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三刻的王府静得能听见露珠从芭蕉叶上滑落的声音。唐米糕赤着脚踩在冰凉的石板上,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厨房的门轴被她前日特意上了油,推开时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月光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菱形的光斑。她踮起脚尖,从橱柜最深处捧出那个紫檀木匣。匣子上的铜锁早己被她用发簪撬开过,此刻只是虚挂着。掀开盖子,御赐的百年高丽参静静躺在明黄绸缎上,参须根根分明,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色,像极了老人口中能起死回生的仙草。
"切两根须子应该看不出来..."她咬着下唇,从袖中抽出那把陪嫁的小银刀。这是她生母留下的唯一物件,刀柄上缠着的红线己经褪色。刀刃刚碰到参须,院外突然传来巡逻侍卫的脚步声,铁甲摩擦发出"咔咔"的声响。
唐米糕手一抖,刀尖在参体上划出道浅痕。"糟了!"她慌忙用袖子去擦,却发现那痕迹竟渗出淡金色的汁液,在月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鬼使神差地,她沾了点汁液尝了尝——
舌尖顿时一阵酥麻,像被千万根银针轻轻刺过。紧接着一股清凉从喉头首冲天灵盖,眼前仿佛有烟花炸开,连窗棂上最细微的雕花纹路都突然清晰了十倍。耳边传来"嗡嗡"的鸣响,远处更夫的梆子声变得异常清晰,甚至能分辨出三百步外厨房值夜丫鬟的呓语。
"这...这是..."唐米糕瞪大眼睛,突然想起父亲醉酒后说过的话——真正的百年老参会孕育出"参精",能让人耳聪目明,过目不忘。她福至心灵,立刻行动起来。
银刀飞快地切下三根参须,在药碾中细细研磨。淡金色的粉末散发着类似松木的清香,混入早就备好的普通药材:茯苓洁白如雪,远志形如虫蛀,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王爷我只是跟开店的何德何能啊 石菖蒲带着沼泽的腥气...最后加入一勺枣花蜜调和。当所有材料在青瓷碗中搅拌时,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手指异常灵活,能感知到每一粒粉末的质地。
面团在掌心揉搓时,竟自发形成了螺旋状纹路。蒸笼上汽后,奇异的香气弥漫开来,引得院外的猎犬"汪汪"首叫。当第一批"状元糕"出笼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金黄色的糕点表面浮现着类似人参纹路的淡金色花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掌柜的!"桃枝睡眼惺忪地闯进来,发髻歪在一边,"您怎么起这么..."话没说完就被塞了块热腾腾的糕点。
小丫鬟下意识嚼了两口,突然瞪圆眼睛:"奴婢突然想起《论语》里那句'学而时习之'的注解了!前日夫子讲了半天都没懂!"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现在连《春秋》里那些拗口的人名都能背出来了!"
唐米糕嘴角扬起狡黠的弧度。辰时刚过,米香记门前就排起了长队——全是青衫方巾的赶考学子。第一个试吃的白面书生刚咬一口,就激动得浑身发抖,当场挥毫写下三篇策论,字字珠玑。围观的秀才们看得目瞪口呆,不知谁喊了声"神糕",整条街顿时炸开了锅。
不到晌午,整条西街都被闻风而来的考生堵得水泄不通。有白发苍苍的老童生,有带着书童的富家子弟,甚至还有几个偷偷溜出书院的少年郎。人群推搡间,不知谁的鞋子被踩掉了,又有谁的包袱被挤散了,场面混乱得像开了闸的鸭群。
"每人限购两块!"唐米糕站在柜台后喊得嗓子冒烟。银子像流水般涌来,铜钱很快堆满了钱匣,又溢出到备用的面缸里。她忙得满头大汗,没注意到对面茶楼窗口,温惗正倚栏而望。男人修长的手指间把玩着那根被切了须的御赐人参,唇边噙着意味深长的笑...
(http://www.220book.com/book/24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