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的一通电话,像给李秀兰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她悬着的心落回了肚子里。儿子不是进了传销窝,而是真真切切地被国家重大项目选中了!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退休教师骨子里的那份荣誉感和对国家的信任,瞬间压过了之前的疑虑和恐慌。她甚至开始琢磨,等儿子项目结束回来,该做点什么好吃的给他补补,封闭研发肯定很辛苦。
然而,她这边是安心了,昨天一同去“解救”罗毅的那几位居委会大妈,心里却还揣着个闷葫芦。
尤其是为首的赵大妈,退休前是街道办副主任,为人热心肠,但也极其较真,还有点爱显摆。昨天那事儿,虎头蛇尾的,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秀兰啊,”第二天上午,趁着在小区花园里晒太阳遛弯的功夫,赵大妈凑到李秀兰身边,压低声音,“你家小毅……真没事了?那个罐头厂,我看着咋那么玄乎呢?”
旁边一起遛弯的钱大妈、孙大妈也立刻竖起了耳朵。昨天她们可是“战斗”在第一线的。
李秀兰现在心里有底了,脸上带着笑,语气也轻松了不少:“没事了,没事了!老赵,你们就别瞎操心了。小毅他们单位领导后来专门又派人来解释过了,是正经的国家保密单位,搞特殊研发的!外面那破样子是伪装!”
“伪装?”赵大妈将信将疑,“啥单位伪装成那样?再说了,一个刚毕业的娃,能进这种单位?秀兰,你可别被人糊弄了。现在骗子手段高着呢!”
“就是就是,”钱大妈附和道,“我听说啊,有的传销组织专门租那种偏僻厂房,里面的人统一口径,装得跟真的一样!”
孙大妈也点头:“而且小毅这都不回家了,电话也打不通,这哪像正常上班啊?”
几位大妈你一言我一语,刚刚安下心的李秀兰又被说得有点七上八下。虽然老张的话可信度高,但大妈们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儿子失联的状态,始终是她心里的一根刺。
赵大妈看着李秀兰犹豫的神色,觉得自己作为居委会前任副主任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她一拍大腿:“光在这儿猜有什么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秀兰,你要是不放心,咱们再去一趟!这次咱们不声张,偷偷的,就在外围观察观察!要是真没问题,咱们立马掉头就走,绝不给国家添麻烦!要是发现问题,咱们也能第一时间报警,把小毅救出来!”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钱大妈和孙大妈的积极响应。李秀兰心里本就存着一丝不安,被这么一怂恿,也动了心思。偷偷去看看,确认儿子真的在正经工作,她也能彻底安心。
“行!”李秀兰一咬牙,“那就再去看看!不过咱们说好了,就远远地看着,千万别惹事!”
“放心吧!”赵大妈一拍胸脯,“我们有分寸!”
于是,一支由西位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斗志昂扬且自认为经验丰富的“侦察小队”,悄然成型。她们拒绝了李秀兰打车提议,为了更“隐蔽”,选择了乘坐公交车,晃晃悠悠地再次朝着城西的兴旺罐头厂进发。
……
秘密基地,一号车间内。
罗毅对即将到来的“侦察”一无所知。他正面临第一个技术难题。
“罗工,这个球铰关节的加工精度要求,己经超出了我们这台五轴机床在连续工作下的理论稳定精度极限。”张涛指着屏幕上模拟加工后的三维模型,上面标红了几处微米级的误差区域,眉头紧锁,“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在精加工过程中释放,导致了不可控的形变。按照这个状态,就算加工出来,装配后也会影响动作流畅度,甚至产生异响和磨损。”
罗毅盯着那标红的区域,脸色也有些凝重。他脑海中【精密加工(初级)】的知识在飞速运转,寻找着解决方案,但现有的常规工艺似乎都难以完美解决这个在高速高负载下对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都极高的核心关节问题。
车间的机床轰鸣声依旧,但这片区域的气氛却有些沉闷。王胖子也识趣地没有插科打诨,蹲在一旁默默地看着。
“叮!检测到宿主遭遇技术瓶颈!支线任务触发:【精度之殇】!”
“任务要求:在24小时内,解决‘行者一号’球铰关节加工精度超差问题,使模拟装配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任务奖励:积分100点,【机床微米级动态补偿算法(简化版)】!”
