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色的梧桐花在春风里簌簌飘落,落在林砚之的发梢,也落在“温情如树,生生不息”的木牌上。她望着孩子们蹲在梧桐苗旁,小心翼翼地为刚种下的花籽浇水,指尖轻轻拂过老梧桐树干上凹凸的纹路——那是岁月刻下的印记,也是温情流淌过的痕迹。
不远处,念念正带着几个孩子整理新一期的“时光手册”。手册里多了许多新面孔的故事:有刚毕业来社区工作的年轻社工,主动帮独居老人缴纳水电费;有放假回家的大学生,在“课业辅导站”里义务教课;还有从外地赶来的志愿者,带着家乡的种子,种在了梧桐苗旁。“阿姨,你看这张照片!”一个小男孩举着相机跑过来,照片里,老人们坐在梧桐树下,围着志愿者送来的新轮椅,脸上笑开了花。林砚之接过相机,轻轻着屏幕,眼里满是温柔。
初夏的清晨,社区里响起了清脆的读书声。原来,弟弟带着“梧桐温情计划”的志愿者们,在梧桐树下搭建了一个“晨光读书角”。书架上摆满了爱心人士捐赠的书籍,孩子们捧着书,坐在石凳上认真阅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有个志愿者小姐姐,正拿着绘本,给几个年幼的孩子讲故事,声音温柔得像春风。老人们坐在一旁的长椅上,听着读书声,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偶尔有人拿起针线,为孩子们缝补磨破的衣角。
盛夏的“梧桐夜话会”,成了社区里最热闹的约定。这一次,不仅有社区的居民,还有从外地赶来的“梧桐温情计划”参与者。大家围坐在梧桐树下,分享着各自的故事:有位来自山区的老师,说要把“梧桐邻里”的模式带回家乡;有对年轻夫妇,说要在自己的小区里也种下梧桐树,搭建互助平台。月光下,老梧桐的枝叶轻轻摇曳,像是在为这些温暖的约定鼓掌。孩子们则在树下放起了萤火虫灯,点点微光在夜色中闪烁,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温柔了整个夏夜。
秋风染黄梧桐叶时,“梧桐温情义卖会”的摊位从梧桐树下一首延伸到社区门口。摊位上,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灯火里的尘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除了居民们自制的手工艺品,还有“梧桐成长基金”资助的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贺卡。贺卡上画着梧桐树,写着“谢谢”,简单的字迹里满是真挚。一位从外地赶来的企业家,看到贺卡后深受感动,当场决定捐赠一笔资金,用于扩建“梧桐邻里驿站”。张爷爷坐在轮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拉着林砚之的手说:“当初只是邻里间的一点心意,没想到现在能帮到这么多人,这梧桐树,真是棵‘爱心树’啊!”
冬日的雪如期而至,社区里一片银装素裹。梧桐树枝桠上积满了雪,像是披上了一件洁白的外衣。“梧桐邻里驿站”的暖棚里,比往年更热闹了。志愿者们带来了新的取暖设备,还为老人们准备了保暖的毛毯和帽子。大家围在一起包饺子,擀皮、包馅,动作娴熟,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则在雪地里堆起了更多的“梧桐雪人”,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片梧桐叶形状的牌子,上面写着不同的祝福:“平安”“温暖”“团圆”。林砚之站在暖棚门口,看着雪地里的雪人,看着暖棚里的笑脸,忽然觉得,这份藏在梧桐里的温情,早己跨越了地域的界限,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牵挂。
又是一年春风起,新种下的梧桐苗己经长得比孩子们还高,枝叶嫩绿,充满了生机。花籽也长出了嫩芽,在梧桐苗旁轻轻摇曳,像是在诉说着新的希望。林砚之、念念和弟弟,带着社区的居民和志愿者们,在老梧桐树下举行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梧桐薪传仪式”。大家一起为新的梧桐苗浇水,在木牌上写下自己的心愿,希望这份温情能永远传递下去。
淡紫色的梧桐花再次绽放,香气弥漫在整个社区。林砚之站在两棵老梧桐之间,望着眼前枝繁叶茂的梧桐林,望着邻里间和睦的笑容,望着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忽然明白,这梧桐树早己不是一棵普通的树,它是温情的象征,是传承的载体。它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见证着一份又一份温情的传递。
这份藏在梧桐里的温暖,会像梧桐的根系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也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会像梧桐的枝叶一样,不断生长,不断蔓延,把爱与温暖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情,让这份温暖,如同这梧桐树一般,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枝繁叶茂,永远盛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XSG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