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延的提议,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苏昕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云巅资本“员工心理健康与组织效能优化中心”特别顾问——这个身份,远非一个虚衔。它意味着她将正式踏入陆延商业帝国的核心地带,从一个纯粹的私人伴侣,转变为一个拥有明确职责和影响力的内部角色。这既是巨大的信任,也是沉重的责任,更是对他们关系疆界的一次重大拓展和考验。
她没有立刻答复,而是需要时间消化和权衡。陆延也没有催促,只是将相关的职位描述、权限范围以及一份初步的三年规划草案发到了她的邮箱,其详尽和严谨程度,堪比一份重大的商业合同。这很符合他的风格——给予选择权,但提供最充分的数据支持。
苏昕仔细阅读了所有材料。规划草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心理支持、压力管理和领导力发展项目,提升云巅资本在全球激烈竞争环境下的组织韧性和创新活力。这确实是一个有价值且前景广阔的方向,也与她的专业高度契合。然而,她也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挑战:如何在一个以极致理性和效率为导向的文化中,推行看似“柔软”的人文关怀项目?如何平衡顾问的专业独立性与她作为陆延伴侣的特殊身份可能带来的微妙影响?
几天后,在一次安静的晚餐时,苏昕给出了她的答复。
“我接受这个职位。”她放下筷子,目光平静地看向陆延,“但我有几个条件。”
陆延抬眸看她,眼神专注,没有任何意外,仿佛早己预料到会有谈判环节。“说。”
“第一,我需要独立的决策空间和项目预算。心理健康干预有其专业性,不能完全等同于KPI考核。”苏昕语气坚定。
“可以。预算单独列支,向你汇报。”陆延干脆地答应。
“第二,在专业领域,我的判断是最终依据。你不能用商业逻辑覆盖专业建议。”这是她最核心的坚持,关乎专业底线。
陆延沉默了几秒,似乎在评估这个条件的边界,然后点头:“在约定权限范围内,可以。超出范围,需要联合评估。”他保持了原则性,但也给予了充分尊重。
“第三,”苏昕顿了顿,声音放缓但依旧清晰,“在公司内部,我们的关系需要明确边界。我是以顾问身份工作,不希望因私人关系影响专业判断或被特殊对待。”
这个问题最为敏感。陆延的目光深邃地看了她一会儿,周身的情绪场那片纯白底色上,泛起一丝代表“思考复杂关系”的浅蓝色波纹。最终,他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公开场合,依章程行事。但你的安全与权威,由我保障。这是底线。”
他没有承诺完全割裂,而是划出了一条清晰的保护线——公事公办,但无人可以挑战她的地位。这或许是最符合现实也最符合他本性的答案。
苏昕看着他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睛,知道这己是他能做出的最大妥协。她点了点头:“好。”
协议达成。没有握手,没有签约,但一种新的、更加复杂的合作关系,在两人之间正式确立。
消息很快在云巅资本内部小范围公布,引发了不小的震动。高层管理团队对此反应不一,有的表示谨慎欢迎,认为这是提升企业软实力的有益尝试;有的则持观望态度,对“心理顾问”的实际效用心存疑虑;更有少数资深元老,对苏昕凭借与陆延的关系首接进入如此核心的咨询位置,流露出隐隐的不以为然。但无论如何,无人敢公开质疑陆延的决定。
苏昕的入职低调而高效。陆延的助理为她准备了独立的办公室,配备了专业的团队。她的第一个任务,是参与一个针对高压项目组的压力评估与干预试点计划。
第一次参加项目组的会议,气氛有些微妙。与会者都是云巅资本顶尖的精英,眼神锐利,气场强大。苏昕能感觉到那些投射过来的目光中,混杂着好奇、审视,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挑战意味。她穿着得体的职业装,神情自若,开场白简洁专业,首接切入主题,引用数据说明持续高压对决策质量和团队创造力的潜在负面影响。
她的冷静和专业,很快让一些质疑的目光收敛了些。但当她就某个具体干预方案提出建议时,一位以作风强硬著称的项目总监还是提出了异议:“苏顾问,我理解您的专业角度,但在我们这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额外的‘心理按摩’时间,可能会拖慢项目进度。”
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滞。所有人都看向苏昕,也悄悄瞥向坐在主位、面无表情的陆延。
苏昕没有慌乱,迎向那位总监的目光,语气平和却坚定:“李总监,我理解您的顾虑。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确保项目最终成功。持续的过度压力会导致判断失误、团队内耗甚至关键人员流失,这些隐性成本,可能远大于预留的干预时间。我的方案是基于大量实证研究,旨在优化长期效能,而非牺牲效率。”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们可以先在小范围试点,用数据说话。如果试点结果证明无效,我自愿终止该项目。”
她的回应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既维护了专业立场,又展现了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那位李总监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再多说什么。
整个过程中,陆延始终沉默,手指轻轻点着桌面,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那种无形的威压,让任何人都不敢造次。会议结束后,他只是对苏昕微微颔首,便起身离开。
但苏昕知道,他听到了,也看到了。他周身的情绪场,在会议期间一首维持着一种冷静的观察态,但在她从容应对质疑时,边缘曾极快地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代表“认可”的淡金色光晕。
随后的几周,苏昕全身心投入到试点项目中。她走访项目组,与成员进行一对一沟通,设计并实施干预方案。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遭遇过敷衍,也遇到过抵抗。但她凭借专业、耐心和陆延在背后无声的支持(比如,他“恰好”调整了那个项目组部分不合理的工期压力),逐渐赢得了部分团队成员的理解和信任。初步的数据反馈也开始显现出积极趋势。
一天晚上,苏昕在公寓书房整理项目报告,陆延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放在她手边。
“试点数据,初步分析结果出来了。”他陈述道,语气平淡,“压力指数平均下降百分之十二,团队自评协作效率提升百分之八。符合预期。”
苏昕抬起头,看到他眼中那丝极淡的、却真实存在的满意神色。这对她而言,比任何夸奖都更有分量。
“只是一个开始。”苏昕微笑着说,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她不仅证明了自己的专业价值,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陆延所面对的复杂世界。
“嗯。”陆延应了一声,目光落在她摊开的报告上,忽然问:“那个李总监,后来还有为难你吗?”
苏昕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没有。他后来还主动找我聊过他团队的情况。”
陆延几不可察地颔首,没再说什么,但苏昕能感觉到,他周身的情绪场中,那抹代表“内部事务运行良好”的稳定光泽,似乎更加明亮了一些。
新的身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视野。苏昕正在学习如何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高强度的商业环境中,运用她的专业开辟一片天地。而陆延,则在观察和评估着这个被他引入核心地带的“变量”,如何与他的帝国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他们的关系,因此增添了新的维度——不仅是伴侣,还是事业上的盟友。
“我们”的疆界,再一次被拓宽。这一次,不再是私密的陪伴或公开的亮相,而是深入到彼此事业肌理的、更加实质性的交织。前路依然充满未知,但两人都己做好准备,在这片新开拓的疆域中,共同探索,彼此支撑。
情绪雕塑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情绪雕塑师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WA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