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晨光刚漫过银杏家园的阳台,陆昭衍就蹲在玄关整理研学物资 —— 最上层的帆布包里,装着给孩子们的银杏防晒帽,每顶帽檐都绣着小名字;中层的保温箱里,是苏晚昨晚熬的番茄酱和切好的三明治食材;最下层压着卷防水布,边角印着淡金色的银杏纹,是李爷爷特意缝的,说 “海边潮大,铺着能隔湿”。
“小念的贝壳风铃半成品别忘了带。” 苏晚从卧室走出来,手里捧着个木盒,里面装着去年海边捡的贝壳零件,每片都用软布裹着,“上次她说要和同学们一起完成,还特意在每个贝壳上画了小记号。” 她弯腰时,颈间的新叶书签轻轻晃,是陆昭衍送的春日礼物,如今成了研学日记的专属夹页。
陆昭衍伸手帮她把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指尖蹭过她腕上的贝壳手链:“早装好了,放在驾驶座储物格里,方便拿。” 他从口袋里掏出颗橘子糖,剥了糖纸喂到她嘴边,“薄荷味的,路上含着提神,孩子们的糖也分好类了,装在银杏叶形状的小袋子里。”
汽车刚驶到山区学校门口,就被孩子们的欢呼声围了个满。小念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举着个铁皮盒冲过来:“姐姐!我带了希望树的新叶标本!要夹在研学日记里!” 最小的男孩拽住陆昭衍的衣角,手里攥着颗晒干的银杏种子:“哥哥,这个能种在海边吗?我想让它看看大海。”
“等我们看完海,就把它种在星洲大学的银杏林里,好不好?” 陆昭衍蹲下来揉了揉他的头,从背包里掏出个小铁铲,铲柄上刻着 “研学专属”,“特意给你留的,到时候你负责挖坑。” 苏晚帮孩子们分发防晒帽,指尖碰到小念的帽檐时,发现她偷偷绣了颗橘子糖:“这样戴帽子,就像带着甜味看海啦。”
车程过半,孩子们渐渐兴奋起来,苏晚坐在后排,给他们讲去年海边露营的故事 —— 讲陆昭衍刻贝壳的样子,讲顾言和林溪的小乌龙,讲潮声像 “大海在唱银杏叶的歌”。陆昭衍从后视镜里看,发现小念正把故事画在研学日记上,本子上的希望树旁,多了片小小的海浪。
“快到啦!” 顾言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他开着另一辆车跟在后面,林溪正帮他整理相机包,“我带了防水相机,能拍海底的小鱼!” 话音刚落,就听见林溪嗔怪:“别光顾着说,先把孩子们的救生圈检查好,每个都要吹满气。”
汽车刚停在海边停车场,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往沙滩跑。苏晚刚要跟上,就被陆昭衍拉住手:“先涂防晒,SPF50 + 的,你上次说海边紫外线强。” 他帮她把防晒乳涂在耳后,指尖格外轻柔,“我带了便携小风扇,装在你背包侧袋里,热了就用。”
沙滩上的活动热闹非凡。陆昭衍教孩子们辨认贝壳种类,指着枚扇形白贝说:“这个和我们种的银杏叶形状像,叫‘银杏贝’。” 小念立刻捡起一枚,小心翼翼地放进木盒:“要和希望树的标本放在一起。” 苏晚则帮孩子们串风铃,每个贝壳间都系着段红绳,是陆昭衍妈妈寄来的,说 “红绳能带来好运气”。
顾言举着防水相机拍个不停,却不小心把相机掉进浅水区。林溪眼疾手快捞起来,从包里掏出包干燥剂:“早知道你会毛手毛脚,我带了应急包。” 她低头擦相机时,顾言悄悄把自己的防晒帽摘下来给她戴上:“别晒黑了,你比相机重要。” 林溪耳尖泛红,却没把帽子摘下来。
中午的野餐格外温馨。陆昭衍把防水布铺在沙滩上,苏晚则分发番茄酱三明治 —— 面包是顾言妈妈烤的,夹着新鲜番茄片和苏晚熬的番茄酱,孩子们吃得满嘴都是甜香。最小的男孩举着三明治跑过来:“哥哥姐姐,这个比镇上的面包还好吃!” 陆昭衍笑着把自己的那份递给他:“喜欢就多吃点,还有很多。”
