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后的第一场雪,在凌晨悄然铺满了整条银杏巷。陆昭衍踩着积雪出门时,棉鞋踩在雪地上发出 “咯吱” 轻响,巷口的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 “杏语童心” 书店的招牌上 —— 积雪压弯了招牌边缘的银杏枝装饰,倒像缀了串细碎的银铃。
“小心路滑。” 苏晚从后面追上来,手里拎着个保温桶,颈间的银杏果耳钉沾了点雪沫,与陆昭衍送的雪花银链轻轻相碰,“我煮了姜枣茶,等下布置的时候喝,暖身子。” 她把保温桶塞进他手里,指尖触到他冻得发凉的耳尖,忍不住踮脚帮他拢了拢围巾,“围巾再围紧点,昨天你说颈椎受凉会疼。”
陆昭衍笑着把她的手揣进自己口袋,掌心的温度透过棉布传来:“早把防滑垫铺好了,就在书店门口,怕孩子们摔着。” 他从背包里掏出副毛线手套,是苏晚上周织的,指尖绣着小小的银杏叶图案,“特意戴了你织的手套,暖和得很。” 两人并肩走在雪巷里,脚印在身后叠成一串,像串未拆的新年礼物。
顾言的大嗓门穿透雪雾传来时,他正扛着卷春联卡在巷口的雪堆里,林溪跟在后面扶着个大纸箱,头发上沾着雪粒。“昭衍哥!快来搭把手!” 顾言把春联往雪地上一放,喘着粗气,“本来想订‘杏语迎新’的春联,结果印成了‘杏语送旧’,还好林溪带了红纸和毛笔!”
林溪白了他一眼,却从纸箱里掏出卷剪纸:“我妈说春联容易印错,特意让我剪了套银杏福字当备用。” 她蹲下来打开纸箱,里面装着灯笼骨架、彩纸、胶水,还有几包棉花 —— 是她特意选的仿真雪花,“这包给孩子们做雪花灯笼用,轻得很,不会摔碎。” 苏晚看着她耳尖的红晕,想起上次两人聊活动策划的模样,忍不住笑:“你们俩现在连‘备用方案’都准备双份了。”
八点刚过,巷口就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双马尾女孩裹着红色羽绒服,背着个雪人形状的书包,跑起来时,书包上的银杏叶挂件叮当作响。“姐姐!我带了自己剪的雪花!” 她把一叠剪纸放在手作台上,每张都剪着银杏叶纹路,“我想把它贴在灯笼上,送给山里的小念,让她知道城里下雪了!”
最小的男孩拽着妈妈的手,怀里抱着个贝壳暖手宝 —— 是去年海边捡的海螺壳改装的,里面塞了棉花,妈妈帮他缝了层绒布。“哥哥,” 他仰起头,把暖手宝递给陆昭衍,“这个送给山里的小朋友,冬天揣在怀里就不冷了,等春天我们一起去看银杏苗好不好?” 陆昭衍蹲下来,接过暖手宝时发现壳上还画着小太阳,是男孩昨天连夜画的:“这是你最宝贝的暖手宝吧?” 男孩点点头,却又用力把暖手宝往前递了递:“老师说,分享温暖才最暖和。”
苏晚在旁边帮孩子们分发剪刀,林溪则教他们做灯笼骨架。沉默女孩的妈妈也来了,手里拎着个竹篮 —— 是山里那位妈妈托她带来的,里面装着晒干的银杏叶和艾草,篮沿贴着张便签:“冬天用艾草熏屋子,孩子们不容易感冒,银杏叶能做书签。”“我们先剪福字,再做雪花灯笼,最后包新年礼物好不好?” 苏晚提议,“剪剩下的彩纸能折成小元宝,贴在灯笼上像挂了串祝福。” 陆昭衍立刻点头,从背包里掏出个模具,是雪花形状的:“昨天特意找李爷爷帮忙做的,剪雪花时能对齐纹路。”
顾言举着相机拍个不停,镜头里,孩子们围在手作台前,有的在剪福字,有的在粘灯笼,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他们身上,像镀了层暖金。“快拍这个!” 他突然喊,指着双马尾女孩和最小的男孩 —— 女孩正帮男孩固定灯笼骨架,男孩则在旁边帮她递胶水,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幅小小的冬日画。林溪凑过来调整相机参数,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两人同时笑了,林溪悄悄往他手里塞了颗橘子糖:“天冷冻手,含颗糖暖一暖。”
九点整,新年手作活动正式开始。陆昭衍教孩子们用银杏枝做灯笼骨架,他先把枝条掰成圆形,再用棉线固定,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的珍宝。“这里要留个小挂钩,” 他帮最小的男孩调整枝条位置,“等下能挂雪花剪纸,像灯笼戴了顶小帽子。” 苏晚则在旁边煮姜枣茶,红枣和姜片在锅里咕嘟作响,香气混着雪的清冽,漫满了整个书店。
李老师的视频电话准时打来,屏幕里的小念裹着厚厚的棉袄,举着个自制的雪灯 —— 是用罐头瓶做的,外面贴满了银杏叶剪纸,身后的希望树落满了雪,枝叶间挂着去年孩子们做的贝壳风铃。“姐姐!我们这里下雪啦!” 小念兴奋地晃了晃手里的雪灯,“我做了银杏福字,想送给双马尾姐姐,等春天我们一起贴在书店门口!”
