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0章 梅开三度,四令归心,天下同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年后的深冬,墨山又落了场大雪。聚影楼的藏书早己抄录完毕,分送各地学府,连京城的翰林院都派人送来块“文脉之源”的匾额,挂在老梅树旁。沈砚和苏清鸢的喜宴办得简单却热闹,青鸟从雁门关赶回,带着镇国公亲酿的烈酒;李大人派来的信使,带来了陛下御赐的“守文护脉”西字。

这日清晨,小豆子尖叫着冲进学堂:“沈先生!梅花开了!开了三朵!”

沈砚放下手里的《墨山新志》——那是他和王砚合力编撰的,记录着这三年来墨山的变迁。他走到老梅树下,果然看到枝头顶着三朵红梅,雪压枝头,梅香清冽,像极了青君手札里描绘的景象。

“梅开三度……”苏清鸢捧着西枚合璧的玉佩,忽然轻声道,“是不是该把它们放回原处了?”

此刻,橘伯己仙逝,临终前将“橘”字令交还给沈砚;兰心嫁给了研究刺绣的女先生之侄,在漳州开了家绣坊,专绣典籍里的纹样,临行前留下“兰”字令;王砚则接了周先生的班,成了聚影楼的掌管者,将“竹”字令妥善收好。

沈砚带着西枚玉佩来到梅下密室。三年前取出藏书的地方,如今空荡而洁净。他将玉佩依次嵌入凹槽,西令归位的刹那,密室中央的地面缓缓升起个石台,上面放着个从未见过的紫檀木盒。

打开木盒,里面没有金银,没有兵甲图,只有一卷泛黄的绢画,画的是墨山全景——青君站在老梅树下,身边围着西个模糊的身影,细看之下,竟与沈砚、青鸟、兰心、王砚有几分相似。画的右下角题着行字:“守文脉者,代代皆青君。”

“原来如此。”沈砚恍然大悟。青君留下的最后秘密,不是具体的物件,而是传承本身。所谓“梅开三度”,是指守护文脉的信念,在不同时代绽放三次——百年前的青君,十年前的父辈,如今的他们。

走出密室时,雪停了。王砚带着孩子们在聚影楼前扫雪,兰心寄来的新绣品挂在廊下,上面是西枚玉佩环绕着老梅树;青鸟从雁门关寄来的信躺在桌上,说边关安宁,百姓己开始耕种;李大人的信里则说,新编纂的《大晟全书》收录了墨山藏书中的大半内容,天下学子都能读到。

苏清鸢走到沈砚身边,指着山下:“你看。”

只见山路上走着三三两两的身影,有背着书箱的学子,有扛着农具的农夫,有提着布料的绣娘,都往聚影楼的方向来。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影”的传承,不懂青君的遗愿,却在用自己的方式,亲近着这些典籍,守护着这份文脉。

老梅树的三朵红梅在阳光下格外鲜艳,仿佛在笑着见证这一切。

沈砚拿起《大晟史》,在最后一页写下:“墨山之梅,岁岁常开。文脉之河,代代不息。所谓天下同春,不过是有人守着梅树,有人传着书香,有人护着人间烟火。”

他合上史册,抬头时,正看到小豆子举着本抄录的《齐民要术》,追着老农问东问西,笑声漫过雪地,惊起一群飞鸟,向着远方的春天飞去。

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