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下基地还沉浸在“玄铁”胸甲模块成功下线的振奋之中时,“龙雀”项目真正的命脉所在——“金乌”能源核心的研发,也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点。
能源实验室内的气氛,与材料车间那种充满力量感的工业轰鸣截然不同,这里更安静,却更显紧张。空气里弥漫着臭氧、低温冷却剂以及某种高能磁场特有的、仿佛能让汗毛竖起的细微气息。巨大的环形屏幕墙上,不再是复杂的机械结构,而是布满了代表等离子体湍流、磁场强度分布、能量约束时间的动态三维云图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实时数据流。
赵刚博士和他的团队,以及从钱莉研究员小组抽调来支援中子屏蔽材料测试的人员,正围在实验室中央一个被层层低温超导线圈和复杂探测仪器包围的、约莫小型保险柜大小的圆柱形装置旁。这就是“金乌”能源核心的第17号工程验证机。
它的体积,相比最初房间大小的理论原型,己经缩小了数十倍,但距离嵌入“龙雀”胸腔那3.5立方米的终极目标,还有一段看似遥不可及的距离。最大的拦路虎,依然是磁场约束的能耗与小型化后的稳定性。
罗毅提出的“场致粒子共振”理论模型指明了方向,但将理论转化为稳定运行的实体,尤其是在急剧缩小的尺度上,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小型化意味着磁场线圈必须更紧凑、电流密度必须更高,带来的则是难以控制的热损耗、电磁干扰以及更加脆弱的等离子体平衡。
第16号验证机,就是在一次试图提升磁场强度以测试更高能量增益的实验中,因局部热点失控,导致约束磁场在千分之一秒内崩塌,内部模拟等离子体瞬间逃逸,虽然有多重安全机制保护未造成严重损坏,但整个验证机内部也被高温烧蚀得一片狼藉,实验数据记录戛然而止。
失败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第17号机,我们调整了超导线圈的缠绕方式和冷却流道设计,试图更均匀地分散热负荷。”赵刚指着屏幕上的结构图,声音带着疲惫,“也改进了磁场形态控制算法,尝试利用罗总工您提到的‘自持反馈’机制,在特定运行区间内降低外部能耗。但是……理论模拟显示,稳定性窗口依然非常狭窄。”
罗毅站在控制台前,凝视着屏幕上那代表着第17号验证机命运的数据模型。他知道,每一次失败都在消耗宝贵的时间和资源,也在消磨团队的信心。
“启动测试吧,赵博士。”罗毅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不可能在模拟中解决所有问题。有些边界,必须用实践去触碰。”
“明白!”赵刚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他的团队,“各就各位!启动第17号验证机,低功率约束测试序列!”
指令下达,实验室里响起各种设备启动的轻微嗡鸣。低温冷却系统全力运转,为超导线圈创造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强大的电流开始注入线圈,无形的、却拥有着恐怖力量的磁场在验证机内部悄然生成。
屏幕上的数据开始跳动,磁场强度、等离子体密度(模拟)、能量约束时间……各项参数缓缓爬升,进入预设的低功率运行区间。
一切似乎都很平稳。
“磁场形态稳定,等离子体模拟约束良好,外部供能功率维持在阈值以下。”监控员报告。
赵刚稍微松了口气。但罗毅的眉头却微微蹙起,他盯着能量约束时间的曲线,它虽然稳定,但增长极其缓慢,远未达到理论预测的利用“自持反馈”后应有的水平。
“有点……太‘温顺’了。”罗毅低语。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验证机内部一个监测磁场局部畸变的高频传感器,传回了一丝极其微弱、但频率异常波动的信号!这波动如同平静湖面下暗涌的漩涡,正在悄然扩大!
“警告!第三象限磁场检测到非对称扰动!正在放大!”监控员的声音陡然拔高。
屏幕上的磁场云图,原本完美的环形结构,在一侧开始出现细微的、如同水波般的褶皱,并且这褶皱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剧烈!
“是‘撕裂模不稳定性’!”赵刚脸色剧变,这是磁约束核聚变中最常见也最危险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之一,会导致磁场线断裂,约束失效!“外部供能功率正在被动提升!反馈机制响应延迟!”
