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刚过,宫中便传来旨意,皇后娘娘在御花园设“赏梅宴”,邀京中三品以上官员的诰命夫人及适龄千金、各府得脸的姨娘入宫同乐,以示天家恩泽。
镇国公府自然在受邀之列。赵氏需携女眷入宫。
这消息传到倚梅苑时,云苓很是为沈清辞高兴:“小姐,您也能进宫见识见识了!”在她看来,能参加宫宴,是极大的体面。
沈清辞却并无多少喜色,反而微微蹙起了眉头。宫宴,听着风光,实则是最容易招惹是非的地方。她一个身份尴尬的庶女媵妾,在那等贵人云集、规矩森严之地,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更何况,府中还有虎视眈眈的周姨娘。
果然,赵氏定下由周姨娘和沈清辞随行。柳姨娘身份不够,且性子怯懦,不宜带入宫中。
临行前,张嬷嬷特意过来,板着脸又将宫里的规矩重申了一遍,尤其敲打沈清辞:“宫中不比府里,一言一行都关乎国公府的脸面,沈姨娘务必谨言慎行,莫要行差踏错,连累府中。”
周姨娘则打扮得珠光宝气,看着沈清辞身上那套赵氏赏下来的、不算出挑的湖蓝色锦裙,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入宫那日,天色晴好。马车辘辘而行,穿过巍峨的宫门,驶入红墙黄瓦、气象万千的皇城。沈清辞透过纱帘缝隙,看着外面肃穆的景象,心中并无多少波澜,只有愈发沉静的警惕。
御花园内,虽是寒冬,却因暖房培育和各地进贡的珍品,依旧百花争艳,尤以各色梅花为最,玉蝶、朱砂、绿萼……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皇后端坐亭阁之上,命妇贵女们按品级依次落座,衣香鬓影,环佩叮咚,言笑晏晏间,却暗藏着无形的等级与较量。
沈清辞与周姨娘跟随在赵氏身后,依礼叩拜。皇后娘娘雍容华贵,态度温和,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让众人自便赏花。
赵氏很快便被相熟的几位夫人围住寒暄。周姨娘也如鱼得水般,融入了几个与她身份相当的贵妾圈中,言笑自如。
沈清辞则刻意落后几步,寻了个不起眼的角落,静静欣赏着一株姿态奇绝的绿萼梅。她只想安然度过这场宴会,不愿引起任何注意。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哟,这不是镇国公府新进的那位……沈姨娘吗?”一个带着几分娇纵和刻意拔高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沈清辞回头,只见几位衣着华贵的年轻少女走了过来,为首一人穿着石榴红缕金百蝶穿花云锦袄,容貌明艳,眉眼间却带着一股倨傲之色。沈清辞认得,这是吏部尚书家的千金,李嫣然,素来与周姨娘交好,也是京中有名的骄纵贵女。
她身旁的几位少女,也皆是用挑剔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沈清辞。
“李小姐。”沈清辞微微屈膝行礼,态度不卑不亢。
李嫣然用团扇掩着唇,轻笑一声,眼神却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早就听闻沈家女儿好教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我听说沈家大小姐病重不起,怎地沈家又送了一位小姐过来?还是以……媵妾的身份?这倒是京中鲜见的规矩呢。”
她这话,明褒实贬,首指沈清辞庶出替嫁、身份低微,更是暗讽沈家家教。
周围几位贵女也配合地发出低低的嗤笑声,目光如同针尖般落在沈清辞身上。
若是寻常女子,被当众如此羞辱,只怕早己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周姨娘在不远处与人说笑,眼神却瞟向这边,嘴角噙着一丝看好戏的冷笑。
沈清辞心中一片清明,知道这是周姨娘借刀杀人之计。她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迎上李嫣然挑衅的视线,唇边甚至漾开一抹极淡的、得体的微笑:“李小姐消息灵通。家姐确染微恙,需静心调养。清辞不才,奉父母之命,入府侍奉姐姐,聊尽姐妹之情,并为夫人分忧,实乃本分。至于京中规矩,清辞愚钝,只知恪守妇德,谨遵圣人之训,不敢妄议其他。”
她一番话,将替嫁之事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奉父母之命”、“尽姐妹之情”,将自己的身份定义为“侍奉”和“分忧”,既全了沈家的颜面,也堵住了对方攻击庶出身份的由头,更抬出“圣人之训”这顶大帽子,让对方无法在“规矩”上再做文章。
言辞清晰,逻辑缜密,态度从容不迫。
李嫣然没料到她会如此应对,一时语塞,脸上有些挂不住。她身旁一个穿着鹅黄衣裙的少女见状,忙帮腔道:“听闻沈姨娘生母出身微寒,想必姨娘自幼学的是伺候人的本事,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风雅之事,怕是未曾涉猎吧?今日赏梅宴,若无才艺助兴,岂不辜负了这满园芳华?”
这更是赤裸裸的贬低,首指沈清辞出身低微,不学无术。
周围的嗤笑声更大了些。
沈清辞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和。她目光扫过那株绿萼梅,缓步上前,指尖轻轻拂过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这位小姐谬赞了。伺候人之术,亦是修身之本,不敢或忘。至于风雅之事,清辞才疏学浅,不敢妄称精通。只是见这绿萼梅冰肌玉骨,清雅绝伦,忽然想起前人一句咏梅诗,倒是颇为应景。”
她顿了顿,在众人或好奇或鄙夷的目光中,徐徐吟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两句诗出,周遭瞬间安静了几分。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意境幽远,将梅花的形态与神韵描绘得入木三分,堪称绝唱!在场皆是官家小姐,自幼习读诗书,品鉴能力还是有的。这两句诗,绝非寻常闺阁女子能作出的!
李嫣然和她身旁的少女们脸上都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她们本想羞辱沈清辞不学无术,却没料到她随口便能吟出如此佳句!
“这……这是何人诗句?为何我等从未听过?”李嫣然强自镇定地质疑道。
沈清辞微微一笑,笑容清浅,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风华:“此乃一位林姓隐士所作,名为《山园小梅》。清辞偶然得见,深以为绝,便记下了。可见山野之间,亦有大才,非我等困于方寸之地者所能尽知。学问之道,贵在兼容并蓄,而非以出身论高下,李小姐以为呢?”
她不仅化解了对方的攻击,更反过来暗讽对方见识浅薄,心胸狭隘。
李嫣然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被堵得哑口无言。她身旁那些少女们也面面相觑,再也说不出讥讽的话来。
这边的动静,早己引起了不远处一些命妇的注意。几位夫人看向沈清辞的目光,少了几分之前的轻视,多了几分讶异和欣赏。能在此等场合,面对羞辱而从容不迫,且才思敏捷,言辞得体,这镇国公府的沈姨娘,倒不似传闻中那般简单。
赵氏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她远远看着沈清辞沉静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
周姨娘脸上的笑容早己僵住,握着团扇的手指微微发白。她万万没想到,沈清辞竟有如此急智和才学,非但没出丑,反而隐隐压了李嫣然一头!
沈清辞不再理会脸色难看的李嫣然等人,对着她们微微颔首,便转身走向另一处梅景,姿态优雅从容,仿佛刚才那场风波从未发生。
宴无好宴,但她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智慧,生生将这危机化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经此一事,她沈清辞的名字,恐怕要在京中贵眷圈中,留下些许痕迹了。而这,或许并非她所愿,却己是身不由己。
宫宴仍在继续,丝竹管弦之声悠扬,但在沈清辞听来,却愈发显得这朱门锦绣之下,暗藏的无尽机锋与冰冷。
(http://www.220book.com/book/XUN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