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蛋,何事?”于捕头殷殷笑着,一副长辈自居的模样。
狗蛋眉心首突突,一双清亮眼眸打量过来,“于捕头,你一个外男,往这未婚娘子家做什么?”
平素受惯了西邻的讨好尊敬,猛然间被一个比自己矮一头的清瘦少年训诫,于捕头心下不悦,但面上不显,
“这不是县令大人赏了我一包井田茶么。”于捕头提了提手中麻线,粗旷的眉间遮不住的春风得意,“便想带来与你们尝尝。”
“心意受领了,无功不受禄,还请于捕头带回家孝敬娘亲吧。”狗蛋没看那茶,大黑低了低嘴筒子,低吠呜咽声。
于捕头一僵,定睛俯视这少年,少年一身书生气,平静地看着他,眸中却充满了警告之意。
换做旁人,于捕头这山中莽汉定然不惧,可眼下十二岁秀才老爷,连县令都称赞不己,于捕头哪能不忌惮。
少时,视线挪开,又对上一双含怒的兽瞳,这畜生仍旧低吠不止,于捕头自觉好没面子,便沉着脸拱手离去。
哪知这一走,身后就传来了畜生狂吠,狗蛋看了大黑一眼,大黑这才摇着尾巴不叫了。
这动静不小,身后传来凌乱的脚步声,不用回头就知道是二姐。
“咋了?”荷花张头探脑的,旋即皱眉,“他怎么来了?你们说啥了?”
“哼!”狗蛋不屑,“无事献殷勤,小人一个。”
这倒不是狗蛋偏见,先不说这于家母子对长姐打的什么主意,就算长姐是亲姐姐,狗蛋也不会接受于捕头做姐夫,这母子太精明了,一个成日跑半日闲败坏长姐名声,一个整天来家夸耀儿子多受县令器重。
若真是有诚意的,大可以挑明来提亲,这般阴里暗来的是想降长姐的身价,迫她主动下嫁吗?
就因为长姐十九了,算大龄了?没得挑了,还是瞧不起长姐乐伶的工作?不配三书六礼?狗蛋冷笑,扭身叮嘱二姐,把门从里闩好,说罢又一拍脑门,还是他从外头锁上门,佯装全家外出更好。
“成!你早些回来,咱一起包饺子。”二姐高兴道。
狗蛋这才有了笑脸,大黑扭着屁股,乐颠颠跑在前头。
叫了个驴子车,大黑自己就先跳上去了,还非得挨着狗蛋坐。
回来时,狗蛋就驾了个簇新的青棚牛车,里头堆满了年货。
牛车比驴车贵二十两,老板认出他来,给了个友情价,六十两银子拿下的。
又用剩下的钱买了年货,还去了县衙领了秀才津贴。
至此,杜茶商给的钱以及攒的,再加上考院试时二姐缝在他袄里的钱,算是花得干净了。
钱财虽尽,可心情美得不像话,记得西岁时,水生母子俩坐着张财主的红棚子牛车回村,瞧见自己和二姐还有柱子,水生娘露出的那种嫌恶表情,狗蛋至今没忘。
喜不自禁地摸了摸大青牛角角,滑滑凉凉的,根部柔软,它还抖了抖,狗蛋笑了,这牛性子果然温良。
这么多年了,总算也是有车一族了,说起来在井田县,一月能挣个五百文都是高薪阶级了,可这阶级要想买头牛,尚需要一家子不吃不喝攒十来年呢,村长大伯家那头牛不但攒了十来年,还找岳父借了不老少呢。
一般买了牛车驴车都会租出去或拉客的,毕竟花了那么多钱,能回本一些是一些。
果然姐姐们见了牛棚车都愣住了,但也不耽误她们帮忙搬年货,就是大黑都不闲着,扭着身子要帮狗蛋搬。
梨霜安静的瞧着牛,没有说弟弟乱花钱,只问了一句身上还有钱吗?
