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雀”项目组如同一台加注了顶级燃料的精密引擎,轰然启动,全速运转。各小组按照分工,迅速投入到各自领域的攻坚战中。材料组开始尝试合成符合“玄铁”性能指标的合金配方,操控组在现有的外骨骼神经接口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和压力测试,结构组则日夜不停地对着全息模型进行应力分析和优化。
然而,作为机甲心脏的动力核心,却如同一座横亘在所有人面前的、高耸入云且光滑如镜的绝壁,让整个项目在启动初期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项目组专门划分出的“能源实验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罗毅、陈院士,以及新加入的几位能源动力专家——包括来自西南核物理研究所的赵刚博士和来自国家高能物理实验室的钱莉研究员——正围在一个复杂的全息模型前,眉头紧锁。
模型中央,是一个被层层约束场和磁场线圈包裹的、结构极其精密的微型反应腔体,旁边罗列着一长串令人绝望的性能参数:
【“金乌”能源核心(原型机)设计指标】
· 输出功率: ≥ 8500 千瓦(持续)
· 能量密度: ≥ 50 kWh/kg (现有最先进航空燃油的150倍以上)
· 体积: ≤ 3.5 立方米 (需嵌入机甲胸腔)
· 质量: ≤ 2.8 吨
· 启动速度: ≤ 3秒 (从休眠到全功率输出)
· 稳定性: 可承受15G过载及高强度电磁干扰
· 安全性: 多重失效保护,绝对杜绝临界事故
“这……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位头发花白、资历颇老的热工专家看着这些指标,忍不住失声摇头,“如此高的功率和能量密度,还要限制在这么小的体积和重量内……我们现有的任何己知物理原理和工程手段,都做不到!除非是……核能,但小型化到这种程度,还要保证绝对安全……”
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这听起来更像天方夜谭。
赵刚博士扶了扶眼镜,指着反应腔体的磁场约束结构:“罗总工,您提出的这个‘非托卡马克环形约束场’构型非常精妙,理论上确实能极大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和约束时间,远胜于现有的任何磁约束方案。但问题是,维持这种高强度、超高精度磁场所需的能量本身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其控制精度要求达到了皮米级(万亿分之一米),以我们现有的超导材料和控制技术,连实验室环境下都极难实现稳定运行,更别说塞进一个需要剧烈运动的机甲里了!”
钱莉研究员补充道,语气带着深深的忧虑:“还有中子屏蔽问题。如此高密度的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通量是毁灭性的。按照设计指标,我们需要一种厚度不超过20厘米,却能有效屏蔽并转化中子辐射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目前只存在于理论中。”
实验室里陷入一片沉默。这些难题,每一个都足以让一个顶级研究团队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光阴。而现在,他们需要同时解决所有问题。
罗毅凝视着全息模型中那个代表着未来机甲心脏的复杂结构,大脑在飞速运转。系统提供的技术资料指明了方向,甚至给出了关键的理论框架和参数,但具体的实现路径、材料配方、工艺细节,依然需要他们自己去摸索、去试错。这就像给了你一张藏宝图,标明了宝藏的位置,但通往宝藏的路上遍布荆棘和陷阱,需要你亲手开辟。
他知道很难,但没想到第一步就如此艰难。
“理论没有问题。”罗毅终于开口,声音沉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现在遇到的,是工程实现上的障碍。而这些障碍,正是需要我们在这里,用智慧和汗水去踏平的。”
他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了系统资料库中关于“金乌”核心的部分基础理论阐述(经过他消化和转译的版本),开始逐条分析:
“赵博士提到的磁场能耗问题,资料里提到了一种‘自持式磁场反馈增效’机制。原理是利用聚变反应本身产生的部分高能粒子,经过特定路径偏转后,反向注入并强化约束磁场,形成正反馈循环,理论上可以降低外部供能需求超过60%。我们需要验证这个机制,并设计出可行的粒子注入和路径控制系统。”
“钱研究员担心的中子屏蔽材料,资料里提及了一种‘梯度复合纳米晶须结构’,利用不同原子序数的材料以特定纳米结构层层叠加,通过共振吸收和能量转换,将中子辐射的危害降至最低。我们需要立刻启动对这种材料的模拟计算和实验制备。”
他将庞大的难题,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可着手研究的技术点。
“我们没有时间畏难,也没有资本退缩。”罗毅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专家,眼神坚定,“从今天起,能源组分为三个小组。赵博士,你带一队,主攻磁场约束与能耗优化;钱研究员,你带二队,负责中子屏蔽材料的研发与测试;我亲自带三队,解决反应腔体材料、热管理以及整体系统集成问题。”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我知道这很难,可能比我们任何人经历过的都要难。但请记住,我们每在这里多解决一个难题,‘龙雀’就能早一日拥有搏击长空的力量,我们所守护的一切,就能多一分安稳。这不是请求,这是使命!”
罗毅的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驱散了笼罩在实验室上空的阴霾。赵刚和钱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被点燃的斗志。是啊,能被选入这里,谁不是抱着挑战极限、为国铸剑的决心而来?
“明白了,罗总工!”赵刚重重地点了下头,“我们这就去细化方案,就算啃,也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材料模拟计算今晚就开始!”钱莉也立刻表态。
能源实验室再次忙碌起来,虽然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至少,他们己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劈开荆棘的勇气。
罗毅看着重新投入工作的团队成员,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龙雀”项目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考验,后面还有无数座这样的“绝壁”需要攀登。
但他无所畏惧。
动力核心的难题,如同横亘在巨龙咽喉的逆鳞,不将其驯服,则巨龙永无腾飞之日。而他们,这群聚集在秘密基地里的“铸剑师”,己经开始挥舞手中的铁锤,敲向这第一块,也是最坚硬的顽铁。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这个系统太皮了,开局上交国家》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X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