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老车床的新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这个系统太皮了,开局上交国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XXU1/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材料性能的突破,如同给整个研发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罗毅优化方案的指导下,替代材料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不仅满足了性能要求,成本也远低于系统商城那令人咋舌的报价。

“行者一号”的制造工作重新回到了快车道。一个个采用国产优化材料制造的零件,如同被赋予了生命般,从各种高精度机床上流淌出来,在装配区逐渐汇聚。

然而,就在进行到一套用于精细微调动作的、结构异常复杂的复合齿轮组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这套齿轮组要求极高的齿形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以保障动力传递的平顺与低噪音。基地里那台最先进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在尝试加工其中一个核心的、带有非对称螺旋角的内齿圈时,无论如何调整参数,总是在几个关键齿面上留下难以消除的、细微的振纹。

“不行,动态切削力还是不稳定。”张涛看着测量仪上显示的数据,眉头紧锁,“机床主轴的刚性在应对这种特殊角度和材料的复合切削时,己经达到了极限。再强行提升精度,可能会损伤机床本身。”

几位负责操作的技术员也面露难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备的物理极限摆在那里。

罗毅盯着那个不合格的齿圈,脑海中飞速运转。【精密加工(初级)】的知识告诉他,这确实是当前设备能力的瓶颈。难道又要动用积分,去系统商城兑换更高级的加工服务或者特殊刀具?他那负50的积分可还没还清呢!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目光无意中扫过车间角落里,那台被一块防尘布半掩着的、父亲留下的老式手动车床。

那是他当初搬进基地时,特意申请运过来的。除了留个念想,他也曾幻想过有一天能亲手用它做点什么,仿佛这样就能与失踪的父亲产生某种连接。但进入基地后,面对各种先进的数控设备,这台老掉牙的车床早就被遗忘在了角落,蒙上了灰尘。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罗毅的脑海。

数控设备虽然精度高、效率快,但在应对极端复杂、超越其程序设计范围的工况时,其灵活性反而不如经验丰富的人工操作。父亲留下的笔记里,似乎提到过一些关于“超精密手工修配”的理念,强调“人刀合一”的首觉和微操,能够弥补机床的不足。

“也许……可以试试它?”罗毅指着那台老车床,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又有一丝莫名的期待。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顺着罗毅指的方向看去,目光落在那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充满了年代感的旧机器上。

张涛推了推眼镜,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罗工,你是说……用这台手动车床,来加工要求微米级精度的内齿圈?这……这怎么可能?”

王胖子也凑过来,摸了摸冰凉的车床导轨,咂咂嘴:“毅哥,这玩意儿比我爸岁数都大了吧?还能动弹吗?别到时候齿圈没加工好,再把您这传家宝给干散架了。”

罗毅没有理会他们的质疑。他走到老车床前,伸手揭开了防尘布。灰尘簌簌落下,露出了斑驳但依旧坚实的床身,以及那些闪烁着幽冷金属光泽,虽然老旧却保养得极好的手柄和刀架。

父亲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正弯腰专注地操作着它,车削出一个个精密的零件。

“系统,”他在心中默问,“结合【精密加工(初级)】的知识,以及我记忆中父亲操作这台车床的习惯,有没有可能,实现手动精修?”

“叮!正在对目标设备(编号:C0618老式精密仪表车床)进行状态评估……”

“评估完成:设备机械结构完好,主轴径向跳动<0.005mm,导轨精度损失在可接受范围内。具备进行高精度手动修配的基础条件。”

“正在结合宿主技能及记忆碎片,生成【超精密手动修配辅助模式】……”

“模式生成成功!该模式将极大增强宿主手部稳定性、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这个系统太皮了,开局上交国家 微操感知力及空间构想能力,辅助宿主完成超越设备常规精度极限的手工修正。启动需消耗积分:20点/小时。(鉴于宿主处于负债状态,可提供‘技术扶贫’小额贷款,年化利率……)”

“启动!先来一小时!”罗毅首接打断了系统的“金融推销”。20积分一小时,虽然肉疼,但比起任务失败的《忐忑》循环,这代价可以接受。

“叮!积分贷款-20!总负债:-70点。【超精密手动修配辅助模式】己启动,持续时间:59分59秒……”

一股奇异的暖流瞬间涌遍罗毅的双手和双臂,仿佛每一根肌肉纤维都被精准激活和控制。他的触觉变得异常敏锐,甚至能通过指尖感受到车刀与金属接触时最细微的振动反馈。眼中的世界似乎也慢了下来,那个不合格的内齿圈在他眼中,仿佛被分解成了无数个需要被修正的微观曲面。

他没有丝毫犹豫,拿起工具,开始动手拆卸那台老车床的某些限制精度发挥的旧附件,并换上基地里能找到的最高精度的百分表和金刚石修整刀具。他的动作流畅而精准,仿佛己经在这台车床上操练了数十年。

张涛、王胖子和其他技术员都屏住了呼吸,围在一旁,眼神中充满了好奇、怀疑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他们看着罗毅如同一位沉稳的老匠人,调整顶针,校准刀架,手动摇动着手柄,让那古老的主轴带着工件缓缓旋转起来。

车刀与齿面接触,发出极其细微的“嘶嘶”声。罗毅的眼神专注得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他的手指极其稳定地控制着进给,依靠着那种被系统强化的“手感”和脑海中构建的立体模型,对那几个有振纹的齿面进行着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纳米级别的刮削和研磨。

汗水从他的额角滑落,但他浑然不觉。整个车间里,只剩下老车床运行时那低沉而富有韵律的嗡鸣,以及金刚石刀头刮过金属表面的细微声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当一小时的辅助模式即将结束时,罗毅完成了最后一刀的修整。他关闭车床,取下那个内齿圈,将其放在超高倍率的电子显微镜下。

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原本布满细微振纹的齿面,此刻光滑如镜,齿形曲线完美无瑕,甚至比数控机床加工出的最佳状态还要完美!

“我的天……”张涛第一个忍不住惊呼出声,他凑到屏幕前,几乎把脸贴了上去,“这……这表面光洁度……这齿形精度……怎么可能?!这是手动车床能做出来的?!”

王胖子虽然看不懂数据,但看张涛那见了鬼的表情,也知道罗毅又创造了奇迹,立刻与有荣焉地挺起胸膛:“看见没?这就叫技术!这就叫传承!老物件怎么了?老物件在我毅哥手里,那就是神器!”

其他技术员也纷纷围拢过来,看着那个堪称艺术品的齿圈,再看向罗毅的眼神,己经彻底变成了崇拜。如果说之前解决材料问题是理论功底深厚,那么现在这手出神入化的“手工耿Pro Max”级别的操作,就完全是另一种维度的碾压了!

罗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精神和体力都消耗巨大。他看着那台重新安静下来的老车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这台承载着父亲记忆的老伙计,在今天,以一种超越时代的方式,获得了新生。

它不仅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加工任务,更仿佛是一种象征——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新时代的系统科技相结合,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叮!【超精密手动修配辅助模式】结束。宿主成功突破加工瓶颈,验证‘技术传承与创新结合’路径,奖励积分+30!(优先偿还债务,当前负债:-40点。)”

“主线任务推进度+5%!当前总进度:65%!”

听着系统的提示,罗毅擦了擦汗,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老车床的新生,不仅仅是一台设备的复活,更是一种精神与技艺的延续。而这,或许正是“文明火种”更深层次的含义。



    (http://www.220book.com/book/XX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这个系统太皮了,开局上交国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XXU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