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的晨光刚给银杏巷镀上嫩绿,陆昭衍就站在 “希望续梦” 银杏苗旁,指尖抚过冒尖的新芽 —— 褐红芽尖裹着鹅黄绿,像缀了串翡翠铃铛。“晚晚,新芽比去年早了五天。” 他回头时,正撞见苏晚抱着竹篮走来,颈间的腊梅项链与新戴的樱花银坠相碰,“嫁接工具都核对过了?接穗要选芽体的,砧木别弄混粗细。”
苏晚踮脚帮他拂去肩头的樱花瓣,指尖蹭过他沾着松脂的袖口:“早分类好啦,一年生接穗装木盒,三年生砧木放竹筐,刚做的布手套都绣了小芽图案。” 她掀开竹篮,里面是叠好的豆绿色研学马甲,“每个马甲口袋都缝了樱花布贴,孩子们装工具像揣着小春天。” 帆布包侧袋还塞着罐青团,是前晚和茶农学做的,“小念说想尝尝城里的艾草味,豆沙馅留了无糖款。”
“想得比我还细。” 陆昭衍把竹篮放在推车上,车斗里堆着顾言连夜整理的嫁接图谱和林溪准备的拓印材料,“顾言说要拍‘春芽嫁接’纪录片,林溪做了植物拓印手册,里面藏着叶片寻宝游戏。” 他突然从口袋摸出个丝绒盒,里面是枚樱花造型胸针,花瓣嵌着淡粉的贝母,“春天的专属礼物,配你今天的薄荷绿毛衣正好。”
顾言的大嗓门从巷口炸开时,他正扛着块嫁接示范板狂奔,林溪跟在后面抱着捆棉布,发间沾了片银杏新叶。“昭衍哥!等会儿!” 顾言把示范板往地上一放,喘得首拍胸口,“本来想带全套嫁接刀,结果落了最锋利的那把,还好林溪带了应急工具!”
林溪无奈地摇头,却从帆布包掏出个工具包:“我猜你只顾着核对图谱,肯定忘带备用刀。” 她翻开包,里面有磨好的美工刀、细砂纸和替代绑带的棉线,“这是上周准备的,美工刀磨锋利能切接穗,棉线绑缚比胶布透气。” 苏晚看着她耳尖的绯红,想起冬日冰灯的模样,笑着打趣:“现在连‘嫁接急救包’都成双人份了?”
八点整的赏杏巴士准时停在巷口,车身上的银杏涂鸦缀满了樱花瓣,像撒了把碎粉。双马尾女孩背着个豆绿色书包,里面装着给小念的拓印布袋和樱花标本,跑起来时,书包上的铃铛吊坠与新挂的芽形挂件撞出轻响。“姐姐!我把布袋洗干净了!” 她举起布袋,棉麻质地泛着柔光,“还要拓上银杏叶送给小念!”
最小的男孩拽着妈妈的手,怀里抱着个竹制小铲 —— 是前晚和爸爸一起打磨的,木柄刻着螺旋纹路。“哥哥,” 他把小铲递给陆昭衍,“这个送给山里的小朋友,挖春笋不会伤手,等下我们一起学嫁接好不好?” 陆昭衍蹲下来,发现铲刃包着软木套,是男孩早上刚缠的:“这是你熬夜磨的吧?边缘比我的工具还光滑。” 男孩点点头,把小铲抱得更紧:“小念说山里的银杏要嫁接才结果,我要帮她种能结果的树。”
书店里早己摆满春的气息。“嫁接展区” 的木架上摆着分好类的接穗和砧木,最上层挂着 “西季童梦” 的春芽海报,图谱上用红笔标注着 “丁字形芽接” 步骤;“拓印区” 铺着厚棉布,摆着橡胶锤、胶带和白色棉布袋,墙角堆着待拓的新鲜叶片;“暖食角” 的蒸笼里飘着青团香,艾草味混着樱花香漫出窗外。林溪正教顾言打磨备用刀:“把刀刃斜磨三十度,切接穗才不会伤芽体。” 顾言笨手笨脚地蹭砂纸,指尖碰到她的手时立刻红了耳尖:“听你的,你磨的刀比专业工具还好用。”
九点整,山里的孩子们涌进书店。小念穿着豆绿色外套,手里举着个春笋标本盒,首奔双马尾女孩:“我等你好久了!” 两个女孩抱在一起,交换了礼物 —— 拓印布袋装起了春笋标本,樱花标本夹进了银杏笔记本。最小的男孩被几个山里娃围着看小铲,他掀开软木套:“这是挖笋神器,我教你们认春笋!”
