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2章 锦州对立

小说: 纸鹤与铁轨   作者:蛋壳侠TT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纸鹤与铁轨 http://www.220book.com/book/XW3U/ 章节无错乱精修!
 

民国三十七年九月

锦州,辽沈战役的炮火己经烧到了津浦铁路沿线。沈砚青蹲在锦州大桥北侧的芦苇丛里,左手断指攥着枚生锈的勘测钉,指尖能摸到钉身刻的“1933”——这是当年京张铁路工人留下的老物件,现在成了他确认大桥钢梁位置的标记。远处的枪声此起彼伏,东北野战军的冲锋号隐约传来,而他的任务,是在今晚八点前,拆除国民党特务埋在桥墩下的炸药,保住这座全长800米、6孔钢梁的铁路桥——这是东北野战军南下的关键通道,绝不能被炸断。

“沈同志,特务说炸药的引爆器在3号桥墩的值班室里,有两个人看守。” 地下组织的联络员趴在他身边,声音压得极低,“八点一到,不管炸没炸桥,他们都会撤退,咱们只有不到两个小时了。”

沈砚青点头,右眼望着大桥上的国民党守军——他们正端着步枪来回巡逻,腰间的手榴弹晃得人眼晕。他知道硬闯肯定不行,得找机会混进去,可怎么才能靠近3号桥墩的值班室?就在这时,一阵汽车的引擎声传来,他透过芦苇的缝隙看到,一辆军用吉普车停在大桥东侧,几个国民党军官押着一个穿风衣的女人下来——是林雁!

沈砚青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怎么会在这里?是被抓来的,还是……他不敢往下想,只能看着林雁被押到大桥中央,一个胖军官手里拿着张纸,对着她大声嚷嚷:“林记者,这是脚本,你照着拍!就说‘中共军队为阻止国军撤退,要炸锦州大桥’,拍完给你发通行证,让你回上海!”

林雁的手紧紧攥着相机,指节泛白。她看着脚本上的字——“拍摄中共士兵埋炸药的假场景,配文‘匪军不顾民生,欲毁铁路命脉’”,胃里一阵翻涌。她是被国民党从济南“请”来的,说是“报道锦州前线战况”,没想到是让她拍假新闻,栽赃东北野战军。可现在相机被军官盯着,要是不配合,不仅自己会有危险,大桥的真相也传不出去。

就在这时,林雁的目光扫过芦苇丛——一道熟悉的灰色身影一闪而过,左眼的黑眼罩在夕阳下格外显眼,腰间别着的半截钢笔帽,刻着模糊的“QRZ”。是沈砚青!他也在这里!他是来护桥的吗?之前济南的“投靠国民党”,难道是假的?

“还愣着干嘛?快拍!” 胖军官推了林雁一把,她踉跄着差点摔倒,相机的背带滑落,露出里面夹着的一张道林纸——是她从济南带出来的,一首想折成纸鹤,却没找到机会。

林雁的心里突然有了主意。她假装调整相机参数,指尖飞快地在道林纸上写“引爆器在3号桥墩值班室,两人看守”,然后折成一只小小的纸鹤,趁军官不注意,手腕一扬,纸鹤打着旋,正好落在芦苇丛边缘,离沈砚青藏身处只有几步远。

沈砚青的眼睛亮了。他认得那只纸鹤的折法——是卷一在北平,他教她的那种,鹤翅的折痕带着她独有的弧度。他趁巡逻兵转身的间隙,飞快地爬过去,捡起纸鹤,指尖触到里面的字迹,心里瞬间有了底。

“沈同志,是林记者给的?” 联络员惊讶地问。沈砚青点头,把纸鹤塞进怀里,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走!去3号桥墩,她帮咱们找到引爆器的位置了!”

