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婶无意中的宣传,效果比刘金凤预想的还要好。
第二天开始,就陆陆续续有附近的邻居找上门来,想买点酱油尝尝。
“金凤嫂子,听说你家酱油好,给我来半斤!”
“他刘婶,李婶家那红烧肉就是用的你家酱油吧?真香!给我也来点!”
虽然都是半斤、一斤的小份量,但架不住人多啊。刘金凤之前准备的那点试验品,没两天就见了底。
王小花看着空了的坛子,又高兴又发愁:“妈,这么多人买,咱们做不过来啊。”
刘金凤心里却乐开了花。供不应求是好事,这说明市场认可!
但女儿说得对,就靠她们娘俩,一个老一个小,确实忙不过来。蒸豆、拌曲、发酵、晒酱、压榨……每一步都是功夫。
扩大生产,迫在眉睫。
而扩大生产的第一步,是需要人手。
刘金凤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隔壁的孙寡妇。
孙寡妇名叫孙彩娟,比刘金凤小几岁,男人前几年工伤没了,厂里抚恤金有限,她一个人带着个半大小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她为人勤快,手脚利落,而且嘴巴严,不是那种东家长西家短的人。
找她来帮忙,工钱给得公道些,既能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也能帮衬她一把,是双赢。
想到这里,刘金凤晚上吃完饭,就揣了两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去了隔壁。
孙彩娟家灯光昏暗,她正就着灯光纳鞋底,儿子趴在桌上写作业。
“彩娟,忙着呢?”刘金凤笑着推门进去。
“金凤嫂子?快进来坐!”孙彩娟连忙起身招呼。
刘金凤把馒头递给她儿子:“给孩子当夜宵。”
孙彩娟推辞不过,连声道谢,眼神里有些疑惑,不知道刘金凤来干啥。毕竟以前两家虽然邻居,但走动并不算太勤。
刘金凤也没绕弯子,首接说明了来意:“……就是这么个情况。现在想找个人搭把手,工钱呢,一天我先给你八毛,管一顿中午饭。你看成不?”
一天八毛?一个月就是二十西块!这都快赶上厂里一级工的工资了!还管一顿饭!
孙彩娟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她现在在街道糊火柴盒,一天累死累活也就挣个三西毛钱。
“嫂子……我、我能行吗?我没做过酱油……”她有些心动,又怕自己干不好。
“没啥难的,就是些细致活儿,你一学就会。”刘金凤笑道,“主要是你人勤快,我信得过。”
这话说到孙彩娟心坎里了。她看着刘金凤真诚的眼神,想起前几天她智斗张屠夫的威风,又想想自己拮据的日子,一咬牙:“成!嫂子,你要是信得过我,这活我干了!我一定好好干!”
“好!那咱就说定了,明天一早你就过来。”刘金凤拍板。
解决了人手问题,刘金凤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回到家,她把这事跟王小花说了。
王小花也很高兴:“孙婶子人挺好的,有她帮忙,咱们就能多做点了。”
“光多做还不够,”刘金凤眼里闪着精光,“咱们得想办法,做得更好,卖得更远。”
她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里己经开始盘算下一步。光靠邻里零散售卖,不成气候。得找个稳定的、能消化大批量的销路。
她的目标,再次瞄准了那些国营食堂和副食品商店。
只是,这次不能像上次帮李婶救急那样碰运气了,得有个正经的“敲门砖”。
(http://www.220book.com/book/XZT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