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的私信界面简洁得近乎冷酷。马强发来的信息只有一行字:“星辉证券营业部,招初级分析师助理,明天上午九点,带上脑子。”后面附了一个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没有询问他是否想去,没有鼓励,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句子。就像随手丢给饥饿之人一块干粮,吃不吃随你。
陈默的心脏却猛地跳了一下。星辉证券,那是省里排名靠前的大型券商,是他这种应届生简历投过去往往石沉大海的地方。分析师助理?这和他漫无目的投递的“客户经理”、“渠道专员”截然不同,是真正贴近市场核心的岗位。
他立刻回复:“收到,谢谢强哥。”
依旧没有回音。
第二天,陈默穿上那件唯一还算挺括的白衬衫,提前西十分钟就到了星辉证券气派的营业部大楼下。玻璃幕墙在晨光中反射着冷硬的光,进出的人们衣着光鲜,步履匆匆。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与铁皮屋截然不同的、属于金融世界的冰冷空气。
面试他的是营业部分析部的负责人,一个姓赵的中年男人,眼神犀利,语速很快。他没有问陈默那些泛泛的“职业规划”或“优缺点”,而是首接甩出几个问题:
“怎么看当前市场的流动性环境?”
“如果让你跟踪一只中小盘股,你会从哪几个维度入手?”
“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估值洼地’,并举例说明你的逻辑。”
陈默后背瞬间渗出冷汗。这些问题,远超一个普通应届生的知识储备。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海里飞速掠过在论坛里啃过的那些帖子、写过的那些笔记、做过的那些枯燥复盘。
他没有夸夸其谈,而是尽量用自己理解的语言,结合论坛里强调的“数据”和“逻辑”,谨慎地回答。他谈到流动性收紧对高估值板块的压力,谈到跟踪中小盘股要重点关注股东结构、主营业务单一性和现金流状况,谈到“估值洼地”可能存在于市场偏见或暂时性利空冲击的行业……
赵主管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手指偶尔在桌上敲击两下。
面试结束,赵主管只是淡淡地说:“等通知。”
陈默道谢离开,心里七上八下。他不知道自己答得如何,那些现学现卖的东西,在专业人士听来是否漏洞百出。
两天后,他接到了录用电话。不是正式分析师,是“初级分析师助理”,试用期三个月,月薪三千五。薪资微薄,但陈默握着电话的手,却微微颤抖。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这是一张通往他渴望的那个世界的、最边缘的门票。
当他第一次坐在营业部分析部那个狭小的格子间里,对着配置不高的电脑屏幕时,一种奇异的感觉包裹了他。周围是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同事们对着屏幕上的数据和图表低声交流,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因和紧张的气息。
他的工作琐碎而基础:整理上市公司公告、录入行业数据、帮正式分析师绘制简单的图表、处理部门的杂务。他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的一切。他听分析师们讨论宏观政策对板块的影响,看他们如何拆解一份复杂的财报,如何构建估值模型。
这里看到的K线图,和他之前在铁皮屋里盯着的那一条,仿佛是两种生物。这里的图表背后,连着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公司基本面、资金流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
中午,他在员工休息区啃着从家里带来的馒头,一个同事路过,瞥了一眼,半开玩笑地说:“哟,新来的?这么节俭,攒钱买房啊?”
陈默笑了笑,没说话。他攒的不是钱,是活下去的资本,是翻身的希望。
下班后,他依然回到那个蒸笼般的铁皮屋。但心境己然不同。白天在营业部接触到的信息、感受到的氛围,让他晚上的论坛学习和模拟盘操作,有了更清晰的参照系。他不再盲目地记忆形态,而是开始思考形态背后的资金意图和市场情绪。
他甚至开始尝试用营业部内部的数据库和信息终端,去验证论坛里学到的某些理论,虽然他的权限很低,只能看到最基础的数据。
一天晚上,马强罕见地主动发来信息,依旧简短:“环境变了,自己适应。别被里面的节奏带乱。”
陈默看着这句话,若有所思。他明白马强的意思。营业部有营业部的节奏,短平快,追求即时刺激和客户交易量。而马强和论坛里倡导的,是更冷静、更长期的视角。
他站在铁皮屋的“窗”前,看着远处星辉证券大楼在夜色中依然亮着的零星灯火。那里,是他现在白天奋斗的战场;而脚下这间破屋,是他夜晚沉淀和学习的密室。
两份微薄的收入(工资和模拟盘的“经验”),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拿出笔记本,开始写本周的学习笔记。这一次,他结合了在营业部观察到的一个实际案例,分析一位分析师是如何通过公开信息,提前判断出一家公司业绩可能不及预期的。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知道,自己依然站在深渊的边缘,债务未清,前路迷茫。但手中,似乎终于握住了一根稍微结实一点的绳索。这根绳索,一头连着星辉证券那个冰冷的格子间,另一头,连着马强指引的那条孤独而艰难的路。
他得同时走好这两条路。
股市沉浮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股市沉浮录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XA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