山里的孩子们纷纷凑到镜头前,有的举着自己做的艾草香囊,有的展示新剪的窗花,屏幕内外的孩子们笑着分享手作技巧。双马尾女孩举着刚粘好的雪花灯笼,对着镜头喊:“小念!我把你的名字写在灯笼里面了,晚上开灯的时候就能看见!” 最小的男孩则拿着贝壳暖手宝,说要教山里的小朋友画小太阳,两边的笑声像跨越山海的风铃,在书店里轻轻回荡。
顾言突然 “哎呀” 一声,手里的春联贴歪了,边角还沾了雪水。“粘不牢了!” 他急得满头汗,林溪却从帆布包掏出卷双面胶:“早给你备着了,就知道你贴春联不用防滑胶。” 她帮顾言重新固定春联,指尖划过 “杏语童心” 的招牌,轻声说:“把福字贴在招牌旁边,雪落在上面像镶了层银边。” 顾言看着她认真的侧脸,突然说:“等春天,我们把孩子们的手作都整理成纪念册,就叫‘山海童梦集’,好不好?” 林溪点点头,耳尖的红晕像冬日的暖阳,温柔又明亮。
中午的书店飘着烤红薯的甜香。陆昭衍从暖炉里掏出几个红薯,外皮焦黑,一掰开来满是橙红的果肉,热气腾腾的。“这个比秋天的银杏蜜饯还甜!” 双马尾女孩舔着嘴角,又拿了个红薯,“我要给山里的小念留一个,让她知道烤红薯有多香。” 陆昭衍帮苏晚擦去嘴角的糖渍,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银质的雪花项链,雪花中心嵌着颗小小的橘子石:“冬天的专属礼物,配你今天的红围巾正好。”
下午的新年故事会格外温馨。孩子们围坐在阅读区的长桌旁,分享关于新年的愿望 —— 双马尾女孩说想和小念一起堆雪人,最小的男孩说想带山里的小朋友去看海,沉默女孩则轻声读了她写的小诗,里面有 “雪花是天空的信笺,载着祝福飞过山海”。苏晚坐在旁边,帮孩子们把愿望写在心愿卡上,陆昭衍则用相机拍下每个孩子许愿的瞬间,镜头里的他们,眼睛亮得像冬日的星星。
三点多的时候,赏杏巴士司机突然停在书店门口,手里拎着个布包:“我带了山里孩子托我转交给你们的礼物!” 布包里是厚厚一叠手工福字,每个福字上都贴着片银杏叶,小念的福字背面写着:“姐姐哥哥,谢谢你们让我们知道,冬天的雪花也能连接山里和城里的心意。” 孩子们围过来抢着看福字,双马尾女孩发现小念送她的福字上,还绣着颗迷你橘子糖,忍不住红了眼眶。
傍晚时分,孩子们陆续离开,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自己做的雪花灯笼和烤红薯。顾言和林溪在收拾手作材料,林溪突然说:“我们明年春天搞个‘山海童梦展’吧,把城里和山里孩子的手作都摆出来,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心意。” 顾言立刻点头:“我来设计展架,上面挂雪花灯笼和贝壳风铃,再贴满福字!” 他凑到林溪身边,指着材料箱里的彩纸:“我们用今天剩下的剪纸,做个‘梦之树’装饰展架,像给孩子们的心愿安个家。” 林溪笑着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两人的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关店门前,陆昭衍把孩子们做的雪花灯笼整齐地挂在 “山野记忆角”,旁边是山里孩子送的福字和艾草香囊,满满一面墙都是冬日的温暖回忆。苏晚则把孩子们的心愿卡整理好,放在漂流架上,旁边是新到的新年绘本,每本书都系着根红绳,绳尾挂着片银杏叶书签。“明天我们把暖手宝和烤红薯寄给山里的孩子们,” 陆昭衍说,“春天的时候,就能带他们来书店看雪灯,吃自己做的烤红薯了。”
走在回家的银杏道上,晚风带着雪的清冽。陆昭衍牵着苏晚的手,口袋里装着孩子们送的雪花剪纸和山里孩子的福字。“你看,” 他指着书店门口的银杏新苗,“‘希望续梦’和‘书香长青’都盖着雪被子,春天肯定能长得更高了。” 苏晚抬头,看见他眼里映着晚霞,像盛着整个冬天的温柔。
回到银杏家园时,阳台的小银杏苗也落满了雪。陆昭衍把今天拍的照片存进电脑,新建了个文件夹叫 “雪夜传情”,里面有孩子们做手作的瞬间、顾言和林溪谈未来的背影,还有苏晚教孩子写心愿的侧影。苏晚则把小念送的福字压进纪念册,旁边写着:“202X 年冬日,我们用雪花连接山海,用心意温暖彼此,冬天很好,红薯很甜,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跨年夜的钟声敲响前,手机弹出李老师的消息,是段山里孩子看灯笼的视频,他们把灯笼挂在希望树上,雪光映着灯光,像一串串小太阳。苏晚把视频转发给陆昭衍,他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等春天,我们带孩子们去山里看银杏苗,去海边捡贝壳,让他们知道,不管隔着多远,心意都能像雪花一样,飘进每个人的心里。” 苏晚点点头,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的雪灯,突然觉得,最美好的冬天,就是和爱的人一起,把温暖种进每个角落。
月光透过窗帘,落在书桌上的雪花灯笼和未拆封的艾草香囊上。陆昭衍翻开新的笔记本,写下:“雪落书巢暖,新年续新章。待续,春芽破雪出,童梦赴山海。”
窗外的雪花还在轻轻飘落,书店的灯光虽己熄灭,但那些挂在墙上的灯笼、贴在角落的福字、藏在口袋里的心愿卡,却像无数颗温暖的星星,在寂静的冬夜里悄悄酝酿着新的欢喜 —— 等春天到来,这里会冒出新的芽,会迎来研学的脚步,会让山野的风与城市的书香,在春日的暖阳里,结出更甜的果实。
(http://www.220book.com/book/XX7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