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静攥着书包带的手心里全是汗,脚步在教学楼门口顿了又顿,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她期盼着下一秒就能在人群里看见那个熟悉的清瘦身影——十三岁的江屿,还没褪去少年的青涩,校服领口总是系得整整齐齐,阳光下侧脸的线条会泛着软乎乎的光。
一想到能重新站在和他同一起跑线,不用再隔着时光的遗憾遥望,她的心脏就会像揣了只兔子,扑腾着往嗓子眼跳。
可转念又怕,怕这只是一场更逼真的梦,说不定下一秒就会惊醒,回到那个只能对着视频垂泪的深夜;更怕自己还是改不掉从前的怯懦,即便再遇见,还是会被旁人的闲言碎语击垮,再次把他的温柔推开,重蹈覆辙。
她盯着校门口来来往往的学生,眼睛明明在急切地寻找,脚步却像被钉住似的不敢往前。
心里像有两个声音在拉扯:一个喊着“快去啊,这次一定要勇敢”,另一个却缩在角落小声嘀咕“万一搞砸了怎么办?万一他这次根本不理你了呢?”。
这种既期待又惶恐,既想靠近又怕失去的心情,像一团缠人的线,把她的思绪绕得乱糟糟,连指尖都跟着微微发颤。
九月的风裹着夏末的余温,吹进乡镇中学的初一教室,叽叽喳喳的喧闹几乎要掀翻屋顶。
小升初的新鲜感让每个同学都按捺不住兴奋,有人凑在一起比对新书包,有人手舞足蹈地讲着暑假趣事,连窗外的蝉鸣都像是沾了这份热闹,格外响亮。
明静捏着书包带,轻轻走到贴着自己名字的课桌旁坐下,指尖悄悄攥紧了衣角。
她没像其他人那样加入喧闹,只是安静地望着窗外,心里却像揣了颗不停滚动的石子——她在等,等那个让她跨越时光仍念念不忘的身影。
果然,没过多久,教室后门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明静的心跳骤然漏了半拍,她几乎是立刻转过头,就看见江屿背着崭新精致的双肩包,慢慢走了进来。
他穿着和大家一样的蓝白校服,却偏偏衬得身姿格外挺拔。
额前的碎发软软垂着,遮住一点眉眼,皮肤是城里孩子少见的干净通透,连指尖都透着清爽的劲儿。
周围原本嘈杂的议论声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不少同学都悄悄朝他看过来——这所乡镇中学,从来没见过这样清俊又带着点疏离气质的少年。
明静的呼吸都放轻了,看着江屿的目光扫过课桌贴的名字,最后停在她旁边的空位上。
他没多犹豫,拉开椅子坐了下来,手臂轻轻搭在桌沿,动作安静得像一片云落下。
那一刻,明静觉得周围的喧闹好像都隔了一层,只剩下身边少年清浅的气息,还有她自己快得要冲出胸膛的心跳——她知道,江屿是因为父母离婚,才从大城市回到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
而这一次,她再也不会让自卑,把这份近在咫尺的缘分,悄悄推开了。
胸腔里像揣着团跳动的小火苗,可明静的脸上半点没露,只端正地坐着,目光落在讲台上,把老师说的开学注意事项——从作息时间到班规要求,一字不落地记在心里。
指尖偶尔碰到桌沿,都能想起身边少年清浅的气息,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玉佩空间有灵泉》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可她始终没敢转头,只悄悄用余光扫过他垂着的眼睫,又飞快收回视线。
等老师把一摞崭新的课本分到每个人手里,油墨的清香漫开来时,放学的铃声也恰好响起。
老师笑着提醒大家今天是周六,下周一再正式上课,教室里瞬间响起细碎的收拾声。
明静慢腾腾地把课本塞进书包,眼角的余光瞥见身边的江屿——他还是和记忆里一样,冷着一张脸,指尖利落地把书叠好,全程一言不发,连跟周围同学的目光交汇都很少。
明静心里轻轻叹了口气:换作是谁,从繁华的大城市突然回到这个小乡镇,背后还藏着父母离婚的难堪,像被“发配”似的投奔爷爷奶奶,心里都会憋着股不自在吧?
他这副冷淡的模样,大抵是还没来得及适应这突如其来的落差。
明静背着装着新书的书包,慢慢往家走。
心里悄悄念着“来日方长”,脚步都轻快了些——现在离江屿这么近,总有机会慢慢靠近,不用再像从前那样只敢远远望着。
她家去年就搬到镇上了。
记得是爸爸明桂平趁着镇上开发的机会,咬咬牙买了块地皮,盖了三间宽敞的两层楼房,临街的一间还开了家小家具店,日子比在村里时踏实多了。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熟悉的街角,还能隐约看见家具店门口摆着的几张木椅,想着回家就能闻到妈妈做的饭香,明静的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明静推开家门,熟悉的饭菜香扑面而来。妈妈张真秀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忙活,弟弟明海趴在客厅的小桌上写作业,看见她回来,立刻举着铅笔喊“姐,你今天报名顺利吗?”。
明静笑着应了声,目光扫过客厅,没看见爸爸明桂平的身影——妈妈随口提了句,说爸爸去县里二姥爷家帮忙盖房,得两三天才能回来。
听到“爸爸”两个字,明静心里突然一沉,前世爸爸肝癌晚期躺在床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连呼吸都带着疼的模样,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她攥了攥手心,暗暗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早点提醒爸爸去做体检,绝不能再让悲剧发生。
她太清楚了,爸爸这辈人好多是乙肝携带者,全是当年条件太差留下的遗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医疗特别落后,别说定期体检,连最基本的消毒意识都薄弱。
那时候村里孩子打疫苗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常有几个人共用一个针头的情况;有时候家里人感冒发烧,也习惯把自己用过的碗筷、水杯随手递给孩子用,根本不知道乙肝会通过血液、体液传播。
爸爸说过,他小时候得过一场重肝炎,当时村里医生就用了个没彻底消毒的针头给他输液,后来长大了也没当回事,觉得身体没毛病就不用检查,哪知道这病毒竟在他身体里藏了这么多年,最后变成了肝癌的隐患。
想到这些,明静的鼻子一阵发酸。她走到厨房门口,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想起爸爸离开以后妈妈痛不欲生,仿徨无助的样子,内心想着:“等爸回来,一定要想办法劝他去医院做个体检,早知道,早预防。”
她没敢说太多,怕吓着妈妈,只在心里默默盘算:这一次,她一定要把爸爸的健康攥在手里,绝不能再留遗憾。
(http://www.220book.com/book/XYB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