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市福利院的铁门推开时,带着清晨的露水气息。负责暗中寻访的指挥部成员老郑与小苏,刚表明“灾后重建调研”的身份,院长张桂兰就笑着拉过他们的手,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暖意:“你们是为林辰来的吧?那孩子可是我们这儿的活菩萨!”
这话让两人心头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跟着张桂兰走进院子。深秋的福利院栽着几棵老梧桐,金黄的叶子落在草坪上,几个孩子正围着石桌画画,画纸上歪歪扭扭的金龙,鳞片涂得五颜六色。“这都是辰辰教他们画的,”张桂兰指着画纸,语气里满是骄傲,“他每周都来,带点心、讲故事,还教孩子们认草药——去年冬天院里的红梅快枯死了,他蹲在花坛边摸了摸树干,没过半个月就冒出新芽了。”
老郑趁机拿出手机,假装翻看调研表格,实则调出林辰的照片:“张院长,您说的林辰,是他吗?”张桂兰凑过来一看,立刻点头:“就是他!上周还帮我们修好了漏水的屋顶,说自己从小跟着爷爷学过木工。对了,他还匿名捐钱,每个月十五号准到账,三年了从没断过,院里的新滑梯就是用他捐的钱买的。”
小苏悄悄打开录音笔,追问起更多细节。张桂兰想了想,说起一件更离奇的事:“今年春天小宇得了急性肺炎,医院血库告急,我们正着急呢,辰辰就来了,说自己是稀有血型,刚好能捐。后来医生说,那批血液里的免疫活性比普通血液高很多,小宇恢复得特别快。”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我总觉得这孩子不一般,有次看到他在院子里喂流浪猫,手里好像泛着淡淡的光,猫特别黏他。”
离开福利院后,两人首奔林记杂货店。老巷里很安静,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杂货店的木门虚掩着,门帘上绣的“林”字己有些褪色。征得警方同意后,他们推开木门走了进去——店里摆着货架,上面放着零食、日用品,角落里堆着几袋大米,空气里有淡淡的檀香气息。
“这里看起来和普通杂货店没区别啊。”小苏小声说,目光扫过货架,突然注意到最上层摆着一排老式罗盘,指针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东南方,也就是东海的位置。老郑走到柜台后,看到抽屉里放着一本翻开的笔记本,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日期和地名,标注着“南方震区捐赠物资”“北方旱区送水路线”,甚至还有边境哨所的经纬度,每个日期后面都画着一个小小的龙形符号。
阁楼的入口藏在货架后面,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上去,阳光透过天窗照进来,落在一个老旧的梨花木盒上。老郑轻轻打开盒子,里面铺着红色绒布,放着一本线装书,封面上写着“华夏气运录”,字体是古朴的篆体,边角己经磨损。翻开第一页,一行小字映入眼帘:“承龙脉者,当护万民,逢危则显,藏则安邦。”
书页间夹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青年穿着中山装,胸前挂着一枚龙形玉佩,眉眼与林辰有七分相似,背景是建国初期的楚州老巷。盒子底部还放着一个布包,打开后,里面是那枚照片上的龙形玉佩,玉质温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绿光,玉佩背面刻着一个“林”字。
“原来他是龙脉传承人!”小苏激动得声音发颤,“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他能影响国运,为什么金龙会在他望向东海时出现——他是在用血脉里的力量唤醒龙脉!”老郑拿起线装书,发现里面记载着历代龙脉传承者的事迹,其中一段提到“灾变之年,龙脉觉醒,需以仁心引之,方能护佑华夏”,字迹与林辰笔记本上的龙形符号如出一辙。
两人立刻将发现传回指挥部。陈建军看着照片和线装书的扫描件,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陷入沉思。老周拿着玉佩的材质分析报告走进来,语气凝重:“陈指挥,这枚玉佩的成分含有一种未知的能量物质,与东海金龙出现时的能量波完全匹配,而且它的年代至少有百年,却没有任何氧化痕迹,像是有生命一样。”
“不能惊动林辰。”陈建军突然开口,“他现在选择隐藏身份,说明不想被打扰。我们派去的人继续暗中保护,同时整理历代龙脉传承者的资料,弄清楚他接下来可能会做什么。”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照片上那个挂着玉佩的青年身上,“另外,查一下林辰爷爷的身份,或许能找到更多关于龙脉传承的秘密。”
此时的楚州老巷,林辰提着刚买的蔬菜回到杂货店。他推开阁楼门,看到被翻动过的木盒,眼神微微一凝,却没有惊慌。他拿起玉佩,轻轻贴在胸口,玉佩传来温暖的触感,仿佛在回应他的心意。窗外的阳光正好,巷口的孩子们在追逐打闹,他嘴角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有些秘密,暂时还不能说,但他知道,属于龙脉传承者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作者“野汉”推荐阅读《全球直播:我随手请出华夏神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SQ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