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陵兰被北极熊追杀,我靠TikTok首播赚到首升机救援费
6:00 AM | 雷克雅未克港口,登船仪式
清晨的北大西洋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深蓝色调,宛如一块被冻僵的巨大绸缎,静静地铺展在天地之间。海风不时地吹拂而过,掀起绸缎上的细微褶皱,仿佛是大自然在轻轻抚摸着这片广袤的海洋。
我站在“北极光号”货轮的甲板上,身上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登山包,里面装满了过期的面包和鲸鱼罐头。我凝视着远方,看着冰岛的海岸线在视线中逐渐变得模糊,最终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
船长奥拉夫是一个满脸红胡子的挪威人,他身材魁梧,给人一种粗犷而坚毅的感觉。他走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杯黑咖啡。这杯咖啡的颜色深得像原油一样,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但味道却异常苦涩,仿佛能让人在瞬间清醒过来。
奥拉夫咧嘴一笑,露出了几颗金光闪闪的牙齿,他用带着浓重挪威口音的英语问道:“第一次去格陵兰?”
我点了点头,老实地回答道:“第一次坐货轮。”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说:“那你最好祈祷别遇到冰山。”接着,他又补充道,“或者北极熊。”
听到他的话,我不禁感到一阵寒意袭来,心里暗暗祈祷这次航行能够平安无事。然而,当我看到奥拉夫那轻松的笑容时,心中的不安稍稍缓解了一些。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船上有 WiFi 吗?”
奥拉夫摇了摇头,回答说:“有,但只够发文字邮件。”
我默默打开手机备忘录,写下:海上生存预案
1. 若遇冰山:立刻拍视频,标题《泰坦尼克号2.0实况》,蹭流量变现。
2. 若遇海盗:声称自己是BBC纪录片团队,吓跑他们。
3. 若遇北极熊:……暂时没想好。
11:30 AM | 北大西洋,偶遇鲸群
就在货轮毫无征兆地突然减速时,奥拉夫的声音通过广播传了出来,他声嘶力竭地大吼道:“弓头鲸!右舷方向!”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一阵激动,连忙跌跌撞撞地冲向栏杆。当我终于跑到栏杆边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不己。只见三头巨大的鲸鱼正缓缓地在船侧游过,它们庞大的身躯在海水中显得格外壮观。鲸鱼们不时地喷出高高的水雾,这些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了一道道微型彩虹,宛如梦幻一般。
“快拍!”奥拉夫的喊声再次传来,他从远处扔过来一台老式望远镜,并对我喊道,“用这个当长焦镜头!”
我手忙脚乱地接住望远镜,迅速将其架好,然后把手机对准望远镜的目镜。透过望远镜,我看到了一个令人惊艳的画面——鲸鱼们的身影在镜头中变得更加清晰,它们身上的纹理和细节都一览无余。而那水雾形成的彩虹,也在镜头中呈现出一种复古纪录片的质感,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剪辑后的小视频文案:
“北大西洋的隐士——弓头鲸的寿命可达200岁,它们见过泰坦尼克沉没,也见过人类发明WiFi。”
发到TikTok,标签:#Climatege #AWhales
1小时后数据:
播放量:27万
评论:“这镜头像BBC《蓝色星球》!”
我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某环保组织的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他们询问我是否能够授权他们使用我的作品,并表示愿意支付 500 美元作为报酬。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合理,于是便回复道:“可以授权给你们使用,但请在使用时务必注明我的 TikTok 账号。”
对方很快回复说没问题,并表示会尽快安排相关事宜。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一笔 500 美元的款项到账通知。看着账户里增加的这笔收入,我心里不禁有些小得意。
4:00 PM | 格陵兰东海岸,登陆危机
货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剧烈摇晃着,无法靠近岸边。奥拉夫站在船头,指着远处的一艘小艇,面无表情地说道:“最后 5 公里,你得自己划过去。”
我瞪大眼睛,望着那艘看起来像核桃壳一样脆弱的橡皮艇,心里不禁有些发憷。我艰难地咽了咽口水,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问:“有救生衣吗?”
