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雪夜的崩溃与安抚,像一道分水岭,将陆延和苏昕的关系悄然划入了新的阶段。咨询室内,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更深的默契。陆延不再仅仅将苏昕视为知识提供者或问题解决者,而是隐约将她当作了自身“系统重构”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参照系,或者说,一个稳定的外部锚点。
他开始尝试实践苏昕提出的“接纳”概念。这对他而言,是一项比任何复杂的金融模型都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接纳,意味着放弃部分控制权,意味着允许“无序数据”的存在,这与他毕生信奉的效率至上原则背道而驰。
第一次尝试是在一次关于“无聊”的讨论中。苏昕播放了一段长达十分钟的、固定机位拍摄的沙漠风光,除了风沙的细微移动,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试着不去分析地质构造或气候模式,”苏昕引导他,“只是感受这种‘空无’本身。允许你的大脑暂时‘停机’,不做任何有目的的思考。”
陆延起初极不适应。他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引擎,本能地试图从这片单调中提取信息、寻找规律。他注意到沙丘的阴影角度,估算风速,甚至下意识地计算着沙粒移动的概率分布。他的生理数据显示出轻微的焦虑和认知负荷。
“它在浪费我的计算资源。”陆延皱眉,试图终止这个“无用”的实验。
“资源并非只有被‘利用’时才存在价值。”苏昕平静地回应,“就像电脑需要待机,大脑也需要放空。‘无聊’本身,是一种对过度刺激的缓冲和修复。试着接纳它,就像接纳呼吸一样自然。”
陆延沉默下来,强迫自己停止内在的分析噪音。他尝试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空气进出肺部的感觉。起初十分艰难,各种杂念不断涌入。但渐渐地,随着他放弃抵抗,一种奇异的平静感开始蔓延。屏幕上的生理数据,焦虑指标缓缓下降,脑波频率也呈现出放松的状态。
他周身的纯白情绪场,不再因为“无所事事”而出现防御性的波动,反而像一片舒展的云,缓缓流动,透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感。虽然依旧没有色彩,但那种死寂的紧绷感消失了。
十分钟结束,陆延睁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惊奇。他第一次体验到,不追求任何产出和目标,仅仅只是“存在”,竟然也能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
“感觉如何?”苏昕问。
“效率低下,”陆延习惯性地用指标评价,但顿了顿,补充道,“但……系统能耗显著降低。”
苏昕笑了。这己经是巨大的进步。
随后的几次咨询,苏昕引入了更多“接纳”练习。她让他听一段没有明确旋律的环境音乐,感受声音的质感而非结构;让他观察一杯热茶上升腾的水汽,注意其随机变幻的形状而非蒸发速率;甚至有一次,她只是让他安静地坐在那里,感受窗外阳光照在皮肤上的温度变化。
这些练习对陆延而言,如同给一台超级计算机安装了一个“发呆”模块,起初各种报错和冲突,但渐渐地,他开始能够短暂地进入那种“不计算”的状态。他发现自己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他能注意到光线在物体表面投下的微妙阴影,能分辨出空气中不同季节带来的细微气味差异,能感受到指尖触碰不同材质时传来的丰富触感。
这些感觉数据庞大而无序,无法被纳入任何决策模型,但它们却真实地存在着,丰富着他原本只有黑白和数字的世界。他周身的情绪场,在这种“无用”的感知中,似乎也变得更加……通透和富有层次感。
除了咨询时间,陆延的生活中也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他依然高效工作,但偶尔,在连续处理了几个小时复杂数据后,他会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不再是俯瞰城市评估经济活力,而只是单纯地看着云层的流动,或者楼下公园里嬉戏的孩童,任由大脑放空几分钟。
他甚至……开始留意苏昕随口提到的一些“无用”的东西。
苏昕有一次抱怨工作室的干燥,说想念老家雨后泥土的清新气息。第二天,陆延的助理送来了一台高级加湿器,以及一小瓶标注着“雨后森林”气味的天然植物精油。
苏昕在咨询间隙偶尔会活动一下僵硬的脖颈,随口说一句“久坐真是健康杀手”。没过几天,一套符合人体工学、据说能提醒定时活动和指导正确坐姿的智能办公椅就被送到了工作室。
这些举动依旧带着陆延式的精准和高效,但苏昕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意味己经不同。他不再仅仅是将她的需求视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并回应她那些与效率无关的、细微的“感受”。
这是一种笨拙的、用逻辑包装的体贴,却让苏昕感到一种别样的温暖。
一天下午,咨询结束后,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苏昕没有带伞,站在工作室门口有些踌躇。
“我送你。”陆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一把黑色的长柄伞,款式简洁,质感高级。
苏昕有些意外,陆延通常不会主动提出这类超出咨询范围的举动。
“顺路。”陆延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给出了一个符合他风格的理由。
苏昕没有拒绝。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入细密的雨幕中。伞下的空间不大,能清晰地听到雨点敲击伞面的声音,闻到空气中的泥土气息,以及……陆延身上那股熟悉的、清冽的雪松冷泉香。
陆延将伞大部分倾向苏昕一侧,自己的肩头很快被雨水打湿。他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走着,步伐稳定。
苏昕偷偷看了他一眼。他侧脸线条冷硬,眼神平静地望着前方,但苏昕能感觉到,他周身的情绪场在雨水的浸润下,显得格外宁静和柔和。那片纯白,仿佛吸收了雨水的光泽,泛着温润的光。
这一段短短的路程,没有对话,没有目的,只是共享一片伞下的空间和一场共同的雨。但苏昕却觉得,这比任何一次深入的情绪分析训练,都更让她接近陆延内心那个正在缓慢融化的世界。
送到公寓楼下,苏昕道谢。
陆延点了点头,收起伞,雨水顺着他利落的短发滴落。他看了苏昕一眼,眼神里似乎有某种情绪一闪而过,快得难以捕捉。
“下次咨询见。”他转身离开,背影消失在雨幕中。
苏昕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意识到,陆延正在学习的,不仅仅是接纳情绪,更是如何像一个“人”一样,去经历那些看似“无用”却充满生命质感的平凡时刻。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个雪夜里,一个濒临崩溃的算法,向一束温暖的光,发出的无声求救。
(http://www.220book.com/book/XWA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