬天温暖,在平凡的日子里,岁岁年年,散发着淡淡的香,永远鲜活,永远温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