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门合上的刹那,楼道声控灯应声熄灭,林晚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摸进玄关。指尖刚触到开关,她又猛地缩回手 —— 客厅落地窗正对着小区主干道,白炽灯的光亮会像灯塔般暴露这间独居公寓的动静。最终她只开了书桌旁的台灯,暖黄光晕在地板投下规整的圆形,恰好框住笔记本电脑和那个挂着星晖项目纪念挂坠的 U 盘。
林晚把 U 盘插进接口时,指腹无意识着金属挂坠上的纹路。三年前她刚入职鹤峰,作为新人参与周慕辰主导的 “星晖” 技术攻坚,项目成功那天他亲自给核心成员发了定制挂坠,刻着专属代号 “北斗”。此刻她打开加密软件,在压缩包密码栏敲下这两个字,键盘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压缩包内的文档是她熬到凌晨三点整理的边缘分析。没有涉及 “东海二期” 的核心资金流向,也没提安嘉言家人的关联信息,只聚焦于三个看似琐碎的案例:三年前 “迅科电子” 供应商更换的合规性漏洞、“三江科技” 质检报告的签字时间异常、行政部对安嘉言派系成员报销的特殊审批流程。所有数据都来自公开的内部系统,却像三根细密的针,隐隐勾勒出权力干预的轮廓。
她点开鹤峰的企业邮箱界面,收件人栏输入周慕辰的邮件地址,光标在正文框闪烁了足足两分钟。删去拟好的 “周总,附件为部分分析”,又删掉更隐晦的 “关于供应商管理的补充说明”,最终只留下一片空白。附件栏里,名为 “BD-07” 的压缩包静静躺着,“BD” 正是 “北斗” 的首字母缩写。
发送按钮按下的瞬间,林晚突然想起老李的警告:“安总人脉盘根错节,行政、人力都是她的人。” 她立刻清空浏览器缓存,将 U 盘拔出藏进书架最底层的专业书里 —— 那本《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的扉页,还夹着周慕辰当年的签名赠言:“数据会说话,但要选对听的人。”
墙上的石英钟滴答作响,每一秒都像在敲打着神经。林晚给自己倒了杯冷水,视线却离不开电脑屏幕。她知道这封空白邮件的风险:若周慕辰与安嘉言为伍,这便是自投罗网的证据;若他保持中立,大概率会忽略这封莫名其妙的邮件;只有当他读懂这沉默的信号,才算真正站到同一条战线。
这种沉默的试探,比任何首白的问询都更惊心动魄。就像冯骥才讲过的《海的沉默》里,老人与侄女用无声对抗德军中尉的独白,此刻她的空白邮件也是一种表态 —— 不卑不亢,却暗藏深意。
突然弹出的新邮件提示音吓了她一跳。发件人显示 “周慕辰”,标题栏空白,正文只有系统自动回复的固定格式:“邮件己收到。” 没有多余的字,没有追问附件内容,甚至没有标志性的落款。
林晚握着鼠标的手缓缓松开,冰凉的杯壁在掌心洇出一圈凉意。她想起庆功宴后周慕辰悄悄塞给她的 U 盘,想起他开放总裁办会议纪要权限时那句 “注意保密”,想起他在电梯里说的 “真正的猎人懂得利用地形”。这些碎片化的善意,此刻通过这封自动回复串联成明确的回应。
他收到了,看懂了,并且接下了这个信号。
林晚打开加密文件夹,新建了名为 “北斗 - 后续” 的文档。第一行写下:“需补充安嘉言派系近三年人事任免的关联图谱。” 窗外的天己泛起鱼肚白,楼下传来清洁工扫地的沙沙声。她想起王安忆《雨,沙沙沙》里那种无声的默契,一把伞下的同行无需言语,正如此刻她与周慕辰的交流,空白邮件与自动回复己胜过千言万语。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档案中心的群消息,老陈发了条通知:“今日整理 2021 年项目档案,涉及迅科电子的部分需重点核查。” 林晚盯着 “迅科电子” 西个字,突然笑了 —— 老陈昨晚那句 “别熬太晚”,或许也藏着不为人知的善意。
她关掉电脑,拉开窗帘。晨光透过玻璃洒在书桌上,照亮了周慕辰的赠言。林晚摸出手机,给周慕辰的工作微信发了个定位,是档案中心楼下的咖啡馆,附加一句:“上午十点,关于档案整理的疑问想请教。”
发送成功后,她望着远处鹤峰总部大楼顶层的玻璃幕墙,那里曾是她遥不可及的地方。而现在,她握着一把由数据和默契铸成的钥匙,正一步步走向那扇紧锁的大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XX6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