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伤势恢复后的第三天清晨,天空湛蓝如洗。
岚息部落的生活完全恢复了平静,族人们开始准备收获季节的粮食储备工作。
方晴正在教几个孩子识别草药,云岫急匆匆地向她走来。
“方晴,粮仓出事了!”云岫的表情少有地严肃,“你能过来看看吗?”
方晴立刻跟随云岫来到部落西侧的储粮区,几名族人围在粮仓前,面色凝重。
一进入储粮室,方晴就闻到一股异味,像是发酵混合着霉变的气息。
石勒掀开几个盛放小米的大编篮,露出里面的景象。
原本金黄的小米粒中爬满了细小的白色虫子,有些地方甚至结成了一团团霉变的硬块。
“这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方晴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捻起一把被虫蛀的小米。
“今早准备取粮时发现的。”石勒眉头紧锁,“我们检查了所有储粮,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小米被虫害侵蚀,完全不能食用了。”
云岫轻叹一声:“这是我们整个夏季的劳作成果,要撑过寒冬的口粮啊。”
方晴站起身沉思片刻:“先把完好的粮食分开存放,防止虫害继续扩散,我有办法保护剩下的粮食。”
在方晴的指导下,族人们开始清理粮仓,完好的小米被小心翼翼地搬出来,受损的则集中起来另作处理。
清点完毕后损失确实惨重,将近三成的小米己无法食用。
“怎么会这样?”柳絮抹着眼泪,“我们辛苦了一整季,现在要挨饿了。”
方晴安抚她:“别担心,我们还有办法,这些虫子不喜欢密封的环境,我建议用陶罐储存小米,再用灰烬封口,可以有效防止虫害。”
云岫挑起眉毛,表情变得专注:“陶罐?这是个好主意!但我们现有的陶罐远远不够装这么多小米。”
“赤云是部落最好的陶艺师。”方晴转向一旁的赤云,“你能制作更多储粮用的陶罐吗?”
赤云抚摸着下巴,眼睛眯起:“普通陶罐容易开裂,不适合长期储粮,但如果改良配方和烧制方法,也许能做出更坚固的陶罐。”
“那就拜托你了。”云岫点头,“部落里全部人都会支持你的工作。”
赤云立即开始行动,他挑选了几个年轻人帮忙,收集特定的黏土和砂石。
方晴则组织其他人清理完好的小米,临时用编篮和现有的陶器存放。
“用灰烬做封口的话,篝火灰最好。”方晴示范着,将一层细灰撒在米面上,“这不仅能挡住虫子,还能吸收多余的水分。”
三天后赤云制作的第一批陶罐出炉了。
当他满怀期待地将成品搬回来时,却发现问题不少,有些罐子壁太薄容易破裂,有些底部不平,还有些在烧制过程中变形了。
“失败了。”赤云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看着那些不尽如人意的陶罐。
方晴走过去拿起一个罐子细细检查:“这不算失败,只是需要改进,这个罐子的形状很好,只是壁厚不均匀,那个罐子的底部很稳固,可以参考它的做法。”
赤云抬起头:“你是说,取各罐之长?”
“正是如此。”方晴微笑着,“试错是成功的一部分。”
赤云重新振作起来,组织陶艺小组开始第二轮制作,这次他们调整了黏土配方,增加了砂石比例,使陶胎更加坚固。
与此同时方晴找到了善于编织的蔓笙:“我们暂时没有足够的陶罐,需要改良编篮来储存一部分小米。”
蔓笙用手指抚过自己编织的篮子:“普通编篮有缝隙,虫子容易进入。”
“如果我们用细密的编法,再用泥浆封住缝隙呢?”方晴建议道。
蔓笙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我可以教大家编织更细密的篮子,再用你说的方法处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部落分成了三个工作小组:赤云领导的陶罐制作组,蔓笙负责的编篮改良组,以及方晴指导的粮食处理组。
赤云的第二批陶罐质量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失败品,他不气馁,仔细分析每次失败的原因继续改进。
“土质不同,烧制温度也要调整。”赤云解释着,手上不停地揉捏着黏土,“这次我们尝试用不同厚度烧制,看哪种最适合储粮。”
第三批陶罐终于达到了较高的成功率。这些罐子壁厚均匀,底部稳固,表面光滑,封口处设计了凹槽,可以放置更多灰烬增强密封效果。
蔓笙这边也取得了进展,她设计了双层编织技术,内层细密防虫,外层粗壮结实。
编好的篮子涂上一层特制的泥浆,晾干后形成了一层天然的防护膜。
“这样处理过的篮子,小虫子很难钻进去。”蔓笙向方晴展示成果,她抬高下巴,面带自信。
方晴摸了摸篮子表面:“质量很好,足够坚固,又不会增加太多重量,这是智慧的结晶。”
十天以后新的储粮容器准备就绪。族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处理干净的小米装入陶罐和改良后的编篮中,按照方晴的指导撒上一层灰烬,然后密封起来。
云岫站在焕然一新的粮仓前,向全部落宣布:“虽然我们损失了一部分粮食,但这次的经历让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辛苦得来的成果,感谢方晴的智慧,赤云的技艺和蔓笙的巧手。”
赤云走到方晴身旁,悄声说:“我打算继续改良陶罐,做得更大更结实,这样明年收获的粮食就能更好地储存了。”
“这是个好主意。”方晴点头,“而且我们还可以在陶罐上做些标记,区分不同时期存放的粮食。”
云岫拍了拍手,向族人们宣布:“从今天起每季收获的粮食都要按照新方法储存,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它们凝聚了我们所有人的汗水。”
当天晚上族人们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从损失中受到的启发。
方晴看着族人们认真讨论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即使面对困难,这个部落也能迅速调整,共同面对挑战。
“下次收获季,我们可以提前准备。”石勒说道,手指在地上画着草图,“建造更多更好的储粮设施,防止类似的损失再次发生。”
方晴点头赞同:“预防总比补救更有效。我们还可以定期检查储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http://www.220book.com/book/24K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