下午的行程是去星洲大学看银杏林。汽车驶进校园时,孩子们都兴奋地趴在车窗上。“那就是我们种的树!” 小念突然喊,指着棵比去年高了半米的银杏树,树干上的小木牌还在,刻着 “晚晚 & 昭衍 202X”。陆昭衍停下车,牵着苏晚的手走过去,指尖划过新长的枝桠:“比去年壮了不少,新叶也更绿了。”
孩子们围着银杏树欢呼,小念踮起脚摸了摸叶片,突然说:“我们把带来的银杏种子种在这里吧,让它和这棵树一起长大。” 陆昭衍立刻从背包里掏出小铁铲,教孩子们挖坑、放种子、填土,苏晚则帮他们在旁边插了个小木牌,上面写着 “山区孩子们的希望”。
顾言举着相机拍下这一幕,林溪站在他身边,轻声说:“以后我们每年都来这里,看看这两棵树长得多高,好不好?” 顾言点头,从口袋里掏出枚银杏叶银坠,帮她戴在颈间:“等这棵树种满三年,我们就……” 他话没说完,却被林溪笑着打断:“就什么?快说呀。”
傍晚的露营地选在海边的小山坡上。陆昭衍帮孩子们搭帐篷,苏晚则在旁边整理研学日记,每个孩子的本子里都夹着银杏叶标本和贝壳碎片。“今天开心吗?” 陆昭衍走过来,递给她杯热牛奶,“刚才李老师打电话,说孩子们的爸妈都很期待他们的研学分享。”
苏晚靠在他肩上,看着远处的夕阳把海面染成橘红色:“比我想象中还美好,尤其是看到孩子们种下种子的时候,像看到了新的希望。” 陆昭衍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海浪形状的银坠,和她颈间的新叶书签刚好呼应:“给你的研学礼物,背面刻了今天的日期,以后看到它,就能想起今天的海边和银杏林。”
顾言和林溪正帮孩子们点露营灯,灯串上挂着孩子们串的贝壳风铃,风一吹,发出清脆的声响。“我有个好消息要宣布!” 顾言突然站起来,举着相机,“我和林溪决定,支教结束后留在星洲市,开一家公益书店,专门给山区的孩子送书!” 林溪笑着点头,从包里掏出张书店设计图:“你们看,门口要种两棵银杏树,像这里的一样。”
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小念举着研学日记跑过来:“姐姐哥哥,以后我们能去书店看书吗?我想把希望树的故事写下来,放在书店里。” 苏晚点头,把自己的新叶书签递给她:“这个送给你,等你写好故事,就用它当书签。”
睡前,陆昭衍帮苏晚把今天的照片存进研学日记,里面有孩子们在海边的笑脸、在银杏林种下种子的瞬间,还有顾言和林溪的互动。“明天我们去赶海,” 他轻声说,“带孩子们捡些小螃蟹,晚上煮海鲜粥喝。” 苏晚靠在他怀里,摸着颈间的海浪银坠:“还要带他们看日出,说日出时许愿会实现。”
陆昭衍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从书架上拿出支教日记,写下:“今日带孩子们赴海边之约,种银杏种子一颗,串贝壳风铃十二串。潮声温柔,童心纯粹,晚晚在侧,便是最好的夏天。”
月光透过帐篷顶的小窗,落在书桌上的贝壳风铃和研学日记上。苏晚拿起笔,在日记上写下:“202X 年盛夏,与孩子们共赴海岸,见银杏成长,闻潮声温柔。原来最好的研学,是和爱的人一起,见证每一个小小的美好。”
男生宿舍(临时露营帐篷)里,陆昭衍把今天的照片贴在日记里,旁边是苏晚画的海边日出草图。他写下:“海岸研学,银杏共长。待续,秋风吹杏黄,归期亦有期。”
窗外的潮声轻轻拍打着沙滩,露营灯的暖光映着孩子们的睡颜。属于苏晚和陆昭衍的研学旅程,在海边的夕阳里,在银杏林的新绿里,在孩子们的笑声里,慢慢沉淀出最温柔的模样,等待着秋天的到来,等待着希望树的金黄,也等待着更多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XX7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