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师利菩萨演般若灯竟,观无忧世界众生心光渐显,然多未发菩提心,如灯虽明,未照远途。乃思:“当以何方便,引众生发无上道心?”
时善名称吉祥王如来,知其所念,于大众中宣告:“今有菩萨摩诃萨,名文殊师利,将初度众生发菩提心。汝等当往观礼,种善根因缘。”
大众闻己,欢喜踊跃,皆随文殊师利,至无忧世界边地一城,名曰渐顿。此城众生,善根未熟,于佛法尚无信向。
文殊师利入城,不见威仪神通,但现平常比丘相,托钵乞食,徐行市中。
市民见之,或避或疑,少有施者。一童子名善来,见菩萨威仪安详,心生欢喜,持饼供养。
文殊师利受饼,问童子:“汝何名善来?”
童子答:“母生我时,逢僧伽来化,故名师善来。”
文殊师利点头:“名实相副。汝今施食,欲求何报?”
童子想了想:“愿常得饱食,无饥渴苦。”
文殊师利微笑:“此愿虽小,可渐引大。汝知饱食之外,更有无上法食否?”
童子茫然摇头。
文殊师利即说偈曰:
“饥食渴饮,凡夫所求;
法食慧饮,圣人所修。
我今受施,报以法味;
愿汝得尝,菩提甘露。”
童子闻偈,心似有所动,然未全解。文殊师利知机缘未熟,乃辞去。
次日,文殊师利再现市中,见一商主,名大财,经营西方,富甲一方,然常怀忧虑,恐财丧失。
文殊师利近前:“施主何故眉间常蹙?”
大财叹道:“经营辛苦,守护亦难。得恐失,多恐少,故常忧恼。”
文殊师利问:“何不施财修福?”
大财摇头:“施财则财减,何以经营?”
文殊师利取一钵示之:“此钵空空,可能满否?”
大财疑道:“空钵如何能满?”
文殊师利即以钵向空一舀,钵中满盛金沙:“真空妙有,不可思议。施财修福,亦复如是。愈施愈有,不减反增。”
大财惊异,稍启信心,施金一钱。
文殊师利受施,问:“欲求何报?”
大财道:“愿资财丰足,无匮乏忧。”
文殊师利摇头:“此愿不究竟。资财无常,终有散失。何不求无上菩提法宝,永无匮乏?”
遂为说偈:
“世财五家分,法财永随身;
施一得万报,究竟至菩提。
若能发大心,利乐诸有情;
福慧皆圆满,成佛道不难。”
大财闻己,心渐开阔,然仍执著家业,未能顿发大心。
文殊师利知须更大方便。
第三日,文殊师利现病比丘相,卧于城门外,气息奄奄,无人顾恤。
善来童子经过,见而生悲,取水供养。
文殊师利问:“我病将死,汝能舍身救否?”
童子怔住:“如何舍身?”
“若有一药,需活人肝髓为引,汝肯施否?”
童子恐惧退缩:“此...此恐不能...”
文殊师利即现威神,身放光明,告童子曰:“舍身非真舍,舍去我执也。汝今虽小有慈悲,未达同体大悲。”
童子惭愧,伏地泣告:“愿菩萨教我发大心!”
文殊师利乃为说发心因缘:“菩提心者,诸佛种子。发此心者,即入佛家。当观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兄妹,忍其沉沦?当发愿度脱,同证菩提。”
童子闻己,心门顿开,踊跃欢喜:“我今发愿: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
言方毕,空中天乐鸣空,散花如雨。童子善来,成为文殊师利在无忧世界首度发菩提心者。
时商主大财经过,见异象,问知其由,心生羡慕,然仍疑道:“众生无量,如何能度尽?”
文殊师利答:“父见子溺,虽不能尽救天下溺者,必先救己子。众生皆我父母子女,虽不能顿尽度脱,此心不可不生。”
即以智慧力,令大财见多生父母,沉沦六道,受苦无量。
大财悲泣震骇,当下发愿:“愿度一切众生,皆离苦得乐!”
第二棵菩提种,由此种下。
然城中多数人,仍不信向。文殊师利思维:“需更大震动。”
遂入深定,现神通力。身放大光,照彻全城;地涌金莲,托诸众生;天雨妙华,弥漫空中。
于光中,现十方佛土清净庄严相,又现六道轮回苦痛相。众生见之,或喜或怖,皆生厌离。
文殊师利乃升虚空,宣说发心功德:
“发菩提心,功德无量;
如天甘露,润枯竭心。
如大明灯,破长夜暗;
如良善导,引至宝所。
一念发心,超劫修行;
诸佛护念,魔不能坏。
速成佛道,度脱众生;
是为最胜,无上方便。”
城中众生,闻此法音,见诸瑞相,无量人天,同时发心。乃至畜生道中,闻法音者,皆种未来解脱因缘。
文殊师利观因缘己,收摄神变,复现平常比丘相。
众皆礼拜,求问云何修行。
文殊师利告言:“发心易,持心难。今教汝等,常念三事:一者念众生苦,起大悲心;二者念佛法恩,起报恩心;三者念自心佛,起求证心。如是念念相续,菩提心坚固不退。”
遂为说《持心咒》:“唵,钵罗末邻陀宁,娑婆诃。”
众受持诵念,心生欢喜。
时有智者名净觉,问言:“发心度生,实有众生可度否?”
文殊师利答:“如人梦中度梦众生,梦醒无所得。虽无所得,不废梦中广度。”
净觉再问:“既知是梦,何不首醒?”
文殊师利曰:“正为度梦众生故,示现梦中作佛事。汝今一问,是醒是梦?”
净觉言下大悟,礼谢而退。
文殊师利于是建立发心法会,每月朔望,集众共修,互相策励。无忧世界菩提种子,由此广布。
然菩萨知,发心仅是初步。如种下树苗,需常灌溉。未来当时时提醒,令菩提心增长不退。
遂辞众告曰:“心灯己点,当时时添油;心种己播,当勤勤灌溉。吾将游化他方,汝等当自精进。”
众皆恋慕,悲泣请留。
文殊师利曰:“勿忧。若念我时,诵我名号,我即现身。何以故?一切菩萨,不离众生心念。”
乃说偈曰:
“众生心水净,菩萨月现前;
欲见诸佛时,但净自心田。
心垢若消除,诸佛常现前;
不见自身外,别有诸圣贤。”
说偈己,隐身而去。众皆依教奉行,菩提心日益增长。
此文殊师利初度发心因缘,渐传十方,利益无量众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