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1章 初步成功与流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五十五:老妈她只想搞钱 http://www.220book.com/book/XZTB/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重生五十五:老妈她只想搞钱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五十五:老妈她只想搞钱最新章节随便看!

免费品尝的策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涟漪逐渐扩散。“刘氏酱园”这个原本无人问津的小展位,竟在展销会的后几天,意外地成了一个小热点。

其酱油独特醇厚的风味,与市面上常见的、偏重焦糖色和鲜味剂的酱油形成了鲜明对比,吸引了不少真正懂行或追求品质的客商。那位省外贸局的干部又来了两次,详细记录了生产工艺和合作社运作模式。港商秘书也带着他们公司的采购经理亲自过来品鉴,对酱油品质赞不绝口,当场签订了五百斤的试订单,价格比他们在本地的批发价高出近五成!

王大刚捏着那份盖着红章的合同,手都在微微发抖。王小花更是激动得眼圈发红,连日来的疲惫和委屈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南滨市本地一家颇有影响力的晚报记者,也被这个“靠味道逆袭”的小展位吸引,专门过来采访。

“王小花同志,王大刚同志,能谈谈你们的故事吗?我听说你们是家庭作坊起家,还带动了合作社?”记者饶有兴趣地问。

面对镜头和录音笔,王大刚还有些拘谨,王小花则落落大方,将母亲刘金凤如何重振家业、如何严抓质量、如何创办合作社带领乡亲致富的故事,娓娓道来。她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平实地叙述,却更显真诚动人。

“我们没什么秘诀,就是老老实实按古法做,对得起每一滴酱油,对得起信任我们的顾客和乡亲。”王小花最后说道。

第二天,一篇题为《古法酱香飘南滨,小作坊闯出大市场》的报道见报了,还配发了兄妹二人在展台前的照片。虽然篇幅不大,但在展销会上却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刘氏酱园”这个名字,第一次走出了县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人知晓。

展销会结束那天,王大刚和王小花盘点成果,除了签订的订单,还收获了厚厚一叠名片和合作意向。带去的样品被抢购一空,宣传册也所剩无几。

“哥,我们成功了!”王小花看着满载而归的行李,声音带着哽咽。

王大刚重重地点头,黝黑的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嗯!回去告诉妈,她一定高兴!”

就在王大刚和王小花满载荣誉与订单,风尘仆仆赶回老家的同时,刘金凤在新食品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厂的磨合期尚未完全过去,个别老师傅旧习难改,生产效率始终达不到预期。而更让她心烦的是,那个被清退出合作社的李秀娥,并不甘心,开始在镇上散布谣言。

“听说了吗?刘金凤那新厂子用的都是旧社会资本家的法子,压榨工人哩!”

“她那酱油卖那么贵,指不定加了啥见不得人的东西!”

“她儿子闺女去南滨?我看是赔本赚吆喝,说不定把家底都赔光了!”

这些阴损的流言像苍蝇一样,嗡嗡作响,虽然暂时撼动不了“刘氏”的根基,却也让人膈应,甚至影响到了个别合作社农户的心态。

这天,刘金凤正在新厂督促一批酱胚的翻拌,老会计孙福贵拿着报纸,激动地跑了进来。

“厂长!厂长!大喜事啊!刚子和小花上报纸了!南滨的报纸!”孙福贵声音都在发颤,将那张小心折叠的晚报递了过来。

刘金凤接过报纸,一眼就看到了版面上儿女略显青涩却眼神坚定的照片,以及那篇报道。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手指微微颤抖,眼眶渐渐了。

“好……好孩子!真是妈的好孩子!”她喃喃自语,声音哽咽。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压力,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边的欣慰和骄傲。她的儿女,真的长大了,飞出去了!

她立刻让孙福贵把报纸贴在厂门口最显眼的位置。工人们围过来看,议论纷纷,脸上都露出了与有荣焉的表情。那些关于“赔光家底”的谣言,在这份实实在在的报纸面前,不攻自破。

“都看见了吧?”刘金凤环视众人,声音洪亮,“这就是咱们‘刘氏’的骨气!靠真本事吃饭,走到哪儿都立得住!以后,谁再听见那些不三不西的话,就把这报纸拍他脸上!”

她的话,掷地有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几天后,王大刚和王小花终于回来了。他们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合同和订单,还有南滨之行的见闻和更开阔的思路。

“妈!我们回来了!”王大刚一进厂门就大声喊道,声音里充满了兴奋。

刘金凤看着明显瘦了却精神焕发的一双儿女,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一家人团聚,新老厂区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http://www.220book.com/book/XZT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五十五:老妈她只想搞钱 http://www.220book.com/book/XZT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