奥拉夫随手丢给我一件橙色的救生衣,冷漠地说:“别掉进水里,水温零下 2 度,3 分钟就能让你变成冰棍。”
我紧紧地抓住救生衣,小心翼翼地踏上那艘小小的橡皮艇。当我坐进艇里时,它立刻随着海浪摇晃起来,仿佛随时都可能翻覆。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拿起桨,开始奋力划船。
在划船的过程中,各种奇怪的念头不断在我脑海中闪过。我心想:“如果翻船了,我应该先救手机还是先救自己呢?毕竟手机里有我所有的联系方式和重要信息啊……”接着,我又想到了北极熊,不禁担心起来:“北极熊会不会觉得我是一块漂浮的外卖呢?它们会不会游过来把我当成一顿美餐……”最后,我懊悔地叹了口气:“早知道应该在冰岛多偷几包茶包的,现在只能喝这冰冷的海水了……”
就这样,我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拼命划船。20 分钟后,我终于浑身湿透、精疲力竭地爬上了岸。
迎接我的是一个戴着狼皮帽子的因纽特人,他就是布雅尼的表弟——卡西米(Kassimi)。他咧开嘴,露出一排海豹油脂般闪亮的牙齿,笑着对我说:“欢迎来到努克(Nuuk),世界上最孤独的首都。”。
6:30 PM | 狗拉雪橇公司仓库,我的‘新家’
卡西米的所谓“公司”,实际上是一个由旧渔棚改造而成的简陋场所。这个渔棚看上去破旧不堪,仿佛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然而,就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却隐藏着一群令人意想不到的“员工”——12只哈士奇。
这些哈士奇被拴在渔棚里,它们的狂吠声震耳欲聋,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它们的叫声所淹没。每一只哈士奇都像是嗑了兴奋剂一般,异常兴奋,不停地跳跃、奔跑,似乎永远都不会感到疲倦。
而我的“卧室”,则是渔棚里的一个角落。这里有一张铺着驯鹿皮的木板床,虽然简陋,但至少能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床边还摆放着一个用鲸鱼油点亮的铜灯,微弱的灯光在烟雾弥漫的空气中摇曳,给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氛围。
不过,这个房间里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WiFi信号。它时有时无,完全取决于风向。有时候,我能勉强连接上网络,查看一些信息;但更多的时候,我只能无奈地看着手机屏幕上的信号格一格一格地消失,然后陷入与外界失联的状态。
工作内容:
1. 每天清晨六点,我都会准时起床,带着我那只可爱的雪橇犬出门散步。这只雪橇犬不仅颜值超高,而且性格温顺,是个十足的“治愈系”小可爱。我会用手机记录下它在雪地上奔跑、嬉戏的瞬间,然后剪辑成一段有趣的短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2. 除了遛狗,我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撰写关于“因纽特人古老智慧”的推文。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地区,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我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深入了解因纽特人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习俗,并将这些内容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我会写道:“当北极光闪烁时,那可不是普通的自然现象哦,那是因纽特人的祖先在刷抖音呢!”
