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9章 爱好文学的叶雨泽
这事儿其实叶雨泽也很无奈,面对郑楠楠的埋怨,他也没把责任推给人家,只能自嘲是自己老了。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没想到自己老到地都不能种了,他突然间就有了挫败感。
农场的年轻人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曾几何时,他也是这样的,关于自己的青春,他记忆最深的,就是在唐城时候,和小伯子他们一起混得时候。
只是那波人到了如今,好像就剩下他自己了,这就是世事无常吧。
看到他情绪低落,杨革勇还嘲笑了他一番,指着自己的一儿一女炫耀半天。
这个损友向来就是如此,偶尔的失落你要是指望他安慰,那换来的肯定是嘲讽。特别是因为感情方面的。
因为这货对于女人,就没有感情,纯粹就是欲望,你在身体上满足我,我在物质上满足你,互不相欠。
叶雨泽自问是做不到这个境界,因为人类总是需要感情的,他也想不通,这货咋就能做到没有感情?
当然,他肯定是有过的,驰娜儿,这都多少年了,还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年轻人们喜欢来他们这里蹭饭,虽然农场食堂厨师有正宗的军垦城人,但是他们还是喜欢找各种借口,来叶雨泽他们这里刷脸。
叶雨泽自然明白他们的意思,年轻人慕强,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崇拜功成名就的人,并且把他们当成目标。
这其中杨革勇最喜欢沈星河和大卫。这两个人精通机械和电控,创造力极强,只是搞出来的东西常常打破常规,让人一脸懵逼。
而叶雨泽最喜林深和艾米丽,因为这两个孩子喜欢那些非常玄奥的东西,而且身上文艺气息非常浓。
其实叶雨泽本身也是个非常文艺的人,只是这一辈子磕磕绊绊的,让他没有时间沉浸在这方面。
他的两个大儿子,叶风的性格其实是特别接近于王红花,勤奋,严谨,做什么都一心一意。
而叶茂其实性格是比较接近叶雨泽的,浪漫而又发散,喜欢文学,不喜欢一成不变,兴趣转变的非常快。
不然就冲他刚接手战士集团,就又进了体制内,叶雨泽就得抽他。
叶雨泽倒不是不喜欢体制内的人,他只是不看好这个儿子能够真的一辈子在那里面煎熬。
权力欲固然是每个男人都喜欢的,但是若想真的拥有权利,这个过程比做生意还要艰难。
资源,眼光,能力,还有天时地利,缺了哪一样你都不会有啥前途。
叶雨泽不相信叶茂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就他那性格,估计时间长不了就得腻了。
听说为了工作,他还跟金家姐妹分了手,当时叶雨泽就给气乐了,整得跟真的一样。
等哪天他闹辞职的时候,叶雨泽都想好了,先好好修理一顿,谁说干企业就比体制内差了?让他长个记性。
农场的傍晚,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橙红色。
叶雨泽站在农场的小院里,望着远处忙碌的年轻身影,思绪万千。
杨革勇叼着烟,晃晃悠悠地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叶,想啥呢?愁眉苦脸的,别一副未老先衰的样子。虽然生不出儿子了,但体格还是不错嘛!”
叶雨泽回过神,笑着踢了他一脚。
“就想着这些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看着他们,就想起咱们年轻的时候。”
“得嘞,可别回忆过去了,越回忆越觉得自己老。”
杨革勇说着,拉着叶雨泽往外走去。
“走,今天听说那些小子又要来蹭饭,咱们去杀只羊,给他们添个菜,说不定还带了新玩意儿,去看看热闹。”
果然,当他们走进食堂时,沈星河和大卫正围在一张桌子旁,捣鼓着一个奇形怪状的机器。
那机器上面布满了各种线路和零件,时不时还发出“滋滋”的声响。
艾米丽和林深则坐在角落里,捧着一本书,低声讨论着书中那些深奥的哲学和文学问题。
“哟,这是在搞什么大发明呢?”杨革勇凑上前,饶有兴趣地看着沈星河和大卫的作品。
沈星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兴奋地说:
“杨叔,这是我们新研发的智能灌溉辅助装置。按照传统方式灌溉,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效率不高。
我们这个装置,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自动调节灌溉量和时间。”
大卫接着补充道:“而且还能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智能预判,要是预测到近期有降雨,就会提前减少灌溉,避免过度浇水。不过现在还在试验阶段,还有些小问题需要解决。”
杨革勇听得两眼放光,“好小子,有想法!要是真能成功,这对农场来说可是个大好事。遇到啥问题尽管说,需要什么设备和材料,我给你们想办法。”
这时,叶雨泽也走过来,仔细端详着这个装置。
“创意很不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到农场的复杂环境。比如不同区域的土壤质地不一样,作物种类也繁多,这些因素都得综合考虑进去。”
沈星河和大卫连连点头,将叶雨泽的话认真记在心里。
他们知道,两位老板虽然平时看着随和,但在工作和技术方面,要求十分严格,提出的意见也总是一针见血。
在另一边,艾米丽和林深的讨论也愈发激烈。艾米丽手舞足蹈地说:
“林深,你不觉得书中说的这种存在主义观点,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有某种奇妙的联系吗?”
我们努力追求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我价值,这不就是在诠释存在主义吗?”
林深推了推眼镜,思索片刻后说:
“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又不完全符合。”
“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与书中不同,我们不仅要关注自我,还得考虑到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
“就像农场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业,还关系到很多人的生计和这片土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