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色的梧桐花在春风里轻轻摇曳,细碎的花瓣随风飘落,像撒在社区小径上的星子,铺出一条带着清香的路。念念蹲在新种下的梧桐苗旁,小心翼翼地为幼苗浇着水,水珠落在嫩绿的叶片上,折射出细碎的阳光。弟弟和几个同学则在一旁搭建小小的木牌,上面用稚嫩的字体写着“梧桐幼苗成长区”,木牌边缘还刻着几片梧桐叶的纹路,透着几分用心。
孩子们围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有的说要每天来给小树苗浇水,有的说要为小树苗画画,还有的把自己珍藏的小石子放在树苗旁,当作“守护石”。“等它们长高了,我们就能在树下乘凉、讲故事啦!”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仰起脸,眼里闪着期待的光。念念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会的,就像当年的老梧桐守护我们一样,它们也会慢慢长大,守护着社区里的每一个人。”
社区文化长廊里,新一期的“时光手册”又更新了。念念将这几年的观察日记整理成册,里面不仅有梧桐树的西季变化,还有邻里间的温情故事:王阿姨教大家做糕点时不小心烫伤了手,邻居们纷纷送来药膏;张爷爷的轮椅坏了,李叔叔主动帮忙修理;新搬来的年轻夫妇加班晚归,总会收到邻居放在门口的热粥……这些细碎的文字,配上孩子们画的插图,在玻璃柜里静静诉说着社区的温暖,引得不少居民驻足观看,偶尔有人拿起笔,在手册末尾写下自己的故事,让这份温情继续延续。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梧桐邻里驿站”的课业辅导站里,念念正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题目,孩子们围坐在石桌旁,认真地听着,偶尔有蝉鸣从树间传来,像是温柔的背景音。不远处的“技能分享角”里,王阿姨正在教几位年轻妈妈做手工香囊,丝线在指尖穿梭,很快便勾勒出精致的图案;张奶奶则坐在竹椅上,教孩子们编织小蚂蚱,竹条在她手中灵活地转动,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蚂蚱便跃然指尖。
傍晚时分,社区里的老人们搬着小凳子,坐在梧桐树下乘凉。他们聊着家常,回忆着社区的过往,偶尔望向不远处嬉戏的孩子们,眼里满是慈爱。弟弟和同学们则忙着为老人们扇扇子、递凉茶,听他们讲述年轻时的故事,偶尔有人拿起相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照片后来被贴在“传承墙”上,成为社区里一道温暖的风景。
秋天到来时,梧桐树的叶子渐渐变黄,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弟弟和同学们再次组织了“梧桐温情义卖会”,这次的手工艺品更加丰富:有用梧桐叶制作的书签,有用梧桐果串成的手链,还有用彩纸折成的梧桐花。义卖会上,居民们纷纷驻足购买,有的甚至主动捐款,希望能为独居老人多添置一些生活用品。张爷爷坐在轮椅上,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眼眶微微:“当年哪想到,这梧桐树下能有这么多温暖的事,真是一代比一代有心啊。”
冬日的雪如期而至,整个社区被白雪覆盖,像是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梧桐树枝桠上积满了雪,远远望去,像是盛开的银花。“梧桐邻里驿站”的暖棚里,炭火正旺,姜茶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老人们围坐在炭火旁,一边喝着姜茶,一边听弟弟讲大学里的见闻;孩子们则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雪人手里拿着一片梧桐叶形状的牌子,上面写着“温情永续”,在雪地里格外醒目。
春节前夕,社区里张灯结彩,梧桐树上挂起了红灯笼和彩灯,一串串灯笼在夜色中闪烁,像是星星落在了枝头。居民们聚在梧桐树下,一起写春联、剪窗花,弟弟和同学们还为老人们表演了节目,歌声、笑声在雪夜里回荡,温暖了整个社区。林砚之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和睦的景象,看着长大的念念和弟弟,看着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份藏在梧桐里的温情,早己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成为社区里最珍贵的财富。
春风再次拂过,梧桐花又一次悄然绽放,淡紫色的小花在枝头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念念和弟弟带着社区里的孩子们,来到新种下的梧桐苗旁,看着幼苗长出新的枝叶,眼里满是欢喜。“它们长大了一点呢!”孩子们兴奋地喊道,小手轻轻抚摸着嫩绿的叶片,像是在与小树苗分享成长的喜悦。
林砚之站在一旁,望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她知道,这两棵老梧桐承载的温情,早己融入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些新种下的梧桐苗,会在岁月里慢慢长大,继续传递着这份邻里情,让这份藏在梧桐里的温暖,在时光里永远延续,永远盛开,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