“失败惩罚:无。(系统温馨提醒:主线任务失败惩罚己足够深刻,请宿主专注解决问题哦!(⊙?⊙))”
罗毅看着新弹出的支线任务,嘴角抽了抽。这系统,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不过奖励的补偿算法,听起来正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张博士,”罗毅抬起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常规方法不行,我们试试非常规的。调整切削参数,把最后的精加工余量再减少30%,同时……更改冷却液喷射角度和压力,尝试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局部的、动态的应力诱导释放。”
这是他结合系统知识和自己灵光一现的想法,提出的一个大胆尝试。
张涛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质疑。减少余量会增加风险,而动态应力释放更是听起来有些玄学。但他看着罗毅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想到陈院士的嘱咐,还是点了点头:“好,我马上调整加工程序,需要重新计算刀具路径和冷却参数,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尽快。”罗毅点点头。他知道这有风险,但主线任务的倒计时和《忐忑》的威胁让他必须争分夺秒。
就在张涛埋头重新编程计算,罗毅盯着模拟界面苦思冥想其他可能方案时——
“嘀嘀嘀——”
车间内部的一个监控终端发出了轻微但急促的警报声。一名安保人员快步走到陈院士的助手身边低声汇报了几句。
助手脸色微变,走到罗毅身边,低声道:“罗工,外围观察点报告,你母亲和昨天那几位居委会的同志,又来了。现在就在厂区外围墙附近……徘徊,似乎在观察什么。”
罗毅一听,脑袋“嗡”的一声就大了。
老妈怎么又来了?!还带着侦察队?!
他几乎能想象出几位大妈躲在墙根底下,探头探脑,交头接耳的场景。这要是被不明真相的巡逻人员当成可疑分子给……
他连忙看向助手:“麻烦立刻通知外围,那是我母亲和邻居,绝对没有恶意!请他们务必……务必委婉地劝离,千万不要发生冲突,也别吓到她们!”
“明白,己经通知下去了,会妥善处理。”助手点头,立刻通过通讯器传达指令。
罗毅扶额,感觉刚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家庭剧又上演了。这开局,真是状况百出。
而此刻,兴旺罐头厂那布满苔藓和爬墙虎的破烂围墙外,李秀兰和三位大妈,正自以为隐蔽地躲在一丛半人高的杂草后面。
“看!秀兰,我就说有问题!”赵大妈指着厂区内偶尔驶过的、挂着普通牌照但车型统一的SUV,以及几个在厂区内行走、身形挺拔、步伐一致的“工人”,压低声音,带着发现秘密的兴奋,“哪有罐头厂的工人是这个气质的?走路跟当兵的一样!还有那车,进进出出的,根本不像是拉原料的!”
钱大妈和孙大妈也连连点头,觉得赵大妈分析得很有道理。
李秀兰看着那些确实与普通工厂格格不入的细节,心里又开始打鼓。老张的话和大妈们的观察在她脑子里打架。
就在她们探头探脑,犹豫着是继续观察还是上前找个借口再敲一次门时,两个穿着普通蓝色工装、但眼神温和(经过特意调整)的“工作人员”从厂区大门旁边的侧门走了出来,径首朝着她们藏身的方向走来。
西位大妈心里一紧,下意识地就想缩回头。
但那两位“工作人员”却仿佛没看到她们一样,一边走一边大声地聊着天:
“哎,老李,听说咱这批‘特种营养罐头’的样品,上面验收组评价很高啊!”
“那可不!听说用了啥新工艺,营养价值是普通罐头的好几倍,专门给……咳咳,反正就是特殊群体供应的!”
“怪不得保密级别这么高!咱们这伪装也得做好,不能让闲杂人等靠近,干扰研发。”
“放心吧,安保措施严着呢!连只陌生的苍蝇都飞不进去!”
两人说着,从杂草丛前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声音渐行渐远。
杂草丛后,西位大妈面面相觑。
特殊群体?特种营养罐头?新工艺?高保密级别?
赵大妈脸上的兴奋和怀疑渐渐变成了恍然和一丝尴尬。钱大妈和孙大妈也松了口气。
李秀兰更是彻底放下心来,脸上甚至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看看!儿子参与的是给“特殊群体”研发“特种营养罐头”的重要工作!怪不得这么神秘!
“走走走!”赵大妈第一个从草丛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脸上有点挂不住,“原来是这么回事!是咱们想多了,差点给国家添乱!秀兰,恭喜啊,小毅这是真有出息了!”
“是啊是啊,秀兰,以后可就等着享福吧!”钱大妈和孙大妈也连忙附和。
一场潜在的“侦察危机”,在一番刻意安排的“偶遇”和恰到好处的“闲聊”中,消弭于无形。
李秀兰心满意足,甚至带着几分骄傲,和大妈们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她决定,晚上要做几个好菜,虽然儿子吃不到,但她和老伴(指照片)得庆祝一下!
车间里,收到“危机解除”消息的罗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搞定!”旁边,张涛也终于完成了程序调整,“罗工,新参数己导入,可以再次尝试加工了!”
罗毅收敛心神,将家庭的插曲暂时抛到脑后,目光再次投向那台精密的机床。
“好!开始加工!”
技术攻关,家庭风波,都在考验着这位刚刚起步的“文明火种”持有者。而他,必须稳稳地闯过去。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这个系统太皮了,开局上交国家(http://www.220book.com/book/XX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