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借着灌木丛的掩护,警惕地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月光下,一个身影缓缓走近。那人穿着一身黑色的劲装,身形挺拔,步履轻盈,像是常年习武之人。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脸上戴着一张银色的面具,只露出一双深邃锐利的眼睛,在夜色中泛着冷光。
不是张嬷嬷,也不是府里的下人。
沈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人是谁?是敌是友?
黑衣人走到灌木丛前,停下脚步,目光精准地落在沈砚藏身的位置,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出来吧,我知道你在里面。”
沈砚犹豫了。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自己现在手无寸铁,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我没有恶意。”黑衣人似乎看穿了他的顾虑,语气平缓了些,“我是来给你送一样东西的。”
送东西?沈砚更加疑惑,但也明白自己躲不过去,深吸一口气,从灌木丛后走了出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你是谁?送我什么东西?”
黑衣人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油纸包,递了过来:“这个,收好。今晚的事,忘了最好。”
沈砚迟疑地接过油纸包,入手微凉,分量很轻。他没有立刻打开,而是抬眼看向黑衣人:“你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帮我?”
黑衣人沉默了片刻,那双透过面具的眼睛在他脸上停留了几秒,才缓缓开口:“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记住,离柴房的秘密远一点,离沈敬之远一点,你才能活下去。”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就准备离开。
“等等!”沈砚急忙叫住他,“你知道我父亲现在怎么样了吗?他被召进宫,是不是有危险?”
黑衣人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只是背对着他,声音冷了下来:“沈侍郎是死是活,与你无关。好好做你的庶子,别掺和不该掺和的事。”
话音落下,黑衣人几个起落,身影便消失在了夜色中,动作快得像一阵风,只留下淡淡的草木清香。
沈砚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个油纸包,心里充满了疑问。这个神秘的黑衣人,显然对沈府的事情了如指掌,甚至知道柴房的秘密。他说让自己“忘了最好”,又劝自己远离父亲,到底是何用意?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油纸包,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翼翼地打开了。
里面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只有一小瓶深褐色的药膏,瓶身用细绳系着,上面没有任何标记。
这是什么?治伤的药膏?还是……别的什么?
沈砚想起自己后脑勺的伤,试探性地挖了一点药膏,涂在伤口处。一股清凉的感觉瞬间传来,原本钝痛的地方竟然真的舒服了不少。
看来真是治伤的药膏。
可这个黑衣人,为什么要给他送药膏?是单纯的好心,还是另有所图?
沈砚想不明白,只能把药膏贴身收好。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父亲的情况。他看了一眼沈府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显然张嬷嬷他们还在搜寻他。他今晚是回不去了。
他转身,朝着与沈府相反的方向走去。既然不能回府,那就去一个他唯一知道的、可能和“大晟”历史有关的地方——国子监。
国子监是大晟朝的最高学府,也是收藏典籍最多的地方。那里或许能找到更多关于《大晟史》、关于永安三年这场“天灾人祸”的线索。
夜凉如水,沈砚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响。他怀里的《大晟史》沉甸甸的,像是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终于看到了国子监那高大的牌坊。此时的国子监早己关门,门口只有两个打盹的老门房。
沈砚皱了皱眉,正想着怎么混进去,却听到旁边的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小太监探出头来,左右看了看,低声喊道:“沈公子?是沈公子吗?”
沈砚一愣,循声望去:“你是?”
小太监看到他,松了口气,连忙招手:“快进来吧,殿下等您很久了。”
殿下?哪个殿下?
沈砚心里警铃大作,但事己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了上去。小太监带着他七拐八绕,走进了国子监深处的一间偏僻的书房。
书房里亮着灯,一个身穿明黄色常服的年轻男子正背对着他,站在书架前,手里拿着一卷书。
听到脚步声,男子缓缓转过身。
沈砚看清他的脸时,瞳孔骤然收缩。
那张脸,俊美无俦,却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和冷漠。更重要的是,他头上戴着的束发玉冠,以及明黄色的常服,都昭示着他的身份——大晟朝的东宫太子,赵珩。
作者“汐月砚”推荐阅读《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沈砚的心脏狂跳起来。红笔字里提到的“东宫太子也参与了”,难道是真的?
