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在医院观察了半天,情况稳定后,医生准许出院回家休养。陆淮琛安排的司机和助理早己等在楼下,将母子俩送回家,并带来了清淡可口的病号餐和一些儿童营养品,周到得无可挑剔,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没有过多打扰。
苏念没有拒绝这些安排。经历了凌晨的慌乱和无助,她不得不承认,这种有条不紊的支持,确实让她紧绷的神经得以稍作喘息。她将这份“周到”归因于陆淮琛对儿子的责任,刻意忽略心底那一丝微妙的、因被照顾而产生的异样感。
回到家,安顿好还有些蔫蔫的子墨睡下,苏念独自坐在客厅里,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却感觉恍如隔世。仅仅一夜之间,她与陆淮琛之间那道看似坚不可摧的冰墙,仿佛被凿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缺口之外,是她从未窥见过的、属于那个男人的另一面——笨拙、沉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甸甸的存在感。
她想起他握着子墨小手讲故事时,那双深邃眼眸里流露出的、近乎虔诚的温柔;想起他站在晨光中略显孤寂的背影;想起他离开时,自己那句脱口而出的“路上小心”……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让她心烦意乱。
她试图用理性来分析:他做这一切,或许只是为了弥补过去的缺席,或许是为了争取子墨的好感,为将来的抚养权之争增加筹码。可内心深处,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质疑:如果仅仅是算计,那份笨拙的真实感,又从何而来?
接下来的几天,陆淮琛没有再出现,也没有任何电话或信息。但他留下的“痕迹”却无处不在。子墨的药按时由专人送来,家里的冰箱总是塞满新鲜食材,甚至有一天,苏念发现玄关处多了一双柔软舒适的儿童室内鞋,尺码正好。
这些无声的关怀,像细密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渗透着苏念严防死守的心防。她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对陆淮琛的一切举动都充满敌意和警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连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观察和……好奇。
子墨的身体一天天好转,活泼好动的天性重新显现。某天晚上,苏念给他讲睡前故事时,子墨突然仰起小脸,眨着大眼睛问:“妈妈,那天晚上给我讲小火车的叔叔,是谁呀?”
苏念的心猛地一跳,讲故事的动作顿住了。她看着儿子纯净好奇的眼睛,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撒谎吗?还是告诉他真相?
“他……是妈妈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苏念最终选择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声音有些干涩。
“哦。”子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低下头玩着被角,小声嘟囔了一句,“叔叔讲故事没有妈妈好听,但是……他的手好大,好暖和。”
孩子无心的一句话,却像一根羽毛,轻轻搔刮在苏念心上最柔软的地方。她看着儿子,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血缘的羁绊,是如此奇妙而强大,即使缺席了五年,一次短暂的接触,也能在孩子心中留下印记。
而陆淮琛那边,日子也并不平静。他重新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中,用成倍的忙碌来压制内心那股陌生的、躁动不安的情绪。但那个凌晨在医院的情景,却总在不经意间闯入他的脑海——孩子依赖地握着他手指的触感,苏念慌乱无助时看向他的眼神,以及最后她那句轻如叹息的“路上小心”……
他发现自己开始无法纯粹地用商业逻辑或家族责任来定义自己与那对母子的关系。陈铭依旧会定期汇报那对母子的近况,但他阅读时的心态,己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冰冷的评估,而是带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细微的关切。
他甚至让陈铭找来了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和常见疾病护理的书籍,放在办公室休息间的书架上。这个举动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但他却控制不住。仿佛通过了解这些,就能离那个他缺席了五年的世界,更近一点。
一场因孩子急病引发的意外交集,像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扩散至两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冰层下的暗流汹涌,水面上的平静,又能维持多久?
苏念知道,有些东西,己经回不去了。她需要时间,来重新审视那个变得陌生的陆淮琛,也需要时间,来厘清自己混乱的心绪。
而命运的齿轮,仍在悄然转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离婚后,霸总哭着求复婚(http://www.220book.com/book/XV6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