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快从老主顾李婶那里得到一个消息:镇西头河边,新开了家“河畔饭馆”,规模不大,但老板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正在寻找稳定的酱油供应商。而隔壁镇的胡家,己经派人去接触过了。
机会!
刘金凤当机立断,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一小坛特制的“浓香型”酱油和王小花一起,首奔镇西头。
“河畔饭馆”果然新开张,门脸干净,里面桌椅摆放得整齐。老板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姓韩,看着挺精神。
听说刘金凤是来推销酱油的,韩老板有点意外,但还是客气地请她们进来。
“韩老板,听说您这饭馆刚开张,肯定想做出特色。这是我们‘刘氏酱园’的酱油,您尝尝看。”刘金凤开门见山,让王小花打开坛子。
浓郁的酱香再次发挥威力。
韩老板好奇地凑近闻了闻,眼神微动。他拿来一个小碟,倒出一点,仔细观察色泽,又蘸了点品尝。
“这酱油……”他沉吟着,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味道很正,而且……很特别,香味很足。”
“韩老板是懂行的。”刘金凤笑道,“这是我们特制的,做红烧、卤味尤其出彩。不瞒您说,春风饭店现在用的就是我们家这款。”
“春风饭店?”韩老板有些惊讶,春风饭店可是镇上的老招牌。他再次打量了一下刘金凤,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太太,竟然能拿下春风饭店的订单?
“是的。”王小花适时接口,语气带着自豪,“这是我们记录的生产数据和顾客反馈。”她拿出那个被街道干部称赞过的小本子,翻给韩老板看。
韩老板看着那工整的记录,听着王小花条理清晰的介绍,脸上的神色越来越认真。
他开饭馆,不是小打小闹,是想做长久生意的。货源稳定、品质可靠是关键。这刘老太太母女,做事如此认真规范,酱油品质又确实出色,比那个油嘴滑舌、吹得天花乱坠的胡家贩子,看起来可靠多了!
“刘老太太,您这酱油,价格怎么说?”韩老板心动了。
刘金凤报出了给春风饭店同样的价格:“浓香型五毛五一斤,普通版西毛。”
韩老板略一思忖,这个价格比胡家报的稍高一点,但品质天差地别,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价格没问题。”韩老板爽快道,“不过,供应量和时间……”
“这个您放心,”刘金凤接过话头,“我们虽然是小本经营,但最重信誉。约定好的时间、分量,绝不会耽误您做生意。要是出了问题,我们包赔!”
这话说得底气十足。
韩老板彻底放下了心:“成!那就先定二十斤浓香型的试试!如果客人反馈好,咱们就长期合作!”
“太好了!”王小花忍不住小声欢呼。
刘金凤也露出了笑容,但她还有后手:“韩老板,咱们合作愉快。另外,我还有个提议,咱们能不能简单写个条子,就是把定的什么货,多少斤,什么价,送货时间写清楚,双方按个手印?不是信不过您,是这样咱们双方都踏实,也免得以后有人从中作梗,搞些不清不楚的事情。”她这话意有所指,显然是防着姓胡的再来搞破坏。
韩老板一听,觉得这老太太做事真是又讲究又稳妥,立刻同意:“应该的!立个字据,对双方都是保障!”
当下,王小花就拿出随身带的铅笔和小本子,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份简单的供货协议,写明了产品、价格、数量和首次送货时间。刘金凤和韩老板分别在上面按了红手印。
拿着这份轻飘飘却沉甸甸的协议,刘金凤心里踏实了。这不仅是第一份正式协议,更是她商业思维迈进的一大步!
从“河畔饭馆”出来,王小花兴奋得脸颊通红:“妈!咱们又拿下了一个大客户!还是从胡家手里抢过来的!”
刘金凤脸上也带着笑,但眼神冷静:“生意场上就是这样,凭本事吃饭。咱东西好,做事规矩,就不怕竞争。”
她顿了顿,低声对女儿说:“不过,咱截了胡家的胡,以他那小心眼的性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回去得让大家更警惕点。”
王小花用力点头,把母亲的话记在心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五十五:老妈她只想搞钱(http://www.220book.com/book/XZT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