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药局风波之后,朝堂进入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三皇子闭门思过,声势大减;七皇子依旧圈禁宗人府,政治生命近乎终结;其他几位皇子或因年幼,或因母族不显,暂时都未能形成足够的气候。
皇帝似乎也有意维持这种平衡,并未急于立储,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整顿吏治、发展民生上。
萧景玄凭借在此前一系列事件中展现出的忠勇、果决和能力,赢得了皇帝越来越多的信任和倚重。他开始频繁地被委以重任,参与处理一些关键的军政事务。
他提出的关于在边境设立“互市”、以经济利益分化拉拢戎狄中小部落的建议,被皇帝采纳,并交由他全权负责初期筹划。他改革军需后勤,推行更高效的仓储和运输制度,减少了贪腐和损耗,提升了边军战斗力。他甚至在工部的一些水利、器械改良方面,也提出了不少颇具见地的看法。
其务实高效的作风和远超年龄的沉稳老练,让许多原本对他持观望态度的老臣都刮目相看,逐渐凝聚起一批以实干为主的官员 around 在他身边。安远侯府的门庭,真正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林夕瑶作为世子妃,同样声誉日隆。她将侯府庞大的产业打理得蒸蒸日上,不仅弥补了之前被萧承宗侵吞的亏空,盈利更是连年增长。她并未将这些财富用于奢靡享受,而是大量投入到了侯府的各项事务以及萧景玄暗中布局的势力建设中。
同时,她也并未忘记根本。她利用侯府的财力,扩大了惠民药局的规模,增设了施粥棚,在灾年时积极赈济灾民,在民间赢得了极高的声望。“菩萨世子妃”的名声悄然传开。
夫妻二人,一在朝,一在野,相辅相成,将安远侯府的声望和实力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日,萧景玄下朝回府,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陛下今日召我密谈,”他对林夕瑶道,“有意让我兼任户部右侍郎之职,协助郭尚书打理国库钱粮。”
户部右侍郎!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肥缺和要职,掌管着国家的钱袋子!虽然只是“兼任”,且上有尚书,但能进入户部核心,意味着萧景玄真正开始触及帝国的经济命脉!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娘娘,您也是重生的吗?
“这是天大的好事!”林夕瑶也为之一喜,“只是……户部关系错综复杂,郭尚书又是三朝元老,恐怕不易相处。”
郭明远,便是之前在江南暗中相助的江苏巡抚郭大人的族叔,为人刚正,但有些守旧。
“无妨。”萧景玄显得胸有成竹,“郭尚书是务实之人,我此番前去,并非为了争权,而是真心想做些事情。国库近年并不充盈,边关军费、各地水利、官员俸禄……处处都要用钱。我有些想法,或可开源节流,正好可与郭尚书商议。”
他看向林夕瑶,笑道:“说起来,你打理侯府产业的那些法子,或许也能用在国库管理上。”
林夕瑶莞尔:“若真能帮上忙,我自是义不容辞。”
就在夫妻二人踌躇满志,准备在朝堂上大展拳脚之际,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人,却并不甘心就此沉寂。
萧婉如坐在自己冷清的院落里,听着丫鬟打听来的、关于萧景玄和林夕瑶如何风光得意的消息,手中的帕子几乎要被绞烂。眼中充满了嫉妒、怨恨和不甘。
她本是侯府尊贵的二小姐,如今却像个透明人一般,被遗忘在这深宅大院。父亲(萧承宗)被处决,母族(永昌伯府)倒台,她失去了所有的依靠。而那个她曾经看不起的庶女林夕瑶,却踩着她的尊严,一步步登上了云端!
不行!她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一个恶毒的念头,在她心中悄然滋生。
她记得,前两日偷偷去小佛堂上香时,似乎听到两个看守角门的婆子在嚼舌根,说起林夕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亲自去城西的济慈堂(林夕瑶扩大善举后设立的另一处善堂)看望孤寡,并且……似乎会固定接触一个带着孩子的年轻寡妇?
那寡妇是什么人?为何林夕瑶对她如此特别?
萧婉如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
她唤来身边仅剩的一个、还算忠心的丫鬟,低声吩咐了几句……
风暴,总是在人们以为己经过去时,悄然酝酿。
(第八十一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XVE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