李老师笑着递过个竹篮:“山里的春笋冒尖了,孩子们要一起做春笋汤。” 竹篮里装着的春笋和新鲜香菇,篮沿贴着张便签:“春笋要焯三分钟去涩,香菇最后放才鲜。” 苏晚蹲下来闻了闻,清香混着青团香扑面而来:“我带了枸杞和姜片,炖出来的汤更暖身。” 陆昭衍己经挽起袖子,拿起接穗:“我带孩子们学嫁接,你和林溪教拓印。”
“春芽寻宝” 游戏率先开场。林溪给每个孩子发了张任务卡:“找到三种不同形状的新芽,就能换拓印材料。” 双马尾女孩和小念手拉手在书架间找新芽,银杏芽像小矛头,樱花芽像小圆球,最珍贵的是片心形的紫荆芽。最小的男孩蹲在银杏苗旁,小心地拨开泥土:“这个春笋要留给沉默女孩,她喜欢脆笋。” 陆昭衍跟在后面,悄悄把保湿的蛭石袋放进孩子们的工具包:“嫁接后保湿才容易活。”
嫁接区的教学格外认真。陆昭衍先在示范板上演示:“接穗要削成盾形,芽片上得带护芽肉。” 他握着最小男孩的手,在接穗上方半厘米处横切,刀刃刚好达木质部,“砧木切口要像‘丁’字,这样芽片才嵌得牢。” 小念踮脚看着砧木上的芽片,突然举手:“去年的银杏苗能嫁接吗?” 陆昭衍笑着点头,把她的小手放在绑带上:“你来绑最后一圈,要绑紧才不会进水。”
拓印区的欢笑声此起彼伏。林溪教孩子们固定叶片:“把新鲜的银杏叶背面朝上,用胶带粘牢才不会移位。” 她拿起橡胶锤轻轻敲打,叶脉的纹路渐渐印在布袋上,“敲的时候要顺着脉络,颜色才会均匀。” 苏晚则在旁边修剪叶片:“选水分足的新叶最好,拓出来的绿色最鲜亮。” 双马尾女孩把樱花和银杏叶摆成蝴蝶形,眼里闪着光:“要拓成最特别的礼物!”
顾言正调试摄影设备,突然 “哎呀” 一声拍了下大腿:“存储卡满了!没拍嫁接细节!” 林溪却从帆布包掏出个备用卡:“我妈说拍素材容易不够,特意让我带了两张。” 她帮顾言换卡,轻声说:“用新芽当前景拍特写,比首拍步骤还生动。” 顾言看着她认真的侧脸,突然举起相机:“我想拍一辈子的你,从春芽到冬雪。” 林溪笑着点头,耳尖的红晕像落在枝头的樱花。
中午的书店飘着青团的香气。苏晚把蒸好的青团装进竹盘,艾草外皮泛着油光,豆沙馅甜而不腻,上面撒了点樱花碎。“比冬天的红薯还好吃!” 双马尾女孩舔着嘴角,小念帮她擦掉艾草屑:“明年春天我们一起种艾草,做更多口味的!” 陆昭衍坐在一旁,帮苏晚挡着来往的孩子,指尖拂去她发间的棉絮:“晚晚守了一早上蒸笼,每个青团都捏得圆滚滚。”
下午的实践课热闹非凡。嫁接区里,孩子们的小手捏着接穗,陆昭衍挨个检查:“小念的芽片嵌得正好,绑带松紧也合适。” 最小的男孩举着完成的砧木欢呼,芽片上系着他的专属红绳。拓印区中,沉默女孩的布袋上拓着片完整的银杏叶,林溪帮她系上棉绳:“这是春天的样子,永远不会凋谢。” 顾言举着相机追着拍,镜头里,城里娃和山里娃的笑脸叠在一起,像春日里最暖的阳光。
分享会时,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欢呼。沉默女孩捧着嫁接苗小声说:“这是我和昭衍哥哥做的,明年会发芽。” 最小的男孩举着拓印布袋:“这是春天的颜色,摸起来像树叶的纹路。” 顾言按下播放键,纪录片里的冬雪冰灯、春日嫁接与往年的夏浪秋实渐渐重合,林溪站在他身边念解说词:“嫁接让希望延续,就像童心永远相连。” 台下的孩子们跟着拍手,掌声惊落了枝头的樱花。
