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从推理小说成名之后,很多文学界的人士也开始拜读自己的作品,仔细的通过其中描绘的文笔,也感受到了自己在文学方后面的天赋和才华自己成名,固然可能因为写推理小说的套路,革新了整个原本的成就路线,更是跟自己本身的用词和文学功底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基础上有很多人出面劝诫自己可以朝着严肃文学的路线发展,毕竟论起业界的地位来说,严肃文学远比推理这种通俗小说更加的崇高一些。
而且严肃文学本身也具有着文学的意义,相比较之下,推理小说似乎显得太过于媚俗和迎合市场。
而蔡教授明显也是这些人行列中的一员,当初在宴会上对方对于顾城的思维逻辑以及推理小说中的布局赞叹不已,不过更加推崇的则是自己在描写情景和一些词哨以及独立观点时候的清新。
“确实如此,如果说现在的你只是稍微让人嫉妒,那么去年的你简直让人恨得无底投地,你的出现好像给大家一个十分惨痛的打击,在你之前不是没有人写的快,也不是没有人写的出色,但是能够把这两个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好像是绝无仅有。”
正如蔡教授所说,去年一整年的顾城之所以震撼人心,除了因为对方写的作品简直革新了整个推理小说界,更是因为对方绝无仅有的写作速度,一个作家能够高产到一年连出几部作品,这种速度简直让所有的拖更党觉得惭愧。
在文学小说界动辄什么什么十年磨一剑,30年呕心沥血力作的标题比比皆是,大家在面对作品的时候还是比较慎重的。
基本上在完成了初稿之后,还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反复斟酌之后再进行动笔,动笔之后又需要一段又一段的打磨,会刻意的放缓自己写作的速度,就是不希望等自己作品出来之后受到一片抨击,毕竟随着文学兴起的,除了作家还有那些文学评论家们。
一些文学评论家的主要工作,就是抨击现代文学的列端以及一些对待文学不认真或者是水平直线下降的作家。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顾城的存在才觉得特别的震撼人心,也正是因为对方如此高效率的工作迅速笼络了一连串的粉丝的关注和追捧,更是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直接把浩瀚出版社从岌岌可危的路线重新拉回到了正常行驶的轨道上。
两个人的交流越发的顺畅,一个有意增进感情,一个更是对他十分的欣赏,郎有情妾有义,自然熟悉的程度直线巨增,光是通过电话,两个人似乎已经达成了不错的交情。
大概又絮絮叨叨东扯西扯,交流一些文学的意见,同时了解一下这段时间文学的动态,以及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观点时间就很快过去了,将近20分钟左右便看着话题越聊越少,在顾城按捺不住之前,反倒是蔡教授当先点名了对方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