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庆功酒的第二天,江麦野就知道了黄主任是怎么打价格战的了。
黄主任没把发带降价。
他拿走的那一万条发带,在零售时甚至提价了!
一万条发带,江麦野一个人卖肯定会很慢,就算拉上曾小虎也不行。不是两人吆喝不够卖力,是这种饰品很挑客人,必须得在女同志多的街区卖。
可若是把一万条分到100个人手里呢?
每个人带上百来条发带,流窜在申城的大街小巷,那声势浩大的热闹,直接把赵福生打懵了。
从他娘的哪里冒出来这么多卖发带的?!
赵福生夫妻已经好几天没见江麦野摆摊了,都觉得江麦野是失了竞争的锐气,主动避开了他们的风头!
趁着江麦野还在重建做买卖的信心,赵福生不仅动用了自己的积蓄,还拉了家里人和亲戚们合伙,从申城一家毛纺厂里,一次就搞到了2000多斤毛腈混纺线。
至于钩发带的人手,早在对江麦野那批3000发带的订单毁约前,赵福生老婆已经陆陆续续找好了。她不仅找好了雇工,还带着几个钩织厉害的雇工,把江麦野发带的款式都拆解研究一遍!
会钩织的都说江麦野的发带是新颖,但技术上也就那么回事。
限制赵福生夫妻生产发带的,不是资金和雇工,反而是原料。
赵福生各种托关系,都只能这里搞十几斤,那里弄几斤,这样零零散散地凑。
去百货商场买?
不说价钱贵不贵,买毛线要配票劵,都是赵福生解决不了的难题。
所以,赵福生当时是不想彻底和江麦野翻脸的。赵福生老婆觉得有条件单干了,赵福生还想继续和江麦野做生意,趁机把江麦野的原料渠道摸清楚。
但江麦野咬死了不降价,赵福生也火了。
你一个女同志能搞到毛线,难道我搞不到?翻脸就翻脸,他这边人多势众本钱也厚,以后靠打价格战都能把江麦野的发带围剿了。
老天爷也是在眷顾赵福生了,之前各种求爹爹告奶奶买不到毛线,在和江麦野闹翻的第二天,赵福生老婆的一个亲戚,就给夫妻俩找到了货源。
申城一家毛纺厂,有一批“瑕疵品”着急处理。
赵福生跟着亲戚去厂里库房看了货,对线的品质非常满意。
这哪里算什么瑕疵品啊,就是沾了些碎屑,稍微整理下就不输百货商店里的毛线品质——不仅不要票,价格还比百货商店便宜,这种毛腈混纺线,毛纺厂居然只要赵福生12块一斤。
只有一点,2500多斤毛线,厂里要一次性出货,钱给了就能拉货。
三万块的货款,赵福生一个人也拿不出来啊。
要不买吧,下次碰到这么多“瑕疵品”出售,不知是啥时候了。要买吧,钱又不够。
关键时候,还得是赵福生的老婆有魄力,说找亲戚朋友们借钱。
“老赵,这批线我们必须要拿下,就算不拿去钩发带,只是把毛线倒卖出去,我们都能赚不少呢!”
赵福生就是被这话给说动了心。
12块一斤,实在便宜啊。
亲戚们也觉得这生意稳赚不赔,所以拒绝借钱给赵福生夫妻,要求出钱入股!
以后规模做大了,就搞个“赵式发带厂”!
chapter_();
赵家亲戚们聚在一起畅想明日辉煌,赵福生夫妻被众人说得心中火热,同意了合伙做发带生意——当然,亲戚们只入股和分钱,这生意具体要怎么做,还得赵福生夫妻说了算!
有足够原料,还有人手,赵福生夫妻俩的家庭作坊一天就能生产2000条发带,势头很是红火。
江麦野雇人,一条发带给1毛工钱。
赵福生老婆只肯给6分工钱,加上原料是便宜的毛腈混纺,每条发带的成本被压缩到了3毛。
所以赵福生自己生产的发带定价1块,卖一条,他能挣7毛。
而他找江麦野订货,批发价是8毛的话,他得把发带卖到一条1块5,才能挣7毛。
零售价相差那么大,利润还都是7毛,当然是自产自销划算啊!
他自己一天肯定是卖不完2000条发带的,但亲戚都是他的帮手啊。不仅入伙的亲戚能帮忙,还能把发带送到其他认识的小贩摊位上寄卖,一条发带付一毛钱摊位费,一天下来,销量累计也不少。
有小贩才帮赵福生寄卖一天,就问赵福生能不能批发给他们自己卖。
赵福生暂时还没同意。
他犯了江麦野之前的毛病,舍不得丢掉零售的利润。
江麦野说发带是港城货,赵福生对外也说自己的发带是港城货。他在金陵路摆摊,遇到江麦野之前的老主顾,人家拿起发带就发现质量不一样,赵福生毫不心虚:
“价钱也不一样啊,港城那边的生产商把成本降了,我们卖得也便宜。都是发带,戴头上又看不出来!”
选发带的女同志们一听,觉得赵福生说得在理。
一条发带能便宜三四毛,对她们很有吸引力。
开始两天,赵福生老婆可得意了:
“我说撇开那个姓江的女人单干,你还迟疑,说什么做买卖要讲诚信。诚信有个屁用,都是发带,用什么毛线有区别吗?价钱便宜5毛,我们的发带卖的更好了!”
赵福生负责采购原料和销售,赵福生老婆就负责招人钩发带,一条发带哪怕只给6分工钱,照样有的是人想干这活儿,有的人活还没干上就得先给赵福生老婆送礼。
政策一放开就上街当小贩的人,以前肯定没有正式工作,更不可能是什么干部领导了。
当小贩虽然挣了钱,还是会被人看不起。
雇人钩发带后,赵福生老婆第一次有了那种“生杀大权”尽在她的感觉,这比单纯挣钱还让人陶醉呢。
赵福生也是如此。
原本他是小摊贩,亲戚们也是小摊贩,凑在一起时谁也不比谁高贵。如今合伙做了生意,亲戚们以赵福生为尊,会奉承的还偷偷叫起了“赵厂长”。
“赵厂长”和“赵厂长夫人”正飘飘然呢,申城的大街小巷忽然冒出来一堆卖发带的。
价钱,还不便宜,一条卖1块8毛!
如此来势汹汹,赵福生心中一紧,专门让人去买了一条。
配色和款式虽然有些变化,那用料一眼就能认出来是“以棠妹子”的货。
沉寂几天之后重出江湖,“江以棠”不降价反而提价?关键是,这些发带和她从前的发带比,也没什么大突破啊。
赵福生老婆笑骂道:“有病!我们卖1块,她的货卖1块8,哪个乡巴佬会买?”
赵福生也觉得自己以后怕是再无对手,帮忙买发带的亲戚擦了擦额上的汗:
“不是呀,他们的发带卖1块8一条,生意很好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XSR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