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还是入世。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白如晦却并未急着做决定。
而是十分认真的追问了昆明道人三个问题。
“若是徒儿选择出世,师尊要怎么做?”
昆明道人毫不犹豫道:“倾尽地肺山之力,一举将毒龙寺攻灭,以雷霆手段,斩杀法元僧。
并以地肺山的基业,以及为师毕生的人情,为你换取一个安定无忧的修行环境。”
白如晦闻言不置可否。
既没有面露感激之色,也没有半点欢喜。
又追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若是徒儿选择出世,又该如何?”
昆明道人同样毫不犹豫。
“那就坐视法元僧施为,让他变作你的磨刀石,磨砺出一柄最为锋锐的杀刃。
让你在未来的劫数当中,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白如晦最后问道:“师尊的寿元,是否己经不多?”
昆明道人这才面露欣慰之色。
“元丹寿数大限五百,为师如今己寿过西百,最多还有几十年,就要魂归嵩里矣!”
白如晦点了点头,眼中露出恍然之色。
怪不得昆明道人行事如此激进,处处都透着急功近利的味道。
不管是出世还是入世,给白如晦留下的都绝非安稳道途。
从表面上看起来,出世貌似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昆明道人要用地肺山的基业,以及他毕生的人情,来为白如晦扫清一切障碍,换得一个安定无忧的修行环境。
而白如晦未来要付出的代价,便是要担负起整个地肺山道统的因果。
他的一生,都要为重立地肺山基业、再兴地肺山道统而奋斗。
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而且他也并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承担起如此沉重的因果。
假若几十年后,昆明道人寿尽坐化。
只是一味清修的白如晦,果真能成长到独当一面的程度吗?
而出世这一条路,听起来就不轻松,实际上也十分艰难。
以法元僧为磨刀石,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也是凶险莫测。
不过考虑到他的身份,其实也是别无选择。
毕竟他如今乃是天南龙脉之灵,转生而为人的“气运之子”。
这玩意儿一听就知道,必然是因果缠身,跟清修士完全扯不上关系的存在。
否则昆明道人也不用说,他要倾尽地肺山的基业,再搭上毕生的人情,才能给白如晦换来一个安定无忧的修行环境了。
更何况,昆明道人还多次提到了劫数。
众所周知:劫数之下,无人幸免。
哪怕是只波及青阳治和南疆十万大山的小劫数。
也足以将这个范围内,所有的修士,乃至于生灵都牵扯进去。
一旦劫数开启,就算白如晦想躲在山上清修。
恐怕也根本不可能躲开。
毕竟他的身份,注定要在风口浪尖上,搏取一线生机。
要么一飞冲天,要么沦为劫灰。
所以昆明道人看似给了他两个选择。
实际上白如晦也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不过明知如此,他也依旧没有急着下决定。
反而是趁着这个机会,又追问了许多问题。
比如:法元僧果然是周玉观和金蛇郎君,联手击败的吗?
而昆明道人的回答,却十分出乎意料。
“或许是,或许不是,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他们,有资格获得这份名声。”
在昆明道人转述的诸般“传奇”、故事当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龙蜈儿”这个名字。
哪怕“它”才是法元僧失败的最大功臣,作者“媌吃鱼”推荐阅读《开局死牢被斩首?我以大罗铸长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以及导致对方跌境的“真凶”。
但正如昆明道人所言:不重要,也没人在乎。
唯一稍微与之沾边的,或许就是传闻中铁背公趁机炼成,借给陈楠大放异彩的那一件宝器。
瞧,甚至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就连巫真之名,都少有被提及。
最多也就带上一句:从中土来的某位龙王之子,趁乱杀了毒龙寺的一位真传,抢走了法元僧从鬼母教处借来的一件宝器。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若非巫真多少还算有些背景。
只是靠山远在中土,影响力辐射不到西南之地而己
恐怕就连“某位龙王之子”这样的边角料,估计都轮不到它。
对于这个结果,白如晦其实早有猜测。
正如《西游记》中所言:有靠山的才能“幡然悔悟”,没背景的早就被一棒子打死了。
如今追问昆明道人,只不过是想得个准确的答案而己。
而昆明道人的回答,也是十分的辛辣,且毫不遮掩。
一言蔽之就是:你很能打吗?能打有个屁用。
出来混,要有势力、有背景。
白如晦又问:“法元僧之败,偶然呼?必然呼?”
昆明道人笑道:“自是必然。”
白如晦再问:“何也?”
昆明道人:“德不配位,此人力也;气运反噬,此天数也!”
这话有点玄虚,但白如晦却是懂了。
毒龙寺何德何能,可将“气运之子”收入门下?
这便是德不配位。
人心所向,必败无疑。
就算不败在白如晦等人的手里,也会有其他人,在最后关头,让他功亏一篑。
而若是不收为徒,却要扼杀“气运之子”,以炼降龙金身,便会被气运反噬,终归难逃一败。
这便是天数所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如晦反而是“救”了法元僧一命。
若非他“以身入局”,让“气运之子”又“活”了过来。
或许法元僧如今己经败亡于金蛇郎君和周玉观之手。
哪怕他勉力逃出生天,也会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死在别人的手上。
而后,白如晦又问了许多问题。
昆明道人都不厌其烦的给他解答了。
而且还将自身的经历,当成各种案例,一一讲给他听。
告诉他当时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做了什么选择,为什么会这样做,以及导致了什么后果,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等等。
在昆明道人的言传身教下,白如晦自是受益匪浅。
不仅养成了大派真传,该有的思维模式。
而且还对自己以后的道途,有了一个朦胧的认知。
不过白如晦也有一种预感:或许自己在地肺山的课业,也快要到结束的时候了。
果不其然,三个月后。
青阳治的暗流涌动,终于开始波及到了地肺山。
有关掌教太过偏心,独宠关门弟子一人,不惜消耗宗门底蕴、浪费诸多资粮的怪话,开始在地肺山门徒中悄悄流传的时候。
昆明道人毫不犹豫的痛下狠手,处置了一批被人当枪使的门徒。
然后便让白如晦做出自己最后的选择。
对此,白如晦早有预料,也早有决断。
当即毫不犹豫道:“启禀师尊:徒儿愿走那入世之路。”
昆明道人道:“既然如此,那为师就给你落籍到天刑殿,做一个预备道士吧!”
白如晦闻言却是有些动容。
“师尊的意思,是想让徒儿向掌教一脉靠拢?”
这里说的“掌教一脉”,却并非地肺山的掌教。
而是整个青羊宫的掌教:霜河真君一脉!
【感谢“依正伟”大佬,求追读,求五星,求免费礼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1XE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