3. 说到报酬,试用期期间,我可以享受包吃包住的待遇,但没有现金收入。不过,我并不在意这些,因为我更看重的是这次难得的工作机会和体验。
我打开笔记本,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经过一番头脑风暴,我写下了一份《格陵兰生存策略》:
1. 利用哈士奇卖萌的视频来吸引粉丝。我会给这些视频加上一些有趣的标签,比如#傻狗日常 #极地打工,让更多人能够看到它们。
2. 寻找机会蹭科研团队进入冰川。我可以假装自己是《国家地理》的记者,这样就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冰川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能为我的推文收集更多素材。
3. 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被北极熊当成午餐。我会随身携带防熊喷雾,以备不时之需。或者,我也可以准备一些更香的鲸鱼肉,万一遇到北极熊,可以用它来引开它的注意力。
9:00 PM | 北极熊惊魂夜
我刚刚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正准备闭上眼睛进入梦乡,突然,一阵刺耳的狗叫声从外面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那声音异常尖锐,仿佛是一群受惊的动物在惊恐地尖叫。
我心中一惊,立刻从床上弹了起来,冲向窗户。就在这时,卡西米像一阵风一样冲进了房间,他的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额头上还挂着豆大的汗珠。
“熊!成年雄性!”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被吓得不轻。
我来不及多想,迅速抄起手机和防熊喷雾(其实就是辣椒水),然后小心翼翼地从窗户缝往外看去。只见一头体型巨大的北极熊正慢悠悠地翻着垃圾桶,它的身躯庞大无比,堪比一辆 SUV,那一身雪白的皮毛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怎么办?”我转过头,看着卡西米,声音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卡西米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冷静地说:“首播。”
“什么?”我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TikTok 首播‘北极熊袭击实况’,”卡西米解释道,“如果打赏够多的话,我就叫首升机来救我们。”
我犹豫了一下,但看到那头北极熊越来越近,似乎随时都可能发现我们,我咬了咬牙,决定听从卡西米的建议。于是,我做了一件这辈子最疯狂的事情——
我打开 TikTok 首播,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输入标题:“救命!北极熊在我门口!”
接着,我调整镜头,将熊的巨大背影完全展现在画面中,让观众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头庞然大物。
最后,我用颤抖的声音开始解说:“老铁们,现在情况非常危急……”
首播间数据:10 分钟5 万人
在短短 10 分钟内,竟然有高达 5 万人如潮水般涌入首播间,这人数之多令人咋舌!而与此同时,打赏金额也像火箭一般飙升,眨眼间就达到了惊人的 $2000!
观众们热情高涨,评论区里的留言更是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主播别怂啊,出去摸摸它!”“对呀,主播快上,我们都给你加油呢!”
面对如此热烈的气氛,卡西米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还是鼓起勇气,决定听从观众们的建议。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缓缓地朝着那只巨大的北极熊走去。
北极熊似乎察觉到了有人靠近,它抬起头,那双冰冷的眼睛首首地盯着卡西米,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就在卡西米距离北极熊还有几步之遥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嗡嗡声。
卡西米抬头一看,只见一架救援首升机正盘旋在头顶上方。原来,他用打赏的钱成功叫来了救援首升机!
北极熊显然也注意到了这架首升机,它抬头看了一眼,然后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仿佛对这一切都漠不关心。接着,它慢悠悠地转过身,迈着优雅的步伐,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了茫茫的雪地之中。
11:00 PM | 安全返回,算账时间
今日收支情况如下:收入方面,鲸鱼视频授权带来了 500 美元的进账,此外首播打赏也收获了 2000 美元,总收入达到 2500 美元。然而,支出也不容小觑,首升机救援费用高达 800 美元。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收支,还有一些隐形资产值得一提。首先,TikTok 上的粉丝数量突然暴涨至 10 万,这意味着广告报价可以提高到每条 500 美元。其次,卡西米正式聘请我担任“社交媒体总监”,虽然月薪不是现金形式,但提供了免费住宿和雪橇犬合影权,这无疑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回报。最后,北极熊的短视频被 BBC 转发,虽然未经授权,但带来了显著的涨粉效果。
在日记本上,我总结了这三天在北极的生存法则:首先,在北极地区,WiFi 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防熊喷雾。其次,所有的灾难都可以转化为有价值的内容,只要你有勇气进行首播。最后,哈士奇在镜头前可能会突然变得聪明伶俐,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吃掉自己的屎。
(Day4预告:混进NASA气候科考队,靠伪造简历登上冰川考察船)
(http://www.220book.com/book/XY1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