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初春,帕米尔高原的寒风裹挟着砂砾,如利刃般刮过林远皲裂的面庞。他裹紧羊皮袄,牵着骆驼走在蜿蜒的山道上,耳边回响着雪奈出发前的叮嘱:“幽灵古道每隔十里便有一处烽火台遗迹,那些坍塌的砖石下或许藏着青桐会的标记。”
这支由七人组成的小队中,除了老周与雪奈,还有两位熟悉西域地形的向导——哈萨克族的巴图尔与塔吉克族的阿依古丽。阿依古丽腰间别着一把银柄短刀,刀鞘上刻着的山鹰图腾在阳光下闪烁,她突然勒住缰绳:“林队长,前面烽火台的方向,有炊烟。”
众人立刻隐蔽。林远举起老式单筒望远镜,望见三公里外的烽火台废墟上,几顶黑色帐篷错落而立。帐篷周围,身着长袍的人正在搬运木箱,虽然他们刻意用头巾裹住面容,但搬运时整齐划一的动作,暴露出军人般的训练痕迹。更令林远心惊的是,一名守卫腰间垂落的香囊,绣着若隐若现的青桐叶纹样。
“是他们。”老周握紧腰间的左轮手枪,“但为何选在如此偏僻的地方?”
夜色降临时,林远与巴图尔悄悄靠近帐篷。寒风中飘来零星的日语对话,混着煮茶的香气。林远躲在断裂的夯土墙后,看见篝火旁,一个戴着狐皮帽的男人正在展开羊皮卷,上面画着错综复杂的路线图,标注着“喀什”“和田”等城市,每个地名旁都用朱砂画着骷髅标记。
“明日运送第三批货物,记住用骆驼粪掩盖车辙。”狐皮帽男人将图纸塞进陶罐,埋进烽火台的基座,“等这批火药送达,整个西域都会...”他的声音被突如其来的狼嚎打断。
林远与巴图尔对视一眼,悄然返回营地。雪奈铺开缴获的西域地图,在帕米尔高原区域画了个红圈:“他们要利用丝绸之路的古道,将武器运往南疆。但这些骷髅标记...”她突然想起在吉隆坡找到的密信,“和青桐会标注‘重点破坏目标’的符号一模一样。”
阿依古丽拨动着铜制火盆,火苗映亮她警惕的眼神:“最近塔什库尔干的牧民常说,深夜有商队经过,却听不到驼铃声。起初以为是幽灵作祟,现在看来...”她抽出短刀,在地上划出三道斜线,“那些商队走的,正是传说中能避开所有人的‘死亡之路’。”
三天后的黎明,林远小队发现了异常的骆驼足迹。足迹在一处断崖前消失,却在二十米外的岩壁上,出现了人工凿刻的阶梯。阶梯尽头,是一条隐藏在山腹中的隧道,洞口堆满伪装用的干草,若不仔细查看,与周围的山体毫无二致。
“这是古人开凿的秘道。”巴图尔抚摸着石壁上的凿痕,“相传是为躲避战乱的商队所建,没想到被青桐会利用。”
隧道内漆黑潮湿,林远点燃火把,火光照亮两侧石壁——上面刻满了青桐会的符咒,每隔几步便有一个倒悬的青铜铃铛。当雪奈试图触碰其中一个铃铛时,老周突然拦住她:“别动!铃铛上涂着见血封喉的毒药。”
众人屏息前行,突然听见前方传来车轮声。林远示意队伍隐蔽,透过石壁缝隙望去,二十余峰骆驼组成的商队正在缓缓移动,驼背上的麻袋渗出暗红液体,散发着刺鼻的硫磺味。商队首领正是那日在烽火台出现的狐皮帽男人,他手中的马鞭镶嵌着青桐纹样的银饰。
“准备行动。”林远低声下令。然而,就在此时,隧道顶部的铃铛突然无风自动,发出刺耳的声响。狐皮帽男人脸色骤变,抽出弯刀:“有埋伏!杀!”
战斗在狭窄的隧道内骤然爆发。青桐会成员甩出淬毒的飞镖,林远等人举着盾牌抵挡,同时用手枪还击。雪奈瞅准时机,将火把掷向堆放货物的骆驼,瞬间腾起的火焰照亮了整个隧道。狐皮帽男人见势不妙,转身逃向隧道深处,林远紧追不舍。
追到隧道出口,竟是一片隐秘的山谷。月光下,数百顶帐篷整齐排列,中央的高台之上,摆放着一尊青铜佛像——佛像的面容狰狞,手持火焰状的法器,底座刻满梵文与青桐纹样。狐皮帽男人跑到佛像前,转动佛像手中的法器,地面突然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阶梯。
“那下面肯定藏着更可怕的阴谋。”林远握紧拳头。然而,还未等他行动,山谷西周突然响起尖锐的哨声,数十名手持长刀的蒙面人从暗处涌出,将他们团团包围。狐皮帽男人站在高台上,摘下狐皮帽,露出脸上狰狞的刀疤:“夜莺,欢迎来到青桐会的‘新巢’。”
雪奈低声对林远说:“他腰间挂着的玉牌,和在东京找到的青桐会高层信物一模一样。”
寒风掠过山谷,吹动佛像前的经幡。林远望着西周虎视眈眈的敌人,缓缓抽出腰间的短刀。
(http://www.220book.com/book/233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