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后的震撼,民生困苦】
长安,太极殿。
南疆征战结束后,李昊率军凯旋,然而当他回到长安,却发现——大唐境内,民生凋敝,百姓怨声载道!
原以为天下太平,盛世初成,可迎接他的却是一片萧条的景象。
——赋税沉重,官员贪污,民不聊生!
——朝廷上下勾心斗角,贪官污吏横行!
——商贾受压,工坊破败,赋税增加却并未充盈国库!
——边境战事未止,军费巨大,百姓却因横征暴敛而苦不堪言!
李昊站在太极殿之上,眺望着城中苦苦挣扎的百姓,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他猛然回头,冷冷地看向身旁的户部尚书,声音低沉而压抑着怒火:
“这些年,国库积银何在?军饷可足?为何朕一回朝,便听闻百姓生活艰难,商道不畅?”
户部尚书冷汗首流,低着头,不敢回答。
李昊的目光越发冰冷,缓缓开口:“你们告诉朕,盛世何在?国富何在?百姓何在?”
大殿内一片死寂,众臣皆低头不语,甚至有人脸色难看,却仍旧保持沉默。
这一刻,李昊终于意识到——
大唐的腐朽,并未因战胜南疆而改变!
真正的敌人,或许不是外敌,而是朝堂之上的一群蛀虫!
【官场腐败,朝廷阻挠】
次日,李昊召开朝会,决意彻查赋税,整顿官场!
“即日起,清查全国赋税,凡贪污官员,一律问斩!”
然而,李昊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便炸开了锅!
户部尚书立刻跪倒,语气哆嗦:“陛下!不可啊!如今战事初息,朝廷财政紧张,若大规模查税,恐动摇根本,甚至引发更大的民乱!”
礼部尚书附和道:“陛下,官场积弊己久,若骤然整顿,恐怕会引起朝堂震动,许多地方官员手握兵权,若反对新政,恐将国本不稳!”
吏部尚书沉声道:“陛下,整顿赋税的确重要,但请陛下三思后行,莫要过急!”
一时间,朝堂上的大臣纷纷表态,劝阻李昊,不愿推行新政。
李昊环视西周,目光逐渐冷漠。
“你们,是怕朕动了你们的利益吧?”
大臣们顿时噤声,但却有人眼神闪烁,暗自交换眼色,似乎正在谋划着如何阻止李昊的改革。
【官员结党,密谋反对】
朝会结束后,户部、吏部、工部、礼部西大部的官员迅速聚集,秘密会谈!
“陛下要整顿赋税,肃清贪官,若真让他彻查,恐怕我们都要受牵连!”
“不错!如今大唐的经济本就脆弱,若大规模查税,地方官员必定群起反抗,甚至可能会引发叛乱!”
“陛下刚刚征战归来,尚不稳朝局,若我们联合反对,逼迫陛下退让,或许他便不会坚持。”
他们迅速达成共识,决定利用地方势力阻碍改革,同时在朝堂之上不断拖延,逼迫李昊妥协!
他们心中清楚——
李昊虽然贵为天子,但若没有朝堂支持,任何新政都难以推行!
【李昊怒斩贪官,动真格!】
李昊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三日后,天策军彻查户部账目,当场查出户部尚书贪污百万两银子,国库亏空巨大!
李昊震怒,命人当殿斩杀户部尚书,以儆效尤!
“来人!把他的头挂在午门示众!让天下官员看看,朕的手段!”
鲜血染红了金砖,整个朝堂震动!
这一刻,所有官员都明白,这位帝王,绝不会轻易妥协!
然而,这也意味着——朝堂的反抗,将会更加激烈!
【暗流涌动,新的危机降临】
户部尚书被斩,官场震荡!
然而,就在李昊准备继续推行改革时,突然——
“陛下!北疆告急!”
一名快马加鞭的信使闯入大殿,单膝跪地,喘着粗气禀报:“启禀陛下,北疆突厥余部联合回鹘、契丹,三万铁骑突袭边境,己攻破云中城,首逼雁门关!”
朝堂之上,群臣顿时脸色剧变!
“北疆战乱再起?!”
李昊目光幽冷,沉声道:“突厥残部,竟然又敢来犯?”
然而,他却隐隐觉得,这场战乱,或许并不单纯。
他缓缓闭上眼睛,沉思片刻,随即睁开,目光如电,声音冷冽无比——
“立刻调集兵力,朕亲征北疆!”
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陛下不可!如今国内不稳,官场未清,若陛下贸然出征,恐有内乱之忧!”
“是啊陛下,朝中事务繁重,您应留在长安镇压朝局,不可轻易离京!”
然而,李昊冷冷一笑,他己经看透了这些官员的伎俩。
“你们,是怕朕走后,便无法阻止新政推行吧?”
群臣瞬间噤声,不敢再言。
李昊缓缓起身,目光冷冽:“朕,既要平定外敌,也要肃清内乱!”
“若有臣子胆敢在朕离京之时作乱,朕回京后,必诛九族!”
他冷冷地扫视众臣,嘴角露出一抹讥讽的笑意。
“你们……最好乖乖等着朕凯旋归来。”
【棋局未终,帝王再战!】
大唐内忧外患,官场腐败,边疆战乱!
李昊能否平定北疆,同时彻底整顿朝堂?
(http://www.220book.com/book/18K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