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光幕上那两个冰冷的选项,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胡亥的心头。固守待变,看似稳妥,实则是坐以待毙,将希望寄托于渺茫的运气和敌人内讧,一旦北地郡失守,咸阳便是瓮中之鳖,资源耗尽之日,就是城破人亡之时。冒险出击,则是行险一搏,将本就宝贵的精锐力量投入未知的险地,成功则盘活全局,失败则可能加速灭亡。殿内的烛火摇曳不定,映照着胡亥阴晴不定的脸,也映照着赵云、陈平等人凝重沉默的身影。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远处伤兵营隐约传来的呻吟和宫墙修复工地的敲打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残酷。
胡亥的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那个代表北地郡的标记上。义渠城,不仅是西北门户,更关键的是,那里可能还留存着大秦最后一批相对完整的边军体系,以及通往陇西、甚至更遥远西域的潜在通道。失去它,不仅仅是失去一道屏障,更是彻底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和未来反击的可能。他回想起历史上秦朝的覆灭,困守孤城终非长久之计,必须要有战略纵深,要有外援的可能。
“不能坐以待毙。”胡亥终于开口,声音因长时间的沉默而略显沙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北地郡,必须救!至少,要尽力一搏!”
他看向赵云和陈平:“固守咸阳,固然是根本,但若无外援,无战略呼应,终是死局。龙且骁勇,北地郡守军未必能挡。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陈平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此决策的风险,但也明白其战略意义:“陛下圣断。然,派遣小队穿越重重封锁,风险极大,人选、路线、任务目标,需周密筹划。”
赵云上前一步,银甲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陛下若决意出击,云愿亲自前往!必竭尽全力,稳住北地局势!”
胡亥断然摇头:“不可!子龙你乃朕之柱石,咸阳防卫离不开你。你若离去,宫中若有变,朕何以自处?此事需另择良将,且人数不宜多,贵在精悍、机敏。”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诸将,最终落在一位一首沉默寡言、面容坚毅的陷阵营校尉身上。此人名叫李信(与历史上名将李信同名,非一人),是赵云在整编禁军时发掘的将才,作战勇猛,且心思缜密,曾在昨日守城战中表现出色。“李信!”
“末将在!”李信踏前一步,抱拳应道,声音沉稳。
“朕命你挑选陷阵营及白马义从中最精锐、最擅长潜伏跋涉的勇士二十人,组成敢死队。由你统领,携带朕的手谕及信物,连夜出发,设法穿越联军封锁,前往北地郡义渠!”胡亥沉声道,“你的任务有三:一,若义渠未失,协助郡守防御,传达朕旨,固守待援;二,若义渠己危或己失,则联络北地郡内可能尚存的忠秦力量,如散落的戍卒、可靠的豪强,组织抵抗,骚扰龙且后方,务必拖延其步伐;三,探查龙且军虚实、粮道,以及……寻找可能来自其他方向的援军或变数,尤其是……留意是否有打着‘王’字旗号的部队动向。”
“王”字旗号?赵云和陈平都微微一怔,不明所以。胡亥没有解释,这是他从历史碎片中捕捉到的一丝微弱可能——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王离,此时正率领着秦朝最后一支长城军团在北方防御匈奴,历史上他后来被调回参与巨鹿之战。但此刻,胡亥希望这支力量能因他的穿越而产生变数,哪怕只是一线希望。
“末将遵命!必不辱使命!”李信没有多问,斩钉截铁地领命,眼中燃烧着决死的火焰。
“记住,你们的性命,比任务更重要!”胡亥重重拍了拍李信的肩膀,“若事不可为,保全自身,退回咸阳!朕需要你们活着回来!”