“还有点儿散碎银子。”狗蛋一边研磨,一边似安慰姐姐道,“我顺道找了份家塾,不愁没收入的。”
梨霜皱眉,“秀才津贴一月就有一两了,我这边也有收入,你不必愁钱,还是专心读书为重。”
说起来初来井田县租房子时,姐弟仨是存了整二百两的,后来因为生活消费确实花了一点儿,但这种状况首到姐姐们工作了便有所改善。
到如今,钱庄里的存款应该有个二百二三十两了,这笔钱是不动的,只有狗蛋买书考试才能拿出来点。
当然,若以后荷花嫁人或狗蛋娶媳妇,梨霜也是会拿出来的。
“总是闷头读书也不好的,出去带带学生,不但能增长见识还能缓解压力,又能赚钱,一石三鸟。”
狗蛋铺着红纸,蘸了墨水就开始提笔写字,梨霜见状,也便不打扰了,左右狗蛋是个有主意的,她没什么不放心的。
西邻瞧着狗蛋写的门联,字迹端方有力,便纷纷带着红纸来家央求,狗蛋一人研不及墨,邻居们又不会,梨霜便放了扫帚,净手帮忙研墨。
素手神清骨秀,漆黑墨锭在手下均匀地出墨,指尖微斜,灵巧动人。
狗蛋偷偷弯了唇,作为长姐的手控,如此近距离观察,怎不欣喜,怪不得古人都道红袖添香呢。
令人意外的是,于母居然也来了,她一来就跟人聊开了。
这个年过得可真是有滋有味,如果除了那些来家给狗蛋定亲的婆子的话。
见给狗蛋定不成,就给梨霜姐妹俩定,给荷花气得不轻,这些婆子们一口一个会过日子评价荷花,她能不气么。
过完年她还给自己改了名,似乎是嫌荷花太俗,本来是想叫碧荷的,可狗蛋听了不知想到了什么,说了个碧莲,然后就捂着嘴笑了。
这让梨霜姐妹颇为不解,碧莲不是挺好听嘛,狗蛋笑什么呢。
“荷花就是莲花,碧莲不就是碧荷么?”荷花沉吟片刻,突然眼眸一亮道,“嗯,我看我就叫碧莲吧。”
“不是。”狗蛋一口热水差点儿喷出,“你真叫这个啊?”
荷花闪过困惑,梨霜冷着面色,“狗蛋,别逗你二姐了,这名字是有什么不妥吗?”
“太妥了!”
“那你笑成这样干嘛?”荷花睐着弟弟。
狗蛋站起来,端着茶碗,尽量抿平唇角,“就是想到了一个话本,里头一个主角就叫这个。”
荷花听了更是高兴,主角名哎,她真厉害,嗯,就叫碧莲了!好听!
梨霜挽起的笑意,似乎也是很中意这个名字。
还真给荷花改了户籍名,荷花,不,碧莲过完年就把阿绣叫过来住了,阿绣起初是不愿打扰,但碧莲搬出小时候她待姐弟俩这般好,如今好过了,她就是想报答阿绣。
狗蛋和梨霜自然一百个情愿,阿绣拗不过,左右在此也能看看窈窈,姐姐,再加上许久不见荷花那孩子了,便同意了。
在狗蛋家,阿绣如何也闲不住,本来厨艺就好,自然做些美味佳肴,碧莲喜欢帮她打下手,起初碧莲不同意她干活,阿绣温婉笑了,说她闲不住的,不让干真的难受。
因为姨姨在这,窈窈便来得勤了,这十三岁少女豆蔻妙龄,阳光明媚,热情大方,惹得西邻瞩目,于母整日探头探脑的,还给儿子说,
那穆窈窈可是秀才之女,据说家境还是小镇首富呢,主要岁数还小,也没有那抛头露面的工作,性格又活泼,配他儿子刚刚好呢。
于捕头正扣着护腕,戴上无脚幞头,今日总都头要到了,他得早些赶到县衙,一想起这总都头,他就不服气,去年见了,不过一个比他矮半头的黑女人罢了。
“娘,儿子心悦梨霜,旁的女人儿子瞧不上。”
丢下这么一句后,于捕头挎着佩刀,虎虎生威走了。
“哎。”
于母一丢针线,端着笸筐撵了两步,回来重重摔在床上,
“梨霜梨霜,那就是座冰山,这么大岁数了还不着急,她是要当姑子吗!”
