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3章 收粮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我在洪武朝准备大远征 http://www.220book.com/book/XTKI/ 章节无错乱精修!
 

“至于灾民的解决方法,以雇佣的方式、招募的方式,让他们添加卫所士兵行列,户籍不改。”朱樉说道。

如果真的发生灾情,那么朱樉的打算依旧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就象宗教那样。

既然地主老爷要抢人,可以依靠吸收优质人口回血。

那么他朱樉难道就不可以抢吗?

全部拉去从军,给一口兵粮吃。

然后如果实在过不下去了,朱樉就可以带这些人去抢一波,也能回回血。

“服役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直至小麦播种的时候。并且放人的时候,开一个票据。后续麦种播下之后想要回来,可以凭借票根,再次入伍,第二阶段时间为五个月。”

“第一阶段为强制性,第二阶段随个人意愿。”

这也算是穿越小说经常出现的所谓以工代赈,只不过内容稍微修改了一下。给钱依旧给钱,但是吃的是军粮,以军管方式去进行土木作业。

不过朱樉的目的不是治理,不是用这种方式解决灾民问题,毕竟他没那么多本钱,没那么粮食。单纯是以防万一,万一真的出大事了,有力量可以去劫掠。

很快,开始收粮了。

如朱樉所预料的那样,收成不怎么好,但日子还过得下去。

北部地区比较糟糕一些,但是人口少的确让这场灾情得以控制。

在全力调配之下,加之最为关键的一点、没有战事。

陕西行省,勉强能撑的过去,没有出现什么饥荒现象。

当然朱樉他们还是紧绷着,生怕出现问题。

郑九成他们害怕第一年就出事,朱樉害怕自己第一年就出事,地方官府也怕第一年就出事。

三方都在害怕。

而随着朱樉不断调整军事力量,名为帝国卫队的秦王府兵一副磨刀霍霍的模样,地方乡绅们也害怕。

朱樉完全没有遮掩的样子,一旦他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他真的就得去找几头肥猪杀了提前过年。

“让那些大户捐一些粮食上来,这事王傅、文傅,你们谁愿意去做?”朱樉想了想,一些大户还是要拿鞭子抽一抽的。

朱樉现在的粮食存储量,今年看起来已经没有问题了。

但是这么紧巴巴的绷着线过日子,显然是不健康的,得去搞一些粮食。

王克让和文原吉互相看了看对方,然后同时上前一步。

两人都想更进一步。

这是朱樉到封地的第一年,真出事了,两人脸上也不好看。

所以他们是真想去干一干。

并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秦王在磨刀霍霍了。

他们两个的出场,大概率是先礼后兵。

成不成都算是一件功劳。

秦王都拿着刀给他们当后盾了,两人没有什么可以尤豫,这时候不上,秦王养着他们两个做什么?

chapter_();

“那好,两位自行选择州府去访问,帮我问问那些乡绅,是要跟我走,还是要我送他们走。粮食的量不要给明确的数字,让他们自行表态,等收上来我们再看看谁的态度好,谁的态度不行。此外,一些人肯定与官府有所勾结,甚至与朝廷那边有关联。这些人敢扯虎皮的话,把那些话也记起来,当着他们的面记。我倒是想看看,是他们的关系硬,还是老子的关系硬。”朱樉说完看向一旁的郑九成。

“郑相,官府这边你看着点,给各位同僚放个风。然后安排一些人手盯着那些大户,如果他们敢把我们收他们的粮食转嫁下去、去制造人祸,那我们也可以动手了。”

人类社会,一个很抽象的存在。哪怕大明初期,人口那么少的情况下,特么的也有地主士绅。

明明那么穷了,依旧有吸血虫存在。

换成后世的话,就是一个无比贫穷的小国,特么的养的出来一个进入沃尓沃榜的酋长、或者说国王。

很反直觉、反逻辑,人类、真的很神奇。

而朱樉现在的陕西行省也一样,人类社会的神奇。

穷、但是哪怕饿死的人排成一条街了,依旧是有些人家的存粮能再吃个三五年,甚至更多。这个朱樉拿贫瘠的想象力,无法去猜测富人的情况。

可着名的树人先生都说了:穷人的穷,是真的穷。富人的穷,扫扫地缝还能吃三年。

“如果可以,我不想动刀兵。但我真的饿肚子了,别人也别想吃饱。”朱樉很直接说道。

“我会去办,此时朝廷困难之际,那些乡绅是应该施以援手。”郑相说道。

朱樉要去吃大户,郑相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配合了。

现在是明朝初期,那些地方势力和官府的纠缠还不深,加之大明的武德充沛。这方面,真就没什么阻力。

老朱和标儿要考虑到“坐天下”的远见,倒是可能有所顾虑,但是朱樉不用考虑这个。

-----------------

在朱樉的强势要饭之后,很顺利的拿到了一点粮食。

“我敢保证,那些人肯定是藏了起来。”朱樉继续给标儿写信,同时把自己要饭经验跟标儿分享一下,以及要来的粮食输送一些过去。

虽然不多,但也是一个心意。

“秦王还要继续动手?”郑九成问道。

郑相正在筹备瓷器人员方面的调度。

烧瓷,这个和开矿一样,暂时不能大搞,但是可以准备。瓷器生意,不做的话,太对不起市场须求。

做的话,太对不起生态环境。

以陕西现在这个脆弱的环境,真的变成瓷器大省的话,那是真正意义上每月都得吃沙子了。但是不搞的话,那些匠人的手艺彻底丢失了的话,以后想找回来,又得是一段艰辛的旅程,少说得是数年时间。

所以现在朱樉这边的态度就是,保留。不过量生产,以保留手艺为目的,少量生产一些瓷器。

同时还有茶叶方面,这个也是以后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

别的不说,高原那边,茶叶就能带来不少的收益。

除了茶叶,还有桑、麻、木棉,这些也得看着。

关乎民生方方面面,郑相都得盯着,这也是他一直加班的原因。官府这边一堆事,朝廷那边也是时不时来点事,朱樉还偶尔给他找事,忙不完、真的忙不完。

“我看起来象是一个坏人吗?人家多少是给了,没有那么敷衍我们,那当然不能继续动手了。”朱樉说道。

人情世故嘛,翻译翻译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他们卖一个面子,朱樉自然也要给个面子;他们如果给脸不要脸,朱樉才能动刀子。这叫文明。

只有他们听不懂文明的礼义廉耻的时候,才能用刀子教教他们什么是物理的生死轮回。

童年愿望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TK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我在洪武朝准备大远征 http://www.220book.com/book/XTK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