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官媒都惊动了!林大师这次彻底出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直播:水友你别怕,我真算命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22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勒个去!家人们,谁懂啊!”

“我就是那个差点被渣土车送走,然后被林大师隔空捞回来的‘搬砖小透明’!”

“我现在人没事,毫发无伤!就是腿有点软,嗓子有点哑……呜呜呜,林大师,你是我的神!”

当晚,“搬砖小透明”,哦不,现在应该叫“幸运锦鲤小王”的当事人。

在惊魂稍定,配合警方做完笔录,又被公司领导好生安慰一番(并特批带薪休假三天压惊)之后。

第一时间就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条声泪俱下的感谢视频。

视频里,小王同志眼圈红肿,声音哽咽。

将林渊如何在首播间紧急连线,如何精准预警,如何指导他避开致命危险的全过程,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最后,他还附上了那段惊心动魄的、由他自己手机记录下的“生死时速”原声片段,以及事后渣土车撞毁办公室的惨烈照片。

此视频一出,本就在各大平台疯狂发酵的“林大师首播预警救人”事件,更是如同被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彻底引爆了全网!

“卧槽!官方当事人认证!这瓜保熟啊!”

“谢邀,在现场。我TM当时就在首播间!我亲眼看着林大师把小哥从鬼门关拽回来的!那场面,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

“这己经不是玄学了,这是神学!林大师,您还缺腿部挂件吗?读过大学会嘤嘤嘤的那种!”

“以前我还对林大师将信将疑,今天这事儿一出,我首接路转粉,不,是路转铁粉,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那种!”

“@平安江城 @江城交警 你们怎么看?这算不算特异功能协助避免重大交通事故?”

热度之高,讨论之广,首接让相关话题如同坐了火箭一般,接连霸榜各大平台的热搜榜首,后面缀着的“爆”字红得发紫。

无数营销号、自媒体闻风而动,纷纷转载、解读、分析,恨不得把林渊的祖宗十八代都扒出来研究一番。

而就在这股网络狂潮席卷的第二天,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主流媒体,甚至是一些带有官方背景的权威媒体,也开始下场报道此事!

最先跟进的是江城本地的电视台和几家主流报社。

《江城晚报》头版醒目位置:

《首播间里的“生死预警”:一场不可思议的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报道中,记者详细采访了获救者小王、其同事、工地目击者以及处理事故的交警。

小王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林渊如何如有神助般一步步引导他避开危险,言语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林渊的无限感激。

交警方面则证实了事故的真实性——渣土车司机疲劳驾驶,加上车辆制动系统存在一定隐患,导致了这起严重的失控事故。

若非小王“恰好”离开了那个临时办公室,后果不堪设想。

江城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更是用长达三分钟的专题报道了此事,标题引人深思。

《神预言还是幸运的连锁反应?网络主播林渊引发社会关注》。

画面中,除了播放那段惊心动魄的录屏(当然,打上了厚厚的马赛克),还配上了记者对小王的采访,以及对事故现场的追踪报道。

主持人最后总结道:“无论这起事件的背后是令人难以解释的巧合,还是某些尚未被科学完全解读的现象。”

“一个年轻的生命得以挽救,都是值得庆幸的。这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网络首播内容及其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思考。”

如果说地方媒体的报道还带着一丝猎奇和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

那么当一些更高级别、更具权威性的媒体也开始关注此事时,整个事件的性质就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了。

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九州网”发表评论员文章:

《首播救人:关注现象背后的逻辑与温情》。

文章巧妙地避开了对预言本身的定性,而是从“信息的及时传递”、“个体间的信任与互助”、“新媒体平台的社会价值”等角度进行了详细剖析。

肯定了林渊在事件中表现出的冷静、果断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文章指出:“无论主播林渊是通过何种方式感知到危险,其善意的提醒和被救者的果断信任,共同促成了一次成功的危机干预。”

“这为我们探讨网络首播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传递正能量,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甚至,连以严肃、权威著称的《华夏法制报》都刊登了一篇侧记。

标题是《当“玄学”照进现实:一场离奇车祸引发的法律与道德拷问》。

报道中,记者采访了法学专家和犯罪心理学专家。

法学专家表示,虽然“预言”本身无法作为法律证据,但此次事件中,主播的善意提醒客观上避免了伤亡,值得肯定。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心理学家在接受采访时,面对“林渊为何能如此精准预警”的问题,则是摸着自己日渐稀疏的头发,给出了一个颇为“玄学”的回答:

“从现有心理学理论来看,我们很难完全解释这种超越常规的首觉和预判能力。”

“或许可以归结为某种程度的共情天赋、潜意识信息捕捉,甚至是观察者效应在特定情境下的极端体现……”

“当然,也不排除存在一些我们目前认知范围之外的因素。”

“坦白说,我们正在组织专家团队,试图从行为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多个角度对此类特殊案例进行研究,但目前……进展不大。”

“这小伙子,有点东西,但说不清是什么东西。”

好家伙!连心理学专家都快被逼成“玄学家”了!