两人绕到大桥西侧,沈砚青乔装成“送水的民工”,挑着两个水桶往值班室走。守军果然没怀疑,只看了眼他的“通行证”(地下组织伪造的),就让他过去了。走到值班室门口,他看到两个特务正靠在墙上抽烟,手里把玩着一个黑色的引爆器——上面的电线连着窗外的炸药,只要按下去,大桥就会瞬间塌掉。

“水来了!” 沈砚青故意把水桶放在地上,作者“蛋壳侠TT”推荐阅读《纸鹤与铁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发出“哐当”的声响。两个特务被吓了一跳,刚要抬头,他左手的断指突然攥住其中一个人的手腕,右手抄起水桶,狠狠砸在另一个人的头上。特务的惨叫还没出口,就被他捂住嘴,按在地上。

“引爆器在哪?” 沈砚青的声音带着冷意,断指的指甲几乎嵌进特务的皮肉里。被砸晕的特务还没醒,另一个吓得浑身发抖,指了指桌上的黑色盒子:“在……在桌上,电线连着桥墩下的炸药,八点准时炸……”

沈砚青赶紧拿起引爆器,拔掉里面的电池——这是最简单的拆除方法,没有电池,就算按了按钮也没用。他刚把引爆器藏好,远处突然传来冲锋号的声音——东北野战军来了!

“不好!是共军!撤!” 大桥上的守军慌了,纷纷往西侧跑。胖军官也顾不上林雁,抓着手榴弹就往吉普车上冲。林雁趁机捡起地上的相机,往3号桥墩跑,正好看到沈砚青从值班室出来,手里拿着个黑色的盒子——是引爆器!

“沈砚青!” 林雁喊出了他的名字。沈砚青回头,看到她跑过来,右眼的目光里满是释然:“你没事吧?假新闻没拍吧?”

“没拍!我知道你是来护桥的!” 林雁的眼泪掉了下来,之前的误解、担心、委屈,在这一刻全化作了释然,“济南的事,是我误会你了……”

“先别说这个!” 沈砚青拉着林雁,往芦苇丛跑,“野战军要过来了,咱们得去引导他们过桥!”

两人刚跑到芦苇丛,东北野战军的士兵就冲了过来,很快击溃了残余的国民党守军。沈砚青站在大桥中央,左手拿着铁皮喇叭,指挥士兵们有序通过:“钢梁承重有限,卡车分批次过!注意避开4号桥墩,那里的炸药还没拆干净!”

林雁站在一旁,举着相机,拍下这一幕——沈砚青的身影在夕阳下格外挺拔,左眼的黑眼罩挡不住眼里的光,断指握着喇叭绳,却比任何人都坚定。她终于明白,济南的“投靠”是伪装,上海的“失联”是为了护路,他从来都没变,还是那个在北平折纸鹤、在桂林护隧道、在重庆火场里等着她的沈砚青。

“林记者,谢谢你的纸鹤!” 沈砚青走过来,手里拿着那只小小的纸鹤,“要是没有你,咱们找不到引爆器,大桥就没了。”

林雁接过纸鹤,指尖抚过上面的字迹,笑着说:“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让我知道,还有人在拼命护着铁路,护着真相。” 她摸了摸沈砚青腰间的钢笔残骸,“这支钢笔,我找了两年,没想到在你这。”

“一首想还给你,却没机会。” 沈砚青把钢笔残骸递给她,“济南大桥的证据,你报道得很好,真相终于传出去了。”

夕阳落在锦州大桥上,把钢梁染成金色。东北野战军的士兵们正扛着武器通过大桥,脚步声整齐得像节拍器。林雁握着钢笔残骸和纸鹤,沈砚青站在她身边,左手轻轻搭在她的肩膀上——从北平到济南,从误解到并肩,他们终于在锦州的炮火里,解开了所有的误会,让两条“炸断”的命运轨道,重新有了接轨的可能。

“等战役结束,咱们去崇礼看雪吧。” 沈砚青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坚定。林雁点头,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是喜悦的泪:“好,去看雪,把99只纸鹤凑齐,把《中国铁路史》的最后一页,写成‘锦州大桥保全,铁路命脉永续’。”

远处的枪声还没停,可两人的心里却一片平静。他们知道,接下来还有更多的铁路要护,更多的真相要传,可只要能并肩站在一起,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而那只小小的纸鹤,那支伤痕累累的钢笔,终将成为他们护路路上,最温暖的印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XW3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纸鹤与铁轨 http://www.220book.com/book/XW3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