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阳宫的议政大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秦王嬴政高坐于王座之上,目光如炬,俯瞰着殿下神色各异的群臣。殿下,蒙恬、王翦等一众秦军将领身姿笔挺,然而他们的脸上却难掩忧虑之色。
嬴政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抗秦联盟近来动作频频,诸位爱卿以为,他们此番进攻会指向何方?我大秦又该如何应对?”
蒙恬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大王,以臣之见,函谷关仍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函谷关乃我大秦东出之咽喉,亦是联军进入关中的必经之路。一旦函谷关有失,我大秦腹地便将首接暴露在联军的铁蹄之下。”他微微皱眉,继续分析,“且此前联军多次攻打函谷关,虽未成功,但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他们想必不会轻易放弃这条进攻路线。”
王翦抚着胡须,缓缓点头表示赞同:“蒙将军所言极是。不过,联军或许也知晓我军在函谷关防备森严,可能会采取声东击西之策。臣猜测,他们或许会分兵进攻武关或蒲阪。武关连通秦楚,若联军从此处突破,可迂回进入关中;蒲阪则是连接河东与关中的要地,一旦被占,我军在河东的防线便会岌岌可危 。”
其他将领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联军会从北方的上郡方向进攻,试图切断秦国与河套地区的联系;也有人觉得联军可能会联合巴蜀之地的势力,从南方发起攻击。一时间,大殿内议论纷纷。
嬴政静静地听着,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各种可能性。
待众人说完,他沉声道:“无论联军从何处进攻,我大秦都绝不能退缩。传令下去,加强函谷关的防御,增派兵力,加固城墙,储备足够的粮草和箭矢。同时,在武关、蒲阪、上郡等地也增设斥候,密切监视联军动向。一旦发现敌军踪迹,立刻回报,不得有误。”
蒙恬领命道:“臣定当竭尽全力,死守函谷关。臣建议在函谷关前布置拒马、鹿角等障碍物,延缓联军的进攻速度。同时,安排精锐弩手在关墙上待命,待联军靠近,给予他们迎头痛击。”
王翦则补充道:“为防联军分兵,臣愿率领一支精锐部队,作为机动力量,随时支援各处防线。一旦联军露出破绽,臣便率军出击,将其各个击破。”
嬴政微微颔首,对两位将领的安排表示满意:“好,就依两位爱卿所言。此外,加强国内的粮草征集和兵器打造,确保前线物资充足。再派使者前往各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分化抗秦联盟。朕倒要看看,他们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众臣齐声领命,随后各自散去,奔赴自己的岗位,紧张地筹备着即将到来的大战。
咸阳城内,士兵们开始忙碌地搬运物资、修缮工事;工匠们日夜赶工,在原基础上再度改善兵器;百姓们也被动员起来,协助军队运送粮草、传递消息。整个秦国都进入了战时状态,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抗秦联盟的挑战 。
而在抗秦联盟的营地内,谭辂也在与众将领商议着进攻计划。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拉开帷幕,究竟是秦军能够守住防线,继续迈向统一之路,还是抗秦联盟能够成功击败秦国,改写历史的进程,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
咸阳城的夜晚被火把照得通明,嬴政独自在宫殿的长廊徘徊,脑海中不断回想着白天朝堂上众人对局势的分析。尽管己制定了初步的防御策略,但他总觉得有哪里疏漏了。
次日清晨,嬴政再次召集众臣。待众人行礼完毕,嬴政开口道:“昨日虽商讨了应对之策,但朕反复思量,觉得我们对局势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差。诸位爱卿再仔细想想,之前的分析是否有欠妥之处?”
蒙恬眉头紧锁,率先发言:“大王,臣回去后也仔细琢磨了一番。或许我们过于聚焦关隘的防守,而忽视了联军进攻的方式。他们也许不会像以往那样单纯地正面强攻。”
这时,一位年轻的将领李信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大王,末将认为,我们之前对敌军的兵力分布和作战特点分析不足。比如,我们只知道联军兵力众多,但不清楚他们各支部队的精锐所在,也不了解他们战术配合的细节。这可能导致我们在防御时无法做到有的放矢。”
王翦微微点头,补充道:“李信所言极是。再者,我们的斥候虽然分布在各地,但获取的情报似乎不够精准和及时。这让我们在判断联军动向时,可能会出现误判。”
嬴政听后,神色愈发凝重:“诸位爱卿所言都切中要害。看来我们不仅要加强防御,更要重新审视情报收集和分析的工作。”
于是,会议转而讨论如何整顿军队与情报系统。蒙恬提出,要对函谷关的守军进行一次全面的演练,检验防御部署的漏洞,同时加强士兵的训练,提升他们应对不同进攻方式的能力。
王翦建议,组建一支专门的情报分析队伍,由经验丰富的谋士和熟悉各国情况的人组成,对斥候送来的情报进行仔细甄别和深入分析,避免因情报不实而做出错误决策。
李信则主动请缨,带领一支轻骑部队,深入联军周边地区,近距离侦察敌军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规律,为秦国提供更准确的情报。
嬴政一一应允,并强调:“此次整顿,关乎我大秦的生死存亡。务必雷厉风行,不得有丝毫懈怠。待整顿完毕,我们再果断出击,让抗秦联盟见识到大秦的威严。”
会议结束后,秦国的军队和情报系统迅速行动起来。函谷关的守军开始了紧张的演练,士兵们顶着烈日,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防守和反击的战术。
在咸阳城的一处隐蔽庭院里,情报分析队伍正式成立。谋士们日夜研究着堆积如山的情报,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们绘制出详细的联军兵力分布图,标注出可能的进攻路线和重点防御区域。
李信则带领着轻骑部队,悄悄离开了咸阳城。他们沿着联军可能进攻的路线,小心翼翼地前行。每到一处,李信都会派出斥候,深入周边城镇和村庄,收集关于联军的最新消息。
与此同时,秦国的使者也纷纷前往各国。他们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分歧,巧妙地施展离间计。在赵国,使者散布魏国暗中与秦国勾结的谣言;在楚国,使者则挑拨齐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暗示齐国在联盟中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在秦国紧锣密鼓进行整顿和部署的同时,抗秦联盟的营地内,谭辂与众将领也在为即将到来的进攻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察觉到秦国的防御有所加强,但并不清楚秦国正在进行全面的整顿和战略调整。
谭辂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他深知,秦国绝非易与之辈,这场战争必将异常艰难。但他也坚信,只要联盟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打破秦国的野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秦国的整顿工作逐渐进入尾声。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提升,情报系统也变得更加高效准确。嬴政站在咸阳城的城楼上,俯瞰着忙碌的城市和严阵以待的军队,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而秦国己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吾上从天意,孤即日起将要复秦业》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1KX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