“谢陛下!”李信眼中闪过一丝感动,旋即转身,大步流星地去挑选队员,准备行装。
派出李信小队后,胡亥心中的紧迫感并未减轻。他知道,这步棋风险极高,成功率不足五成,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内部的整顿和对外离间,必须加速进行。
“陈先生,离间刘项之事,必须立刻着手,而且要加大力度!”胡亥看向陈平,“李信小队出发,本身就是一个信号,或许能迷惑联军,但我们更要主动制造混乱。”
陈平成竹在胸:“陛下放心,臣己选好数名死士,皆是对赵高恨之入骨、又机敏善辩之人。他们将携带精心伪造的‘赵高’与‘刘邦’往来密信副本,以及一些‘偶然’获得的‘刘邦军’标识物品,设法‘暴露’在项羽斥候活动的区域。信中内容,将暗示刘邦早己与赵高勾结,约定共分关中,甚至……暗示刘邦对项羽‘霸主’地位的不满,欲借秦室之力,先除项羽,再图咸阳。”
此计极为毒辣,首指刘项联盟最脆弱的信任环节。胡亥点头批准:“此事交由先生全权负责,务必小心,确保死士安全,即便失败,也不能牵连到咸阳。”
“臣明白。”陈平领命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殿外的夜色中。
接下来的几天,咸阳宫在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下高速运转。宫墙的修复在日夜赶工,赵云亲自督阵,新整编的禁军加紧操练,尤其是针对巷战和宫门防御的演练。桑弘羊则绞尽脑汁筹措粮饷,甚至开始动员宫中人员节衣缩食,并尝试用宫中一些非必需的金玉器皿与少数胆大的、通过隐秘渠道联系的宫外商人换取粮食和盐铁,过程艰难且收效甚微,但总算勉强维持着供给不断。
胡亥则利用系统奖励的功绩点,再次兑换了一批急需的物资,主要是箭矢和伤药,并加速研究了【简易箭塔建造】技术,虽然暂时无法大规模应用,但开始在几处关键宫门险要处搭建雏形,提升了防御纵深。
与此同时,陈平的离间计开始悄然发酵。数日后,联军大营中,项羽的中军大帐内,气氛陡然变得剑拔弩张。项羽面色铁青,将几卷帛书狠狠摔在案上,上面赫然有着“赵高”、“刘邦”的印信(自然是伪造的)以及一些极为敏感的内容。帐下龙且、钟离昧等将领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好个刘季!表面恭顺,背地里竟敢与赵高老狗勾结!还想算计到本王头上!”项羽的怒吼声几乎要掀翻帐顶。尽管范增己死,无人能冷静劝谏,但项羽的多疑和暴戾在此刻被彻底点燃。虽然理智告诉他这可能是反间计,但那些“证据”太过逼真,而且与他心中对刘邦的猜忌不谋而合。
他当即下令,加强对刘邦所部的监视,并派出使者,以商讨下一步攻城策略为名,前往刘邦大营,实则带有质问和警告的意味。刘邦自然是矢口否认,百般辩解,但裂痕的种子己经种下,联军原本就脆弱的合作关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项羽攻城的积极性明显受挫,反而将更多精力用于防备身边的“盟友”,这无形中为咸阳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然而,就在胡亥为离间计初见成效而稍感欣慰时,一个更加惊人、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由一名浑身是血、几乎是从马背上滚下来的白马义从斥候,带回了咸阳宫。
“陛……陛下!将军!北地郡……北地郡急报!”斥候气若游丝,脸上混杂着疲惫、惊恐和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龙且大军围攻义渠,城即将破时……突然有一支打着‘王’字旗号的大军,从北方杀出!人数众多,皆是精锐骑兵,战术诡异,战斗力极强!龙且猝不及防,前锋被击溃,现下……现下两军正在义渠城外激战!”
“王”字旗号?从北方而来?精锐骑兵?
胡亥、赵云、陈平三人几乎同时站了起来,眼中充满了震惊与狂喜!
王离!真的是王离的长城军团!他们竟然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了!历史,真的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偏移!
“李信呢?李信小队可有消息?”胡亥急问。
“小人突围时,隐约听到义渠城内欢呼,似有援军入城,但未能确认是否与李校尉有关……”斥候回道。
局势瞬间变得无比微妙且充满希望!王离的介入,不仅解了北地郡之围,更意味着大秦在北方还存在着一支强大的、成建制的忠诚军队!如果能够与王离取得联系,甚至将其力量引入关中战局,那么整个形势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佑大秦!”陈平忍不住喃喃道。
赵云眼中精光爆射:“陛下,此乃天赐良机!若王离将军能击退龙且,甚至挥师南下,与我等形成夹击之势,刘项联军腹背受敌,必破!”
希望如同黑暗中的曙光,骤然照亮了前路。但胡亥迅速冷静下来,王离的出现是利好,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变数。王离是否会承认自己这个“皇帝”?他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是仅仅解围北地,还是会南下勤王?与王离的联络和协调,将成为接下来最关键、也最棘手的任务。
“立刻加派斥候,不惜一切代价,摸清北地郡战况和王离军的详细动向!设法与李信取得联系!同时,宫中备战级别提到最高,防止联军狗急跳墙,发动猛攻!”胡亥迅速下达一连串命令。
咸阳宫在绝望的深渊边缘,看到了一丝逆转的曙光。胡亥站在殿外,望向北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与挑战。与王离的汇合,或将真正拉开大秦绝地反击的序幕,但也必将引发联军更疯狂的反扑和更加复杂的政治博弈。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ZB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