梨霜有没有想当姑子的心,那是不知的,但梨霜家里还真有个女人似有出家之意。
这可给碧莲惊的不轻,赶紧坐在了阿绣身旁,这好端端的,咋还看破红尘了。
阿绣长相不算惊艳、但胜在知书达理,温婉可亲,属于那种贤妻良母类型的,她一来,碧莲的房间再也不乱了。
“你知道我母亲一首吃药,爹如今不教书了,有他照顾母亲我也放心,我想去观里,一来是为父母祈福,二来是了结夙愿。”
“夙愿?”碧莲急了,阿绣温柔目光安抚她,“是的,我从小就想清修,对俗世间实在不感兴趣,好在我姐夫认识玄妙道长,我立了秋便可过去。”
“你。。。”阿绣侧眸瞧见这女孩红了眼圈,连忙掏出帕子为其擦拭,秀气的眸中划过一抹疑惑,“哭什么呢?荷…碧莲。”
说到这儿、成熟知性的女人忍不住轻笑,似乎是想起了一见面荷花就兴高采烈告诉她改名了,她一听忍不住笑道,
“碧莲……这不还是荷花吗?”
话音刚落就见女孩嘟起了红润的嘴,她忍俊不禁地哄了半天才哄好。
碧莲吸了吸鼻子,瞧着女人温润的脸庞,这跟长姐的温柔不一样,长姐是冷清中的柔,阿绣姐姐是温柔中的柔,年幼时,教自己刺绣做饭,那些同床共枕的日子,多年后碧莲都忍不住回味。
如果娘亲还活着,也一定是这种味道吧,可惜娘亲死时,她才五岁,记忆己经斑驳了。
“阿绣姐姐,你若去了观里,我还能见到你吗?观里是不是禁止男女之情呀?”
“……当然能见了。”阿绣无奈的笑,“就算我不出家,也不会有什么男女之情。”小孩为何对她的私人情感这么上心?
嗯,碧莲破涕为笑,禁止男女之情,又没有说禁止女女之情。
她可都十八了,寻常女子这岁数孩子都会跑了,几年前多少人想给她说婆家,她那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阿绣,本以为自己是个异类呢。
如果今年上元节看花灯的时候,没有在桥洞下看到同事惋桃跟一个“男子”亲嘴的话。
若旁人见了,那肯定是一男一女,但好巧不巧碧莲认得那“男子”,那如今青竹纤纤的“男子”,就是曾经去戏笙阁,帮狗蛋和她开门的仙童姐姐,说起来算是长姐的师妹了。
没想到都长那么高了,怪不得那段时间,惋桃天天打扮得美美哒去听戏。
原来这世上,不止男女之情、就是女子与女子之间也存在着如夫妻一般的情,她不是异类,就算是,还有惋桃陪她呢。
想通了这一点,碧莲火速写信给阿绣,让她过完年来这儿小住,并火速要给自己改个好名字,阿绣名字这么好听,她必须得匹配她。
·
马车辘辘行在青石路上、两旁杏花盛开,惠风和畅。
“都头,到井田县城门了。”
一道中气十足的女音传来,马车内嗯了声,又传来一阵有些娇憨的低斥,“老实些!”
原来那车内还五花大绑着一个络腮胡子,若铜铃一般的大眼死死瞪着女人。
女人肤色粗糙,微黑,五官西肢都纤长有力,瞧着就是个练家子。
左右腿边还搁了一双大锤,重若三西百斤。
马车威风凛凛的自城门中间大道驶去,驾车女子递了个牌子,几个执红缨枪的兵甲纷纷行礼,非常恭敬的请马车进去。
“小人于根儿见过都头。”
县衙门口,于捕头带领一众青衣红甲捕快行礼。
女人一身劲装,头发利索地扎了个马尾,一手握一只漆黑大锤。
“于捕头,这车里有个抢劫我的人,正好你给带去衙门吧。”与凌厉带煞的外表不符,女人声音憨憨的,还有些改不掉的口音。
于捕头到底缉拿审过不少犯人,之前就觉得这口音有些耳熟,如今再听,忽而眼前浮现了那姐弟仨。
“恕小人冒昧多嘴,都头可是满溪乡清泉镇人?”
女人表情没变,握锤柄的手指不由紧了下,“你认识满溪乡的人?”
于捕头斟酌了下,似是存了些邀功的心思,也似是又找到了一个能与心上人接触的机会,
“认识,他们就在小人家后面住着,小人可以给都头带路,若恰好是同乡,都头也算是他乡…遇…”
突然戛然而止,于捕头有些脸热,不过眼前女人倒也没觉得什么,毕竟她识字也少,“有道理,既是同乡,不妨见见。”
(http://www.220book.com/book/XY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