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章 染血的《晟史》与会自己翻页的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

沈砚是被冻醒的。

不是北方暖气停了的那种干冷,是带着霉味的湿冷,像有无数根冰针顺着衣领往骨头缝里钻。他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宿舍那贴满考研重点的天花板,而是绣着缠枝莲纹样的青色帐顶,帐角垂着的铜铃还在轻轻晃悠,发出细碎的叮当声。

“嘶……”他想撑着坐起来,却发现后脑勺一阵钝痛,伸手一摸,指腹沾着黏腻的温热——是血。

这不是他的身体。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铺天盖地的陌生记忆砸得头晕目眩。大晟朝,永安三年,户部侍郎沈敬之的庶子,也叫沈砚。三天前在府里的假山旁“失足”摔了一跤,昏迷至今。

而“原主”的记忆里,那根本不是失足。

有人在假山后推了他一把,力道狠戾,带着要置他于死地的决绝。是谁?记忆里只有一片模糊的灰影。

沈砚倒吸一口凉气。他一个历史系研究生,昨天还在图书馆对着《大晟史》的孤本掉头发,为了论证永安三年那场“天灾”其实是人祸,熬了个通宵,怎么一觉醒来就穿成了书里提都没提过的炮灰?

更要命的是,他记得《大晟史》里明确记载,永安三年秋,户部侍郎沈敬之因“贪墨赈灾款”被抄家,满门流放,最后死在苦寒之地。而现在,正是永安三年的初秋。

也就是说,他这个炮灰,离全家团灭只剩不到三个月了。

“咕噜噜……”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起来,提醒他这具身体己经三天没正经吃东西了。沈砚挣扎着下床,脚刚沾地就晃了一下,扶着雕花木床才稳住。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桌一椅一柜,墙角堆着几个半旧的木箱,透着股寄人篱下的窘迫——庶子的待遇果然名不虚传。他走到桌边想倒杯水,却发现桌面上摊着一本书。

正是他穿越前翻了整整一夜的《大晟史》孤本。

封皮是熟悉的深蓝色锦缎,边角磨损,书脊上烫金的“大晟史”三个字还沾着点图书馆特有的旧灰尘。可这怎么会在这里?他明明记得昨晚闭馆前把书还回了古籍部的恒温柜里。

沈砚拿起书,指尖触到冰凉的封面时,心脏猛地一跳。

书页间似乎夹着什么东西。他小心翼翼地翻开,一片干枯的枫叶掉了出来,叶面上用朱砂写着一个歪歪扭扭的“死”字,墨迹陈旧,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这不是他夹进去的。

他继续翻页,想找到自己昨晚做标记的地方,却发现不对劲。

书页在自己动。

不是风,窗户关得好好的。那泛黄的纸页像是有了生命,哗啦啦地往后翻,速度越来越快,首到停在“永安三年·秋”那一页。

沈砚的呼吸都屏住了。

他清楚地记得,这一页记载的是“八月,江南大水,户部拨款三百万赈灾”。可现在,原本印着“三百万”的地方,墨迹像是被水晕开了,模糊不清,旁边却多了几行用红笔写的小字,字迹潦草,带着点疯狂的意味:

“不是三百万,是五百万!那两百万去哪了?”

“沈敬之没贪,他在查!”

“他们要杀他灭口,连带着所有人!”

“我看到了,在库房,黑色的马车……”

最后一行字戛然而止,像是写字的人突然被打断了。

沈砚的手指抑制不住地颤抖。《大晟史》是官修史书,向来被奉为圭臬,可现在,这本书不仅跟着他穿越了,还被人篡改了内容?

更重要的是,这些红笔字似乎在说,沈敬之的“贪墨”是被人陷害的。那真正贪墨赈灾款的是谁?那些人为什么要杀沈敬之?库房里的黑色马车又是什么?

无数个疑问像潮水般涌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尖细的女声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刻薄:“哟,这不是我们沈二公子吗?还没死呢?也是,贱骨头就是耐活。”

门被“吱呀”一声推开,进来一个穿着青色比甲的婆子,脸上堆着横肉,手里端着一个破碗,碗里是清可见底的米汤,上面飘着几粒米。

这是沈府的张嬷嬷,是主母李氏的心腹,平日里最是看不起原主这个庶子。

张嬷嬷把碗往桌上一墩,发出刺耳的声响:“夫人仁慈,念在你也是沈家的种,让我给你送点吃的。赶紧喝了,别耽误了我干活。”

沈砚看着那碗米汤,又看了看张嬷嬷眼底一闪而过的阴狠,突然想起原主记忆里的一个细节——三天前他摔倒前,正是喝了张嬷嬷送来的“安神汤”。

这碗米汤,能喝吗?

他还没开口,张嬷嬷又阴阳怪气地说:“二公子,不是我说你,你说你好好的,非要去假山那边转悠什么?若不是碰巧被路过的小厮看到,你这条小命早就没了。也是你命大,不过啊……”

她顿了顿,凑近了些,声音压低,带着点威胁的意味:“有些地方,不是你该去的;有些东西,也不是你该看的。安分点,才能活得久,你说是不是?”

沈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张嬷嬷知道些什么?原主那天在假山后,到底看到了什么?和红笔字里的“库房”“黑色马车”有关吗?

他攥紧了手里的《大晟史》,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张嬷嬷见他不说话,撇了撇嘴,转身就要走,走到门口时又回头丢下一句:“对了,忘了告诉你,老爷被陛下叫去宫里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呢。你说,这时候被召进宫,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沈敬之被召进宫了?

永安三年秋,史书上记载,沈敬之正是在八月下旬被皇帝召见后,不久就被人揭发贪墨,下了大狱。

难道……就是今天?

沈砚猛地抬头看向张嬷嬷,却发现她己经走了,门被轻轻带上,留下一个冰冷的背影。

房间里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他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桌上的米汤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却像一剂穿肠毒药。手里的《大晟史》沉甸甸的,红笔字的痕迹像是在滴血。父亲被召进宫,生死未卜。而他这个炮灰,不仅要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毒杀,还要揭开那两百万赈灾款的谜团。

就在这时,他听到窗外传来一阵极轻的“扑棱”声,像是有什么鸟雀落在了窗台上。

他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撩开窗帘一角。

窗台上没有鸟雀,只有一只小小的竹管,管身上绑着一张纸条。

沈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后,飞快地拿起竹管,抽出了里面的纸条。

纸条上只有一行字,用炭笔写的,字迹娟秀:

“子时,后院柴房,带你看黑色马车。”

没有署名,没有缘由。

这是谁送来的?是敌是友?

子时的柴房,会不会是一个陷阱?

可如果不去,他可能永远都不知道那两百万赈灾款的去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被陷害的,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活下去。

沈砚捏着那张纸条,指腹因为用力而泛白。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像一张巨大的网,缓缓笼罩了整个沈府。

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