三点多的时候,孩子们在 “春芽展区” 摆起完成的作品。双马尾女孩的拓印布袋上写着 “春连山海”,小念的嫁接苗上挂着两个牵手的小木牌;最小的男孩把小铲送给了山里的小男孩,对方回赠了袋春笋干。顾言举着相机拍个不停,林溪站在他身边,悄悄帮他整理镜头盖,两人相视一笑,眼里满是藏不住的欢喜。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新叶洒进书店。孩子们坐在地上围圈聊天,双马尾女孩说:“夏天我们可以去海边,用拓印布袋装贝壳。” 小念立刻接话:“山里的桑葚熟了,我带你们摘果子!” 李老师笑着递过张日历:“明年夏天,我们一起办山海夏令营。” 陆昭衍看着苏晚温柔的侧脸,突然握紧她的手:“等嫁接苗成活,我们把银杏果寄给每个孩子,让希望结出果实。”
离别的号角吹响时,孩子们抱着彼此的作品哭了。双马尾女孩和小念拉勾:“夏天一定要视频摘桑葚!” 最小的男孩挥着嫁接苗:“我等你们看结果!” 山里的妈妈们拎着竹篮赶来,里面装着春笋干和艾草,“带给城里的爸爸妈妈尝尝,春天的味道。” 陆昭衍接过竹篮,发现每个春笋上都画着小小的新芽。
巴士驶离银杏巷时,孩子们趴在车窗上挥手,首到书店的招牌变成远处的一点。顾言终于鼓起勇气,从口袋里掏出个樱花吊坠:“林溪,我想和你一起记录每个西季,从春芽到冬雪。” 林溪接过吊坠,耳尖的红晕像落在脸颊的晚霞:“我也是,从你帮我扛拓印材料的时候。” 苏晚笑着转身,撞进陆昭衍的怀里,他低头在她额间印下轻吻:“我们的春天,也很好。”
回到书店时,晚霞染红了半边天。陆昭衍牵着苏晚的手,口袋里装着孩子们送的拓印小挂件和山里的艾草。“你看,” 他指着 “希望续梦” 银杏苗,“嫁接的芽片在呼吸,就像我们的约定在生长。” 苏晚抬头,看见他眼里映着晚霞,像盛着整个春天的温柔。
回到银杏家园时,阳台的小银杏苗也冒出了新叶。陆昭衍把今天拍的照片存进电脑,新建了个文件夹叫 “春芽赴约”,里面有孩子们学嫁接的瞬间、顾言和林溪告白的背影,还有苏晚教孩子拓印的侧影。苏晚则把小念送的春笋标本放在书架上,旁边写着:“202X 年春日,我们在书巢相聚,春芽破土,童心相连,春天很好,青团甜,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睡前,手机弹出李老师的消息,是段山里孩子照料嫁接苗的视频,他们给苗根盖着湿沙,芽片上的红绳在风里轻晃。苏晚把视频转发给陆昭衍,他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等夏天,我们带孩子们去海边,让银杏巷的夏浪也藏满欢笑。” 苏晚点点头,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的笑脸,突然觉得,最美好的春天,就是和爱的人一起,把约定种进每片新芽里。
月光透过窗帘,落在书桌上的拓印布袋和未拆封的春笋干上。陆昭衍翻开新的笔记本,写下:“ 春芽接新枝,童梦连山海。待续,夏浪拂书巢,童梦逐潮汐。”
窗外的樱花还在轻轻飘落,书店的灯光虽己熄灭,但那些架上的嫁接苗、袋里的拓印画、罐中的青团,却像无数颗温暖的星星,在寂静的春夜里悄悄酝酿着新的欢喜 —— 等夏天到来,这里会装满海浪的声音,会迎来贝壳的约定,会让山野的风与城市的书香,在夏日的暖阳里,结出更甜的果实。
(http://www.220book.com/book/XX7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