实验室里瞬间弥漫开恐慌的气息。所有人都记得第16号机的惨状。按照这个趋势,十几秒内,第17号机恐怕也将步其后尘!
“不能强行提升外部功率压制!那只会加速崩溃!”赵刚急声道,额头上瞬间布满冷汗,“尝试微调边缘磁场线圈电流,看能否‘抚平’扰动!”
然而,控制指令发出后,扰动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因为外部干预变得更加混乱!磁场褶皱如同被激怒的蟒蛇,疯狂扭动!
完了!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罗毅猛地一步跨到主控台前,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死死盯住那疯狂变化的磁场云图和旁边飞速滚动的原始数据流。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系统资料库中关于场论、等离子体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的知识碎片与眼前这危机的现实疯狂碰撞、重组!
“不对!不是单纯的‘撕裂模’!”罗毅突然喊道,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明悟,“是‘阿尔芬波’与残余杂质离子发生了共振!它在吸收能量,扭曲磁场!常规的磁场整形没用!”
他手指如飞,在虚拟键盘上输入了一连串极其复杂、违背常规控制逻辑的参数:“停止所有边缘场调整!集中能量,提升核心区域磁场强度到……这个值!同时,注入一个特定频率的……‘反相阿尔芬波’!快!”
这个指令完全超出了预设的安全规程和团队的理解!提升核心场强可能会加剧不稳定,而注入什么“反相波”更是闻所未闻!
赵刚愣住了,看向罗毅,眼神中充满了惊疑和挣扎。
“相信我!没时间了!”罗毅吼道,眼神中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看着罗毅那仿佛燃烧着的目光,想起他一次次带领团队创造奇迹,赵猛一咬牙:“听罗总工的!执行!”
操作员颤抖着手,输入了那串看似自杀的指令。
嗡——!
验证机发出一声不同于以往的、更加低沉的轰鸣,核心磁场强度读数猛地向上跳了一格!同时,一个特定的高频扰动信号被注入了那一片混沌的磁场中。
奇迹发生了!
屏幕上,那原本疯狂扭动的磁场褶皱,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捋过,剧烈的波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减、平息!原本被吸收、用于扭曲磁场的能量,仿佛找到了新的宣泄口,反而加强了对内部模拟等离子体的约束!
能量约束时间的曲线,如同坐上了火箭,猛地向上蹿升!甚至一度超过了理论预测的最佳值!外部供能功率的读数,则开始稳步下降——自持反馈机制,在经历了短暂的混乱后,竟然被这“以毒攻毒”的方式,意外地激发了!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屏幕上那堪称神迹般的数据变化。
几秒钟后,当所有参数都稳定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效而平稳的运行区间时,巨大的欢呼声和掌声几乎要掀翻实验室的屋顶!
“成功了!我们稳住了!”
“能量约束时间突破临界值!自持反馈确认!”
“外部能耗降低超过40%!我的天!”
“第17号机……它成功了!”
赵刚博士激动地抓住罗毅的手,语无伦次:“罗总工!您……您是怎么做到的?!那个‘反相阿尔芬波’……”
罗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己经被冷汗浸湿,他露出一丝疲惫而欣慰的笑容:“首觉……还有一点运气。看来,有时候混乱本身,也能成为秩序的一部分。”
他心中明白,这不仅仅是运气,更是系统赋予的知识底蕴与临场危机激发下的超常发挥。
这次惊险万分的成功,意义极其重大。它不仅保住了第17号验证机,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在小型化装置中维持稳定、高效“场致粒子共振”的可行性,并且找到了一条利用甚至“驾驭”某些不稳定性来强化约束、降低能耗的潜在途径!
“金乌”能源核心的小型化之路,虽然依旧漫长,但最黑暗、最迷茫的阶段,己经过去。黎明的曙光,己经真切地照进了这间充满能量与智慧的实验室。
所有人都相信,距离那颗真正能为“龙雀”提供无尽动力的、微型太阳般的心脏植入躯体的那一天,不再遥远。
(http://www.220book.com/book/XX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