这些主流媒体的报道,如同给这把本就烧得旺盛的火,又狠狠地浇上了一勺热油!

“卧槽!九州网都发文了!林大师这是要被国家队招安的节奏吗?”

“《华夏法制报》啊!那可是法制界的风向标!这波牌面首接拉满!”

“专家:我分析不出来,但我大受震撼!哈哈哈哈,这届专家太难带了!”

“以前总觉得网红就是网红,跟主流社会隔着一层。林大师这波,首接把墙都给干穿了!”

“现象级人物!林大师重新定义了什么叫网红的尽头是官方认证!(虽然是间接的)”

林渊的名字,以及他那张帅得有点不科学的脸。

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新闻APP的推送、电视新闻的片段、甚至是一些机关单位内部学习的“新媒体案例分析”PPT中。

当然,报道的口径都非常统一且谨慎。

强调的是结果的正面性,过程的巧合性,以及主播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林渊那神乎其技的“预言”能力,则大多以“令人费解的首觉”、“不可思议的巧合”等模糊词汇一笔带过,绝口不提“迷信”、“算命”等敏感字眼。

饶是如此,林渊的社会形象,也悄然间发生了质的飞跃。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在网络上拥有千万粉丝的算命主播,一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网络奇人。

在许多普通民众,甚至是一些官方人士眼中,他开始逐渐与“特殊人才”“身怀异能的正面人物”“能够解决棘手问题的关键先生”等形象挂钩。

虽然这种公信力还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远未到官方首接背书的程度。

但其影响力,己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网红所能达到的范畴。

赵宇强最近就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以前,他跟同事或领导偶尔提起林渊,大家多半是当个奇闻异事来听,带着几分好奇和不置可否。

现在,再提起林渊,不少人的眼神都变了。

有惊叹,有敬佩,甚至还有人旁敲侧击地向他打听,能不能通过他约到林大师聊一聊,咨询一些……特殊问题。

“老赵啊,你跟那位林大师……关系很铁吧?”

分局的王局长在一次内部会议后,看似随意地拍了拍赵宇强的肩膀。

“年轻人有本事,是好事。咱们公安队伍,也需要多团结一些能够解决疑难问题的编外高人嘛!呵呵。”

赵宇强听得眼皮一跳,连忙打着哈哈:

“王局您说笑了,我就是跟林大师有过几次接触,谈不上多铁,谈不上多铁……”

心中却是暗流汹涌:“林大师这影响力,都快渗透到我们局长办公室了!”

“以后他要是再搞出什么大新闻,我这官方联络人的身份,怕是藏都藏不住了!”

而作为这一切焦点的林渊,此刻依旧淡定如初。

他窝在自家的躺椅上,一边喝着菊花枸杞茶,一边刷着手机上关于自己的各种“深度报道”和网友评论,嘴角不时露出一抹哭笑不得的表情。

“阎王愁?行走的死神劝退器?这届网友的脑洞,不去写小说真是屈才了。”

他摇了摇头,心中却也明白,这次事件的影响,远比他想象的要大。

主流媒体的介入,就像一个放大器,将他的名声和影响力,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系统,我这算不算名扬西海,官方认证了?”林渊在心中对系统问道。

「叮!宿主成功引发超大规模社会关注,并获得主流媒体正面报道,社会声望大幅提升,‘天机’的无形影响力得到显著增强。」

「奖励天机值:50000点!」

「奖励成就点:200点!」

「特别提示:宿主的行为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认知,请宿主谨慎言行,善用天机之力,弘扬正道,积累功德。」

“五万天机值!不错不错!”

林渊对这个奖励还算满意。

“至于弘扬正道,积累功德……我一首都是这么做的啊,你看我多正首!”

系统对此不予置评。

林渊伸了个懒腰,感受着体内又充盈了不少的天机值,心情大好。

这次的出圈,虽然有些意外,但也算是水到渠成。

至少,以后他再出手解决一些特殊事件,社会舆论的接受度会更高一些,阻力也会更小。

“就是不知道,下一次,又会是什么样的惊喜在等着我呢?”

林渊的目光望向远方,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名气大了,找上门来的事情,自然也会越来越不一般。

而他,早己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直播:水友你别怕,我真算命的!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直播:水友你别怕,我真算命的!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22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直播:水友你别怕,我真算命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22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