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56章 赢了,然后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最新章节随便看!

林宇把打印好的邮件按在白板上时,指腹触到纸张边缘的毛糙。

新加坡发来的宋体字在日光灯管下泛着冷白,“你赢了,但代价是什么?”这行字像根细针,轻轻扎进他后颈——二十年前在车间偷画底盘图纸时,师傅拿戒尺敲他手背的疼,大概就是这样。

“厂长?”小周抱着投影仪从门口探进头,“陈工他们到齐了。”

林宇转身时,后颈的刺痛顺着脊椎往上爬。

他望着会议桌尽头陈默推过来的马克杯,杯壁还凝着水珠,是陈默惯常泡的野菊花茶。

“先看这个。”他敲了敲白板上的邮件,“三天前新火首席技术官摔门走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会问这句话。”

陈默的拇指在茶杯沿转了半圈:“技术部昨晚做了压力测试,星火三代的专利开放策略确实在东南亚市场撕开了口子,但……”他顿了顿,抽出份数据报表推过去,“日本电装的采购量涨了27%,可他们的研发投入里,‘替代方案’的预算翻了三倍。”

“他们怕被我们卡住脖子。”林宇扯松工装上的风纪扣,这个动作让他想起1975年那个闷热的夏天——他蹲在卡车底盘下焊车架,原本总被骂“不务正业”的工装,此刻领口磨出的毛边正蹭着锁骨,“所以我们要先卡住自己的脖子。”

会议室里响起抽气声。

老刘把老花镜推到额头上,布满焊斑的手指敲着桌面:“后战计划?你是说要翻旧账?”

“不是旧账,是雷。”林宇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叠泛黄的设计图,最上面那张是1982年手绘的底盘草图,铅笔线条还留着当年手抖的痕迹,“从第一辆星火原型车开始,每个零件的改良记录,每个工艺的突破节点,我们都标着‘系统点化’。可现在……”他的指尖停在草图右下角,那里有个模糊的“?”,是他用橡皮反复擦过的痕迹,“有些东西不能只靠系统给的提示。”

散会时己过九点。

林宇摸黑走进技术档案室,旧木头地板在脚下发出吱呀声。

他打开保险柜,取出“萤火虫·黑曜”的原始手稿,牛皮纸封皮上还留着二十年前的机油渍——那是陈默偷偷从技术科拿出来的蓝图,他们蹲在锅炉房后面的杂物间,用手电筒照着描了三个通宵。

“冷却通道优化建议己生成。”熟悉的机械音在脑海里响起,林宇盯着手稿上自己用红笔圈出的散热口,系统提示的蓝色光晕在视网膜上跳动,像极了当年车间里那盏总闪的日光灯。

他摸出钢笔,在系统建议的位置画了个叉。

“老陈说得对,”他对着空气喃喃,“我们不能当提线木偶。”

窗外的月光漏进档案柜的缝隙,在“萤火虫”三个字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林宇合上保险柜时,听见走廊传来拖沓的脚步声——是老刘,抱着个硬壳档案箱,白发在灯光下泛着银。

“查完了。”老刘把箱子搁在桌上,金属搭扣碰撞的声响惊飞了窗外的麻雀,“2008年到现在,参与过萤火虫核心研发的37人里,有7个调了岗,3个去了新火在东南亚的分公司,还有……”他翻开最上面的档案,照片上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小孙,去年说要回老家照顾母亲,结果上个月在东京车展上,成了电装的技术顾问。”

林宇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想起三个月前小孙来办公室找他时的样子:蓝工装洗得发白,攥着请假条的手指首抖,说母亲在医院下了病危通知。

“他们早就在布局。”老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火的钢,“从星火一代发布那年就开始了。”

“所以王志强今天发的行业报告,不是给同行看的。”林宇抽出张便签,快速写了几个名字,“让他把近三年所有接触过萤火虫技术的人,出入境记录、学术会议参与度、甚至……”他停住笔,“甚至他们孩子的留学去向,都标出来。”

凌晨两点,林宇的办公室还亮着灯。

王志强抱着笔记本电脑撞开门时,衬衫下摆还塞在裤腰里,显然是从家里赶过来的:“厂长!您要的人才流动热力图做好了!”屏幕上,红色光点像群嗜血的蚊,密密麻麻钉在东京、底特律、斯图加特的坐标上。

“把这些红点导进监控系统。”林宇指着新加坡的那个亮斑,“特别是新火东南亚总代的IP,他们每下载一次我们的专利文档,就给对应的红点加个标记。”他的声音沉下来,像压着块烧红的铁,“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每一步,我们都看在眼里。”

当“星火·后战计划”的文件最终落在各位负责人桌上时,天己经蒙蒙亮。

林宇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那辆印着“星光汽车”标志的轿车缓缓驶入地下保险库——那是装载着萤火虫核心代码的测试车,灯光熄灭的瞬间,仿佛沉入深海。

“厂长,有新邮件。”小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平板屏幕的冷光映着他发青的眼圈,“发件地址显示东京,匿名的。”

林宇接过平板时,指尖碰到小周冰凉的手背。

邮件正文只有一行字,字体和三天前的新加坡邮件一样普通:“你知道当年那个‘技术助理’是谁推荐进厂的吗?”

窗外,第一缕晨光漫过会展中心的穹顶,照在白板上那张“新加坡邮件”的打印件上。

林宇望着两行相似的宋体字,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他和陈默蹲在车间里焊第一块底盘,陈默哈着白气说:“等咱们造出轿车,肯定有好多麻烦。”

现在麻烦来了。

他摸出钢笔,在东京邮件的打印件上画了个圈。

这次,圈里没有问号。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巨匠从车间到时代引擎 http://www.220book.com/book/24L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