太子赵珩,在《大晟史》的记载中,是一位英明睿智、体恤民情的储君,永安三年的赈灾,他还亲自去了江南,安抚灾民,留下了极好的名声。
可现在,他却深夜秘密召见自己这个罪臣之子,这本身就透着诡异。
“沈砚,”太子赵珩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本宫找你来,是有件事要你去办。”
沈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微微躬身:“殿下请讲。”
太子赵珩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枚印章,在一张纸上盖了下去,然后将纸递给沈砚:“拿着这个,去城西的‘永安当铺’,找掌柜老金,他会给你一样东西。把那样东西带回来给本宫,记住,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沈砚接过纸条,上面只有“永安当铺 老金”几个字,盖着东宫的印信。
“殿下,”沈砚抬起头,首视着太子的眼睛,“敢问是什么东西?又为何要臣去取?”
太子赵珩的目光落在他脸上,锐利如刀:“不该问的别问。本宫让你去,你就去。事成之后,本宫保你沈家平安。”
保沈家平安?
沈砚的心猛地一沉。太子的意思是,沈家现在很危险,只有帮他拿到那样东西,才能活下去?
这更印证了红笔字的内容,太子果然参与其中!
他看着太子那张俊美却冰冷的脸,突然想起了柴房里那只老鼠的话——“东西放好了,就等沈敬之上钩了”。
太子要他去取的东西,会不会就是那批被贪墨的赈灾款?或者是……能证明沈敬之清白的证据?
沈砚握紧了手里的纸条,指节泛白。他现在就像走在钢丝上,一边是虎视眈眈的太子,一边是不明势力的追杀,还有父亲的安危和史书背后的真相。
“怎么?不敢?”太子赵珩的语气带着一丝嘲讽。
“臣不敢,”沈砚深吸一口气,将纸条小心折好,“臣这就去。”
“很好。”太子赵珩满意地点点头,“天亮之前,本宫要看到东西。”
沈砚没有再多说,转身离开了书房。
走出国子监,夜风吹在脸上,带着刺骨的寒意。他抬头看了看天边,启明星己经升了起来,天快要亮了。
他必须在天亮前赶到永安当铺,拿到太子要的东西。
可他心里却充满了疑问和不安。太子到底是什么目的?永安当铺里的东西,又会是什么?
他看了一眼怀里的《大晟史》,这本书似乎又安静了下来,不再自己翻页。
沈砚握紧了拳头,迈开脚步,朝着城西的方向走去。
不管前方是什么,他都必须走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父亲,为了弄清楚这一切背后的真相。
就在他走到街角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人在喊他的名字:“沈砚!沈砚!等等我!”
沈砚猛地回头。
月光下,一个穿着青色襦裙的少女正朝着他跑来,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正是他的堂妹,沈清月。
沈清月是沈敬之兄长的女儿,性子活泼,平日里和原主关系还算不错。她怎么会在这里?
“清月?你怎么来了?”沈砚惊讶地问。
沈清月跑到他面前,气喘吁吁地说:“我……我听说叔叔被召进宫,很担心,就想来看看你。结果听张嬷嬷说你不见了,我怕你出事,就……就到处找你。”
她看到沈砚手里的纸条,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你要去哪里?”
沈砚看着沈清月那张带着担忧的脸,心里有些犹豫。要不要告诉她?
可转念一想,太子的命令是秘密的,而且沈清月只是个闺阁少女,知道得太多对她没好处。
“没什么,”沈砚把纸条收起来,“我要去办点事,你先回家吧,外面不安全。”
“不行!”沈清月却倔强地摇头,“我跟你一起去!你一个人我不放心。”
沈砚皱了皱眉:“听话,回去。”
“我不!”沈清月仰起头,眼眶有些发红,“叔叔对我那么好,现在他出事了,我不能什么都不做!你就让我跟你一起去吧,说不定我还能帮上忙呢!”
看着沈清月坚定的眼神,沈砚有些无奈,又有些感动。他知道,沈清月是真心担心他们。
可带着她,无疑会增加更多风险。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怀里的《大晟史》突然又动了一下,书页自己翻开,这一次,上面用红笔写了一行新的字,字迹依旧潦草,却带着一种警告的意味:
“别带她,危险。”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