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标镇食品厂的消息,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小小的镇子上激起了层层涟漪。明面上,符合条件、表示有意向的单位和个人不过三西家,但水面下的暗流,却远比看起来汹涌。
王大刚通过以前的朋友关系,很快摸到了一些情况。红星酱油厂果然志在必得,据说他们厂里一位副厂长的连襟在县里某个部门任职,早己上下打点,势在必得。而那个开砖窑的赵老板,财大气粗,扬言就是砸钱也要把厂子拿下,给他儿子弄个正经产业。
“妈,情况不太妙啊。”王大刚忧心忡忡地汇报,“红星厂有背景,赵老板有钱,咱们……”他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但意思很明显,他们一个个体户,要关系没关系,要钱,跟赵老板那种暴发户也比不了。
刘金凤正在看王小花起草的投标书草案,闻言抬起头,目光平静:“咱们有咱们的优势。他们有关系,咱们有口碑;他们有钱,咱们有实实在在的产品和带动能力。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话虽如此,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这几天,以往一些还算熟悉的镇上干部,见了刘金凤都变得有些含糊其辞,显然是不想在这个敏感时刻沾上关系。连合作社的农户们听说后,都私下里替刘金凤捏把汗。
王小花更是把自己关在屋里,熬夜修改投标书,力求将“刘氏酱园”的优势、对未来的规划、以及盘活食品厂后能带来的就业和税收效益,阐述得淋漓尽致,数据详实,逻辑清晰。
“妈,我觉得,我们不能只强调做酱油。”王小花拿着修改好的稿子给刘金凤看,“食品厂原有的一些设备,比如简单的灌装线、烘房,我们改造后可以利用起来,开发一些酱菜、干制菌菇之类的副产品,丰富产品线,这也符合‘食品加工’的定位。”
刘金凤看着女儿熬夜熬出的黑眼圈,心疼又欣慰:“好,这个想法好!加进去!”
就在刘金凤一家紧锣密鼓准备之时,那位开砖窑的赵老板,居然提着两瓶好酒、一条好烟,亲自登门拜访了。
“刘厂长,久仰大名啊!”赵老板挺着啤酒肚,笑容满面,一进门就自来熟地拱手,“听说刘厂长也对食品厂有兴趣?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刘金凤心中警惕,面上客气:“赵老板说笑了,我们小本生意,也就是去凑个热闹,学习学习。”
“哎,刘厂长太谦虚了!”赵老板摆摆手,压低声音,“不瞒你说,那食品厂,我是志在必得!我儿子不成器,我就想给他弄个稳当产业。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合作?我出钱拿下厂子,你来负责技术和管理,股份嘛,好商量!保证比你现在挣得多!”
这是想把她刘金凤变成给他赵家打工的!
刘金凤心中冷笑,脸上却依旧平淡:“赵老板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刘氏酱园’是我们刘家的根,我还是想靠自己把它做大。合作的事,就不必提了。”
赵老板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走了。显然,这条“合作”的路也被刘金凤堵死了。
竞标尚未开始,硝烟味己然弥漫。
(http://www.220book.com/book/XZT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