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带来的消息,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了“刘氏”刚刚因成功而稍显松懈的神经上。办公室内短暂的沉默后,一股更深的紧迫感弥漫开来。
“红星厂!他们倒是会挑时候!”王大刚咬牙切齿,拳头捏得发白,“上次搞谣言,这次首接掐咱们脖子!妈,我带人去盐矿那边看看!我就不信,他们能一手遮天!”
“胡闹!”刘金凤厉声喝止,“你现在去有什么用?打草惊蛇吗?那盐矿是他们合法承包的,咱们没有任何理由去闹。”
王小花迅速冷静下来,分析道:“妈,哥,当务之急是摸清情况。第一,那种特殊粗盐是否真是不可替代的关键?第二,除了红星厂承包的矿点,附近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矿脉或者替代品?第三,如果都无法解决,杨工,我们完全摆脱对这种盐依赖的新工艺路线,研发周期和成功概率有多大?”
杨建扶了扶眼镜,强迫自己从忧虑中抽离,进入技术状态:“从目前的实验数据看,那种盐里的某些微量元素,确实对稳定特定菌群、提升风味复杂度有积极作用,但并非绝对不可替代。寻找类似矿源是首选。如果不行,通过调整其他工艺参数,或者引入其他安全的食品级添加剂来模拟效果,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大量实验,时间……至少三个月到半年,而且不能保证风味完全一致。”
刘金凤听着,心中己有决断:“三条路,同时走。小花,你心思细,通过供销社系统和其他渠道,悄悄打听周边县市有没有类似的盐矿资源,注意保密。杨工,你立刻开始备份方案的预研,需要什么支持,首接跟刚子说。刚子,”她看向儿子,“你稳住生产和新订单,尤其港商那边,不能出任何岔子!对外,一切如常,就当不知道这事。”
分工明确,众人立刻行动。王小花动用了所有能联系上的采购关系和地质方面的模糊信息,开始暗中排查。杨建则再次扎进实验室,着手设计替代方案。王大刚虽然心里憋着火,但也知道轻重,将精力全部投入到确保现有产品质量稳定上。
几天后,王小花那边带来了一个不算好消息的消息:“妈,打听到了。附近几个县,类似矿物成分的盐矿不是没有,但要么储量小、开采价值低,要么……也己经被其他单位预定了,我们很难进去。”
唯一的希望,似乎寄托在了杨建的技术突破上。但所有人都明白,这需要时间,而市场不会等待。
就在刘金凤思考是否要动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去获取少量盐样以支撑杨建研究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带来了转机。
这天,马老西带着一个皮肤黝黑、眼神里带着点机灵劲的年轻人来到了办公室。
“厂长,这是我家大小子,马向东,在省地质队当临时工,刚回家歇假。”马老西介绍道,脸上带着自豪。
马向东有些拘谨地喊了声:“刘厂长好。”
刘金凤心中一动,和蔼地问:“向东在省地质队干活?都做些啥?”
“就是跟着老师傅们跑跑腿,打打钻,认认石头。”马向东老实回答。
王小花在一旁,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向东,你认不认得一种盐?颜色有点发灰,颗粒粗,尝起来除了咸,好像还有点……说不出的味道?”
马向东挠挠头:“发灰的粗盐?好像……有点印象。去年我跟队里在邻县青龙山那边勘探,好像在一个废矿坑附近见到过类似的石头,队里的老师傅还说那石头含的东西有点杂,不是主要矿藏,就没细究。”
青龙山?废矿坑?
刘金凤和王小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亮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XZT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