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弥漫着旧上海独韵风情的亚尔培路,阳光透过枝叶间隙,洒下斑驳光影。当黎茉行至第三个转弯处,一片硕大的梧桐叶悠悠飘落,恰好遮住了“玫瑰发廊”那略显神秘的门牌号。
她脚上踩着精致的粗跟麂皮鞋,鞋跟敲打着石板路,发出清脆声响。或许是被周遭景色迷了眼,又或许是心中正思索着什么,她竟转错了方向,不经意间踏入了那扇挂着“明德女中”铜牌的铸铁门。
校园里,身着蓝衣黑裙制服的短发女学生们,脸上洋溢着青春朝气,抱着书本鱼贯而过,正准备去食堂吃晚餐。轻声细语间,满是少女的纯真与活力。在洁白的石膏像旁,一台老式留声机悠悠转动,婉转柔美的《毛毛雨》曲调缓缓流淌。
黎茉循着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紫藤花香,不禁回想起自己曾在国立商学院读书的时光,大楼拐角处听到二楼的一间教室正在授课,她踩着楼梯一路走上去,轻轻推开了那件教室的后门。那西洋玻璃折射出奇异的光彩,将她身上那身米白色格纹大衣映照得如水中残阳。
讲台上,一名男子身姿挺拔,正激情澎湃地讲述着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这一概念。只见他时而挥舞手臂,时而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圈圈点点,为了让同学们理解透彻,他绘声绘色地举着生活里的例子:“就好比前几年,猪肉价格蹭蹭往上涨,以前十多块一斤,突然涨到三十多,这背后就有通货膨胀的影子 。”
他的声音富有磁性,语调抑扬顿挫,像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将台下同学们的目光牢牢吸引。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他,随着他的讲解时而点头,时而露出思索的神情。眼前人板书时惯用的花体字"R"依旧带着当年情书里的卷尾勾,可笔锋里多了刀刻般的决绝。一个熟悉的名字在黎茉心间炸开——这位讲课的老师,正是阔别许久的陈念安。
粉笔灰簌簌落进他西装翻领,黎茉瞥见讲台青瓷笔洗里泡着半朵夜来香,嫩黄的花瓣微微舒展,散发出若有若无的香气,与她手帕上绣的纹样如出一辙。
黎茉的视线死死锁住讲台上的男人,周遭的一切瞬间虚化,只剩他的身影无比清晰。那是陈念安,她曾经爱得刻骨铭心,又以为早己消逝在岁月洪流里的恋人。无数复杂情绪在她心底翻涌,震惊、疑惑、欣喜、委屈……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她困在其中。
她的手指微微颤抖,脑海中走马灯般闪过往昔的画面:他们在梧桐树下的漫步、在夕阳余晖中的相拥、离别时的泪与不舍。而如今,那个本应只存在于回忆里的人,却活生生地站在眼前。她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要问他,喉咙像被堵住一般,干涩发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他居然没有死,这是梦,还是命运的捉弄?
黎茉的手指紧紧扣住雕花橡木门框,骨节泛着青白。讲台上那个身影在晨光中镀着一层金边,粉笔灰簌簌落在深灰色法兰绒西装上,像撒了一层细碎的星子。他转身写下"货币贬值"西个字时,后颈处那枚朱砂痣在她瞳孔里忽明忽暗,恍如七年前海河河畔那个湿漉漉的黄昏。
"这位女士似乎对物价指数颇有研究?"陈念安突然转身,镜片后的目光穿过大半个教室首首刺来。黎茉这才惊觉自己竟将"用黄金储备对冲通胀"的批注说出了声,泛黄的笔记本从臂弯滑落,惊起一片细尘在空中漫舞。
前排梳着双丫髻的女生突然"呀"了一声,钢笔尖在笔记上洇开墨团。"1935年法币改革后,政府规定每元法币含银23.493448克。"陈念安用解剖刀般精准的语调切割着数字,指尖却轻轻拂过青瓷笔洗中的夜来香。
——
马府内,一辆锃亮的黑色福特轿车静静停在庭院之中,引擎轻响,似在催促着主人启程。
马二爷身着一袭剪裁得体的长衫,神色间带着几分急切与不安,率先钻进了轿车后座。身旁的嘉盈,一袭碧色旗袍,勾勒出她婀娜的身姿,可眉眼间却笼着一层淡淡的寒霜,透着拒人千里的清冷。管家小心翼翼地关上了车门,立在一旁,垂首不语。
轿车缓缓驶出府邸,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车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马二爷终于按捺不住,侧身面向嘉盈,声音里满是恳切:“嘉盈,你知道的,我心里全是你,你于我而言,比这世间的一切都金贵。”说着,他的手不自觉地伸过去,想要握住嘉盈的手,却被她不着痕迹地躲开。
马二爷微微一怔,旋即继续说道:“之前那张合照的事儿,我再跟你好好唠唠。那女子不过是曾经百乐门的,对我有过些倾慕之意罢了。我们之间清清白白,真的没什么。况且,她早己经不在这上海滩了,你就别再为这事儿耿耿于怀了,好不?”
他顿了顿,眼神里满是祈求:“盈儿,别再生我的气了,过去的事儿都己经过去了,往后的日子,我满心满眼就只有你。” 嘉盈静静地望着窗外,街边的路灯一盏盏闪过,像是她此刻纷乱如麻的思绪。良久,她轻轻叹了口气,却未作答。
作者“紫茉莉ovo”推荐阅读《【三人成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1DT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